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加工機械,特別是一種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風輪的使用場合很廣,主要有抽油煙機行業、空調行業等,其構造是:由支撐盤、支撐環和葉片構成,葉片連接在支撐盤和支撐環之間,支撐盤用于與電機連接。葉片由片身和片頭構成,片頭連接在片身兩端、并比片身的寬度小。其中,風輪一般具有兩種,一種是單層風輪,其支撐盤和支撐環連接在葉片兩端,葉片兩端的片頭分別穿過支撐盤和支撐環后折彎,從而使得支撐盤、支撐環和葉片三者固定;另一種是雙層風輪,其支撐環設有上下兩個、并分別連接在葉片兩端,葉片兩端的片頭穿過支撐環后折彎,從而使得上下兩個支撐環和葉片固定,而支撐盤則處于兩個支撐環之間,各葉片分別穿過支撐盤的邊緣處,支撐盤的邊緣處設有讓葉片穿過的通孔,當支撐盤位于中部時,通過滾邊輪對支撐盤的外周壓緊并滾動,使得支撐盤的通孔變形壓緊葉片,從而使得支撐盤與葉片的片身固定。
上述風輪的制作,均采用手動完成,生產效率低,廢品率高,產品各項參數不穩定,因此需要制作一款風輪自動裝配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能提高生產效率、工作可靠精準的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所述風輪裝配機械包括工作臺和風輪工裝模具,風輪工裝模具轉動設置在工作臺上,風輪工裝模具旁設有下料裝置,下料裝置用于將葉片打至風輪工裝模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裝置包括用于放置葉片的料倉、用于將葉片打出料倉外的打料氣缸、用于推送葉片的推料氣缸和用于調節料倉位置的調節座總成,料倉通過調節座總成與工作臺連接,料倉位于風輪工裝模具上方;所述料倉前端的底部對應風輪工裝模具外壁設有下料口,打料氣缸設置在料倉上、并與打料頭連接,打料頭垂直設置在下料口上方;所述推料氣缸設置在料倉后端、并指向料倉前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更具體的一種方案,所述料倉由底板、前端板、后端板、第一外側板和第二外側板圍成,料倉頂部敞開,打料氣缸設置在前端板上,打料頭上下滑動設置在料倉前端,下料口設置在打料頭下方的料倉底部,打料頭與葉片的接觸量小于葉片的寬度,下料口的寬度大于一塊葉片的厚度而又小于兩塊葉片的厚度總和;所述推料氣缸設置在后端板后側,推料氣缸的活塞桿伸入料倉內。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下料口只允許每次一塊葉片通過;另外,由于打料頭與葉片的接觸量小于葉片的寬度,所以,其作用力只作用于一塊葉片上。
所述料倉內還設有側推板,第二外側板的外側設有側壓料氣缸,側壓料氣缸的活塞桿伸入料倉內與側推板相接。由于不同風輪中葉片的規格均不相同,所以,通過在料倉內設有可左右滑動的側推板,可以實現料倉寬度的調節。
所述料倉和風輪工裝模具設有對位孔??赏ㄟ^檢驗對位孔是否對準來判斷料倉和風輪工裝模具是否對準;當然,對位孔是否對準可以借助針體完成,也可以借助對射開關完成。
所述調節座總成包括升降調節機構、角度調節機構和直線調節機構。
所述升降調節機構包括升降控制器、支撐座和升降臺,升降控制器包括減速傳動箱、旋鈕和頂桿,減速傳動箱設置在工作臺上,旋鈕與減速傳動箱的動力輸入端連接,頂桿與減速傳動箱的動力輸出端絲杠運動配合;所述支撐座固定設置在工作臺上,升降臺垂直滑動設置在支撐座上,升降臺頂部通過角度調節機構和直線調節機構與料倉連接,頂桿與升降臺轉動定位配合。
所述頂桿頂端設有頂板,升降臺對應頂板設有讓位孔,頂板與讓位孔轉動配合,頂板穿過讓位孔與角度調節機構的底部抵接。
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旋轉調節座、底座和鎖緊螺栓,旋轉調節座和底座相互轉動配合,底座上設有弧形限位槽,弧形限位槽與底座的旋轉軸芯同心設置,鎖緊螺栓從下往上穿過弧形限位槽與旋轉調節座連接,底座壓緊在旋轉調節座與螺栓頭之間。
所述旋轉調節座一側設有懸臂,懸臂上設有支撐桿與料倉相接。確保了旋轉調節座與料倉角度的一致性。
所述直線調節機構包括支撐臺、滑座、橫向驅動氣缸和限位調節螺栓,支撐臺頂部設有凹腔,滑座前后滑動設置在凹腔內,橫向驅動氣缸設置在支撐臺后端,橫向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伸入凹腔內與滑座連接,限位調節螺栓從支撐臺前端擰入凹腔內、并指向滑座前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結合打料氣缸將存放在料倉內的葉片有序地逐一打出,而推料氣缸使得個葉片一塊跟一塊地緊貼在一起,當一塊葉片從下料口打出后,另一塊葉片在推料氣缸推動下補充到下料口上方,等待打料氣缸將其打出,其高效、可控、精度高;
