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沖壓產品的成本低,國內外隨著沖床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沖壓精度的提高,有許多產品通過沖床的沖壓來生產,其中有許多復雜形狀的工件也通過沖壓來生產,本發明的機殼沖孔修毛刺,在機殼的殼體上沖壓一定數量的孔,如何對孔的內側進行修毛刺。以前都是采用沖孔后,人工修毛刺,這樣產品的加工效率不高,同時修毛刺的質量不好。
本發明提及的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通過多種組合運動,使機殼的沖孔修毛刺在一個工位,利用一次沖壓完成,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同時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包括:
機殼座,所述機殼座為空心圓柱狀,所述機殼座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機殼放置于所述機殼座的外側;
所述機殼座對應所述機殼的孔的位置加工下料孔;
外模,所述外模通過外模燕尾機構與外模座活動連接,中間安裝外模彈簧,所述外模座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推力機構,所述推力機構活動安裝在直推力桿的下部,所述直推力桿固定安裝在上座;
直沖壓桿,所述直沖壓桿與氣體彈簧連接,所述直沖壓桿的下部加工沖壓面,所述氣體彈簧安裝在所述上座上;
修毛刺刀架,所述修毛刺刀架安裝在機殼座內,與所述孔對應,所述修毛刺刀架通過刀架燕尾機構與刀架座活動連接,中間安裝刀架彈簧,所述修毛刺刀架的下部固定連接支架,所述支架通過螺栓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機殼座的底部加工凹槽及翻邊,使所述機殼的下部進入到所述凹槽處,對所述機殼進行定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模與所述孔接近一側通過螺栓安裝沖孔刀,所述沖孔刀處加工沖孔刀刃,所述外模的另一側加工受力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沖孔刀刃有一定的弧度,所述弧度直徑與所述機殼的外徑一致。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推力機構包括推力塊,油缸通過油缸推桿與所述推力塊固定連接,所述油缸固定連接在所述直推力桿的下部,所述直推力桿處加工通孔及導向槽,所述推力塊安裝在所述通孔內通過導向槽(25)導向。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推力塊的下面加工推力工作面與所述加工受力面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架的上部安裝錐臺。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修毛刺刀架接近所述孔的一側加工修毛刺刀刃,另一側加工刀架受力面與所述沖壓面匹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修毛刺刀刃有一定的弧度,所述弧度直徑與所述機殼的內徑一致。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處加工下料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通過多種組合運動,使機殼的沖孔修毛刺在一個工位,利用一次沖壓完成,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同時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2.推力塊通過油缸作用下可以在水平方向活動,當直推力桿往上時,防止推力塊與外模發生碰撞。
3.沖孔刀的活動安裝,方便沖孔刀的修理及更換。
4.將修毛刺刀架安裝在機殼內,通過直沖壓桿的作用,使修毛刺刀刃水平作用于孔的內側進行修毛刺,大大提高修毛刺的效率。
5.在直沖壓桿的上方安裝氣體彈簧,防止修毛刺刀刃對機殼的剛性沖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A位置的放大圖;
圖3為圖2中B方向的視圖;
圖4為圖1中C位置的放大圖;
