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薄壁金屬管道安裝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
背景技術:
為了降低一般設備的日常潤滑人工維護成本,目前一般設備日常潤滑維護均采用的是自動維護。通過自動潤滑泵站、若干個分配器以及中間薄壁金屬管路(一般為Φ8×1mm厚的銅管)達到各個設備的用戶點,完成設備的日常潤滑維護。因此,中間薄壁金屬管路必須保證管路的暢通美觀,才能滿足要求。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僅僅用雙手進行煨彎,容易造成管道的變形和報廢,造成材料的浪費和增加成本,一般的管道煨彎工具大多針對的是相對較大管徑的管道施工。如何有效保證薄壁管道的煨彎方向及角度正確,成型美觀,目前尚無簡便實用的操作工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手工煨彎容易造成變形和材料浪費,特殊煨彎工具使用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現有材料能夠方便制作,并且方便煨彎的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包括主桿和手柄,手柄固定設置在主桿的一端,主桿為圓柱形,主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環形凹槽,凹槽的上方設置有控制薄壁管道煨彎方向的卡銷,卡銷與主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卡銷為180度的U型結構。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卡銷為鋼質材料,通過焊接固定在主桿的末端。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主桿為厚壁鋼管。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手柄為厚壁鋼管。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主桿的長度大于手柄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通過設置在主桿末端的環形凹槽和卡銷相配合,在薄壁金屬管道進行煨彎時能夠穿過凹槽和卡銷之間的空隙,并通過卡銷對薄壁金屬管道進行固定支撐,確保薄壁金屬管道煨彎不變形,煨彎一次成型率高,大大降低管道浪費的材料成本;且本實用新型的主桿和手柄都為工地現場的常用材料,取材方便,裝置制作成本低;該裝置結構簡單,加工難度小,能夠提高對薄壁金屬管道進行煨彎的成型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工具使用示意圖;
圖中:1-卡銷,2-主桿,3-手柄,4-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包括主桿2和手柄3,手柄3固定設置在主桿2的一端,主桿2為圓柱形,主桿2的另一端設置有環形凹槽4,凹槽4的上方設置有控制薄壁管道煨彎方向的卡銷1,卡銷1與主桿2固定連接。
卡銷1為180度的U型結構。卡銷1為鋼質材料,通過焊接固定在主桿2的末端。主桿2為厚壁鋼管;手柄3為厚壁鋼管。主桿2的長度大于手柄3的長度。
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簡單薄壁金屬管道煨彎工具包括卡銷、主桿、手柄三個部分,三個部分結構簡單,取材方便,加工難度低,組裝方便,適用性強。卡銷起到控制薄壁管道煨彎的方向。主桿起到薄壁管道煨彎的角度及成型的作用。手柄主要起到加力桿的作用。
卡銷部分用一個φ8的鋼棒制作而成,帶有一個180°彎鉤的裝置,焊接在主桿端部。主桿部分用長150mm直徑φ30的厚壁鋼管制作而成,端部加工有一道凹槽。手柄部分用長100mm直徑φ20的厚壁鋼管制作而成,與主桿尾部焊接。
將卡銷制作成180°的彎鉤后焊接在主桿端部制作好的凹槽上部,并形成小于45°的夾角。主桿端部的凹槽制作時,深度及寬度以薄壁管道的半徑為宜。將手柄焊接在主桿尾部位置,與卡銷形成90°的夾角。
當工具焊接完成投入使用時,將薄壁管道放在主桿的凹槽位置,通過測量將管道需要煨彎的部位卡在卡銷位置,并用手按住,另一只手通過手柄向管道煨彎同一方向加力轉動,完成薄壁管道的任意角度的煨彎。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