(2)此款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的位置可通過調節座總成調節,使其可以配合多種風輪工裝模具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下料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下料裝置的角度調節機構和直線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為升降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壓片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風輪工裝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所加工風輪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中風輪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中風輪另一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中風輪與滾邊輪配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1至圖11所示,一種風輪裝配機械用下料裝置,所述風輪裝配機械包括工作臺5和風輪工裝模具10,風輪工裝模具10轉動設置在工作臺5上,風輪工裝模具10旁設有下料裝置2,下料裝置2用于將葉片203打至風輪工裝模具10上,所述下料裝置2包括用于放置葉片203的料倉23、用于將葉片203打出料倉23外的打料氣缸1、用于推送葉片203的推料氣缸29和用于調節料倉23位置的調節座總成6,料倉23通過調節座總成6與工作臺5連接,料倉23位于風輪工裝模具10上方;所述料倉23前端的底部對應風輪工裝模具10外壁設有下料口,打料氣缸1設置在料倉23上、并與打料頭連接,打料頭垂直設置在下料口上方;所述推料氣缸29設置在料倉23后端、并指向料倉23前端。
所述料倉23由底板21、前端板24、后端板28、第一外側板22和第二外側板25圍成,料倉23頂部敞開,打料氣缸1設置在前端板24上,打料頭上下滑動設置在料倉23前端,下料口設置在打料頭下方的料倉23底部,打料頭與葉片203的接觸量小于葉片203的寬度,下料口的寬度大于一塊葉片203的厚度而又小于兩塊葉片203的厚度總和;所述推料氣缸29設置在后端板28后側,推料氣缸29的活塞桿伸入料倉23內。
所述料倉23內還設有側推板26,第二外側板25的外側設有側壓料氣缸27,側壓料氣缸27的活塞桿伸入料倉23內與側推板26相接。
所述料倉23和風輪工裝模具10設有對位孔。具體是料倉23的底板21上設有第一上對位孔211和第二上對位孔212,風輪工裝模具10頂面分別對應第一上對位孔211和第二上對位孔212設有第一下對位孔101和第二下對位孔102,當第一上對位孔211與第一下對位孔101正對、第二上對位孔212與第二下對位孔102正對時,下料口與風輪工裝模具10外壁的葉片插接縫103頂端正對。
所述調節座總成6包括升降調節機構7、角度調節機構和直線調節機構。
所述升降調節機構7包括升降控制器、支撐座72和升降臺73,升降控制器包括減速傳動箱74、旋鈕71和頂桿75,減速傳動箱74設置在工作臺5上,旋鈕71與減速傳動箱74的動力輸入端連接,頂桿75與減速傳動箱74的動力輸出端絲杠運動配合。所述支撐座72固定設置在工作臺5上,升降臺73垂直滑動設置在支撐座72上,升降臺73頂部通過角度調節機構和直線調節機構與料倉23連接,頂桿75與升降臺73轉動定位配合。
所述頂桿75頂端設有頂板751,升降臺73對應頂板751設有讓位孔731,頂板751與讓位孔731轉動配合,頂板751穿過讓位孔731與角度調節機構的底部抵接。升降臺73底部設有滑柱732,支撐座72對應滑柱732設有開孔,開孔內設有導向套721,滑柱732與導向套721滑動配合。
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旋轉調節座62、底座61和鎖緊螺栓,旋轉調節座62和底座61相互轉動配合,底座61上設有弧形限位槽,弧形限位槽與底座61的旋轉軸芯同心設置,鎖緊螺栓從下往上穿過弧形限位槽與旋轉調節座62連接,底座61壓緊在旋轉調節座62與螺栓頭之間。所述弧形限位槽設有兩道,分別為前弧形限位槽611和后弧形限位槽613,前弧形限位槽611的半徑小于后弧形限位槽613半徑。底座61底部與升降調節機構7的升降臺73固定連接,頂桿75的頂板751穿入升降臺73的讓位孔731、并與底座61底部抵接。
