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母半自動打鋼印工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緊固件用量大增,國標及各種行業標準對于緊固件的要求也越來越規范。標準中對螺母標記有明確要求,要求每個螺母上必須有鋼印標識,且不同材質不同標準打印的鋼印不同。傳統螺母打印是用手工打印,手工打印是將螺母固定放置,手持鋼印模放置在螺母某個位置,用鐵錘在鋼印模上用力敲擊,完成打印;后來又對此進行改進,將螺母固定放置,在壓力機或液壓設備上安裝鋼印模,設備下移,完成打印。兩種打印方式需要人工一件一件地放置螺母,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已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母半自動打鋼印工裝,結構新穎,能夠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并且操作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螺母半自動打鋼印工裝,包括底板、上模、滑動機構、轉動機構和導向機構;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柄,上模柄的下端裝有打印沖頭;
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沖床上的凸輪和滑動套,滑動套的中部設置滑動桿,滑動桿的上端連接著滑動輪,滑動套的一側設有彈簧;
所述轉動機構包括滑道,滑道的兩側自下而上設置滑道邊板和滑道蓋板,滑道蓋板的上端設有轉動支架,轉動支架的架體上設有轉動連桿,所述轉動連桿與彈簧相連接,轉動連桿的下端設有打板,所述打板位于滑道中;
所述導向機構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導向邊板和定位板,導向邊板的中部設有螺母通道。
進一步優選,打印沖頭通過定位螺栓固定在上模柄上。
進一步優選,滑動輪通過連接螺栓與滑動桿相連接。
進一步優選,轉動連桿通過連接螺栓與轉動支架連接,轉動連桿通過連接螺栓與打板連接。
進一步優選,滑道蓋板和滑道邊板通過緊固螺釘進行固定。
進一步優選,底板固定在沖床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安全高效,能對不同規格的螺母進行打鋼印,同時借助沖床來提供動力,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導向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轉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轉動機構結構側視圖。
圖中:1、上模柄;2、定位螺栓;3、打印沖頭;4、螺母;5、凸輪;6、滑動輪;7、連接螺栓;8、滑動桿;9、滑動套;10、彈簧;11、轉動機構;12、導向機構;13、底板;14、沖床板;15、滑道蓋板;16、打板;17、定位板;18、導向邊板;19、轉動連桿;20、轉動支架;21、滑道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母半自動打鋼印工裝,包括底板13、上模、滑動機構、轉動機構11和導向機構12,底板13固定在沖床板14上;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柄1,上模柄1的下端裝有打印沖頭3,打印沖頭3通過定位螺栓2固定在上模柄1上;
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沖床上的凸輪5和滑動套9,滑動套9的中部設置滑動桿8,滑動桿8的上端連接著滑動輪6,滑動輪6通過連接螺栓7與滑動桿8相連接,滑動套9的一側設有彈簧10;
所述轉動機構11包括滑道,滑道的兩側自下而上設置滑道邊板21和滑道蓋板15,滑道蓋板15的上端設有轉動支架20,轉動支架20的架體上設有轉動連桿19,滑動桿8向下移動,轉動連桿19實現轉動所述轉動連桿19與彈簧10相連接,實現轉動連桿19的回位,轉動連桿19的下端設有打板16,所述打板16位于滑道中,打板16在滑道中滑動,實現對打印好的螺母4打擊至周轉箱內;
所述導向機構12包括固定在底板13上的導向邊板18和定位板17,導向邊板18的中部設有螺母通道;螺母4在螺母通道排列,手推螺母4移動,移動至接觸定位板17實現定位,不同規格的螺母4對邊不同,導向邊板18和定位板17上都有長條槽,調整導向邊板18之間的距離,可以適應不同規格的螺母4,導向邊板18和定位板17安裝在底板13上,底板13通過四個螺栓與沖床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使用過程:
工作時,根據螺母4對邊尺寸調節導向邊板18間的距離,使螺母4自由規則擺放成一排,并手推至接觸定位板17,打印沖頭3下移,對螺母4完成打鋼印,沖床主軸轉動帶動凸輪5轉動,凸輪5轉動帶動滑動輪6轉動,滑動輪6帶動滑動桿8向下移動,從而使轉動連桿19產生轉動,轉動連桿19帶動打板16左右運動,將打印好的螺母4沖擊打出至周轉箱,打鋼印完成。
當需要打印不同規格的螺母4,只需調整導向邊板18間的距離即可;當需要打印不同標記時,只需更換打印沖頭3即可。
具體的,16噸沖床主軸每分鐘旋轉120次,凸輪5旋轉120次/分鐘,沖床上模運動120次/分鐘,每分鐘完成打鋼印1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