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云拍設備上活動邊避位孔的加工治具。
背景技術:
云拍主要是在云層的上方對云層的情況進行拍攝,而云拍設備上活動邊的精度則是確定云拍能夠清晰進行的重要設備。所謂活動邊為一個毛坯工件經過加工治具及加工機床加工以后而形成的。活動邊的一側高于另一側,且較高一側的側邊上設有定位柱孔,活動邊的中部向內凹陷。
治具在機械制造領域是不可或缺的,治具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為了確保重復性和準確性,重復特定的動作、使工作更加精確,提高生產效率。而現有的治具往往不能將工件夾緊,導致工件在鏜孔的過程中走刀紋深,技術精度低、誤差偏大,這樣就需要停機進行調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較高的次品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云拍活動邊的加工治具,提高精度,減小誤差,走刀紋有效減少,降低產品次品率,增加開機率,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云拍設備上活動邊避位孔的加工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分別固定連接有擋塊、本體和底座,所述擋塊、本體和底座之間相互平行設置,且本體與擋塊靠接在一起,所述本體和底座之間設有至少一個氣缸,且氣缸的固定端與底座固定連接,氣缸的活塞桿端固定連接有推塊,所述推塊與本體平行設置,且推塊的下表面與底板相貼合,所述推塊的截面為矩形或拱形,當推塊的截面為矩形時,推塊的高度大于本體的高度;當推塊的截面為拱形時,推塊的直徑大于本體的高度;所述本體的上表面一端固定連接有至少一個豎直設置的定位柱。
所述推塊的截面為矩形時,推塊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的連接面為斜面或圓弧面。
所述氣缸的個數為兩個,且兩個氣缸平行設置。
所述定位柱的個數為兩個。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對工件的避位孔進行加工的時候,能夠將工件夾緊,有效的減少了走刀紋,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減小誤差,降低產品次品率;同時減少了停機調整的次數,增加了開機率,提高生產效率;矩形推塊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的連接面的斜面或圓弧面設計,能夠有效的減少推塊在推動的過程中對底板的劃傷,且兩個氣缸及兩個銷軸的設計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將工件固定緊,從而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云拍設備上活動邊避位孔的加工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分別固定連接有擋塊2、本體3和底座4,所述擋塊2、本體3和底座4之間相互平行設置,且本體3與擋塊2靠接在一起,所述本體3和底座4之間設有兩個平行設置的氣缸5,且氣缸5的固定端51與底座4固定連接,氣缸5的活塞桿端52固定連接有推塊6,所述推塊6與本體3平行設置,且推塊6的下表面與底板1相貼合,所述推塊6的截面為矩形或拱形,當推塊6的截面為矩形時,推塊6的高度大于本體3的高度,且推塊6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的連接面為斜面或圓弧面,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推塊6在推動的過程中對底板1造成劃傷。當推塊6的截面為拱形時,拱形推塊6的直徑大于本體3的高度。所述本體3的上表面一端固定連接有兩個豎直設置的定位柱7,兩個定位柱7平行設置,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推塊6在推動待加工的工件8時將工件8推歪,造成工件8的加工誤差。
使用時,將毛坯料工件8放在本體3上,然后通過控制臺控制氣缸5的活塞桿端52伸出,推動推塊6,利用擋塊2和推塊6夾緊工件8,然后將裝置搬到加工鏜床上鏜出避位孔9和定位柱定位孔。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