圖5為圖4的局部俯視圖;
圖6為部件機殼的剖視圖;
圖7為圖6中F-F位置的剖視圖。
圖中:1、底座;2、下料通道;3、支架;4、錐臺;5、機殼座;6、機殼;7、外模座;8、外模彈簧;9、外模燕尾機構;10、外模;11、受力面;12、推力機構;13、直推力桿;14、直沖壓桿;15、氣體彈簧;16、上座;17、沖壓面;18、修毛刺刀架;19、刀架彈簧;20、刀架燕尾機構;21、刀架座;22、油缸;23、油缸推桿;24、推力塊;25、導向槽;26、推力工作面;27、沖孔刀;28、沖孔刀刃;29、下料孔;30、孔;31、修毛刺刀刃;32、刀架受力面。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機殼沖孔修毛刺裝置,包括:機殼座5為空心圓柱狀,機殼座5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座1上,機殼6放置于機殼座5的外側;機殼座5對應機殼6的孔30的位置加工下料孔29,沖孔后的廢料通過下料孔29掉下。機殼座5的底部加工凹槽及翻邊,使機殼6的下部進入到凹槽處,對機殼6進行定位。外模10通過外模燕尾機構9與外模座7活動連接,中間安裝外模彈簧8,使外模可以沿水平方向運動及復位,外模座7與底座1固定連接;推力機構12活動安裝在直推力桿13的下部,直推力桿13固定安裝在上座16;直沖壓桿14與氣體彈簧15連接,直沖壓桿14的下部加工沖壓面17,氣體彈簧15安裝在上座16上;修毛刺刀架18的下部固定連接支架3,支架3通過螺栓與底座1固定連接。外模10與孔30接近一側通過螺栓安裝沖孔刀27,外模的另一側加工受力面11。支架3的上部安裝錐臺4,防止廢料的堆積。底座1處加工下料通道2,從下料孔下來的廢料通過下料通道2排出到裝置外。
如圖2-3所示,推力機構12包括推力塊24,油缸22通過油缸推桿23與推力塊24固定連接,油缸22固定連接在直推力桿13的下部,直推力桿13處加工通孔及導向槽25,推力塊24安裝在通孔內通過導向槽25導向。推力塊24的下面加工推力工作面26與加工受力面11匹配,通過油缸的動作控制推力塊的水平運動,當直推力桿往上時,防止推力塊與外模發生碰撞。
如圖4-5所示,外模10與孔30接近一側通過螺栓安裝沖孔刀27,沖孔刀處加工沖孔刀刃28,外模的另一側加工受力面11。沖孔刀刃28有一定的弧度,弧度直徑與機殼6的外徑一致。修毛刺刀架18安裝在機殼座5內,與孔30對應,修毛刺刀架18通過刀架燕尾機構20與刀架座21活動連接,中間安裝刀架彈簧19,使修毛刺刀架可以沿水平方向運動及復位。修毛刺刀架18接近孔30的一側加工修毛刺刀刃31,另一側加工刀架受力面32與沖壓面17匹配。修毛刺刀刃31有一定的弧度,弧度直徑與機殼6的內徑一致。
如圖6-7所示,為部件機殼的零件圖。
通過多種組合運動,使機殼的沖孔修毛刺在一個工位,利用一次沖壓完成,提高產品的加工精度,同時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推力塊通過油缸作用下可以在水平方向活動,當直推力桿往上時,防止推力塊與外模發生碰撞。沖孔刀的活動安裝,方便沖孔刀的修理及更換。將修毛刺刀架安裝在機殼內,通過直沖壓桿的作用,使修毛刺刀刃水平作用于孔的內側進行修毛刺,大大提高修毛刺的效率。在直沖壓桿的上方安裝氣體彈簧,防止修毛刺刀刃對機殼的剛性沖擊。
具體使用時,為方便理解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分階段進行描述;
1.沖孔階段(參見圖1、2、4),上座位于高位,將機殼放置到機殼座的外側;上座往下,此時油缸將推力塊頂出,直推力桿帶動推力機構往下運動,直到推力工作面與外模受力面接觸,外??朔饽椈傻膹椓Γ雇饽Q刂饽Q辔矙C構的方向運動,外模上的沖孔刀刃作用于機殼成型孔,沖下的廢料通過下料孔及下料通道排出。
2.修毛刺階段(參見圖1、4、5),上座繼續往下,當外模與推力塊分離后,直推力桿的側面與外模具有一定的間隙,外模在外模彈簧的作用下復位,往兩側運動,直到沖孔刀刃與機殼完全分離。上座繼續往下,直沖壓桿下面的沖壓面作用于修毛刺刀架的刀架受力面,使修毛刺刀架克服刀架彈簧的彈力沿刀架燕尾機構的方向運動,使修毛刺刀刃作用于機殼孔的內側,達到修毛刺的目的。直沖壓桿的上方安裝氣體彈簧,防止修毛刺刀刃對機殼的剛性沖擊。
3.復位階段(參見圖1、2),工作完成,上座往上,直沖壓桿下面的沖壓面脫離修毛刺刀架的刀架受力面,修毛刺刀架通過刀架彈簧往中間收縮,此時油缸工作將推力塊往油缸方向收縮,直推力桿往上時,推力塊不會碰到外模,達到保護裝置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