所述旋轉調節座62一側設有懸臂622,懸臂622上設有支撐桿621與料倉23相接。旋轉調節座62底部設有銷軸623,銷軸623通過軸承624與底座61轉動連接,底座61對應軸承624設有軸承孔612,軸承624的中心孔和外周分別與銷軸623和軸承孔612過盈配合。
所述直線調節機構包括支撐臺64、滑座67、橫向驅動氣缸68和限位調節螺栓69,支撐臺64頂部設有凹腔,滑座67前后滑動設置在凹腔內,橫向驅動氣缸68設置在支撐臺64后端,橫向驅動氣缸68的活塞桿伸入凹腔內與滑座67連接,限位調節螺栓69從支撐臺64前端擰入凹腔內、并指向滑座67前端。支撐臺64底部通過墊片63與旋轉調節座62頂面連接,滑座67底部依次通過下連接板65和上連接板66與料倉23的底板21連接。
所述風輪裝配機械還包括用于驅動風輪工裝模具10轉動的電機以及用于將葉片203兩端壓彎的壓片裝置3,壓片裝置3可調設置在風輪工裝模具10旁。
所述壓片裝置3包括支撐板38、推送機構、夾緊氣缸34、上壓輪371和下壓輪372,支撐板38與工作臺5固定連接,推送機構設置在支撐板38上、并驅動夾緊氣缸34向風輪工裝模具10處移動,夾緊氣缸34設有上支臂351和下支臂361,上支臂351和下支臂361在夾緊氣缸34驅動下做上下開合運動,上壓輪371和下壓輪372分別設置在上支臂351和下支臂361上。推送機構包括推送氣缸31、直線導軌32和側滑塊33,夾緊氣缸34通過側滑塊33與直線導軌32直線滑動配合,直線導軌32橫向設置在支撐板38上,上支臂351上設有上滑塊351,上壓輪371通過上滑塊351與上支臂351連接;下支臂361上設有下滑塊362,下壓輪372通過下滑塊362與下支臂361連接;推送氣缸31設置在直線導軌32端部,推送氣缸31的活塞桿與側滑塊33傳動連接。
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其設置在工作臺5底部,圖中未示出。
所述風輪工裝模具10呈圓柱狀,其下端外周設有用于承放支撐環201的凸緣105,風輪工裝模具10對應凸緣105上方的外周均布有若干葉片插接縫103,葉片插接縫103內側設有磁體或者磁化處理,風輪工裝模具10表面還設有用于與支撐環201定位配合的定位槽106。具體是:葉片插接縫103垂直設置,葉片插接縫103頂端通向風輪工裝模具10的頂面,葉片插接縫103上隔一定的間隔設置有凹孔104,凹孔104內設有磁體。所述定位槽106設置在風輪工裝模具10外周,風輪20的支撐環201內壁對應定位槽106設有定位凸起204。
所述風輪裝配機械還包括脫料機構,脫料機構包括升降驅動裝置和頂料環9,頂料環9位于風輪工裝模具10外圍及下方,升降驅動裝置設置在工作臺5底部、并與頂料環9傳動連接。
所述工作臺5上還設有人機操作界面4、手動控制按鈕41、儲料盒8和置物臺51,人機操作界面4用于設定控制程序,實現自動裝入葉片203,由于風輪的支撐環201、支撐盤202的安裝需要手動完成,所以,需要增加手動控制按鈕41。另外,由于葉片203也是手動放入料倉23中,用戶可以在風輪裝配機械自動運行過程中,將未放入料倉23的葉片203整理好、并放在儲料盒8中,使得葉片203整齊排列好,當料倉23沒有葉片203時,可以將儲料盒8中整齊排列好的葉片203直接拿到料倉23中。置物臺51翻轉連接在工作臺5一側,可以中轉放置一些加工物料。
所述風輪20由支撐盤202、支撐環201和葉片203構成,風輪20為單層風輪,葉片203由片身和片頭205構成,片頭205連接在片身兩端、并比片身的寬度小;葉片203兩端的片頭205分別穿過支撐盤202和支撐環201后折彎,從而使得支撐盤202、支撐環201和葉片203三者固定。
其工作原理是:先根據風輪工裝模具10的具體規格調節下料裝置2和壓片裝置3的位置,其中,當下料裝置2的第一上對位孔211與風輪工裝模具10的第一下對位孔101正對,下料裝置2的第二上對位孔212與風輪工裝模具10的第二下對位孔102正對時(可以同時采用兩根針體檢測上、下對位孔是否對齊,但機器啟動時,需把針體取走),即下料裝置2與風輪工裝模具10的位置匹配好。此時,同時調節限位調節螺栓69,使限位調節螺栓69內端與滑座67相頂。裝配風輪20時,先通過橫向驅動氣缸68控制滑座67后退,滑座67也帶動料倉23后退,將風輪20的支撐環201套設在風輪工裝模具10外,風輪20的內側邊緣承放在風輪工裝模具10的凸緣105上。橫向驅動氣缸68復位,帶動滑座67行走至與限位調節螺栓69觸碰的位置,下料裝置2再次與風輪工裝模具10匹配好。當下料裝置2的料倉23內存放有葉片203時,電機每控制風輪工裝模具10轉動一定角度后停止一下,然后打料氣缸1從料倉23中打出一塊葉片203,打出的葉片203將插在葉片插接縫103上、并且該葉片203下端的片頭205插在支撐環201的插孔206上,實現一塊葉片203的安裝,如此類推,直至葉片203裝滿支撐環201后,下料裝置2復位離開風輪工裝模具10。接著,用戶可以手動將支撐盤202套在葉片203上、并使葉片203上端的葉片203穿過支撐盤202;再接著,通過壓片裝置3的推送氣缸31帶動上壓輪371和下壓輪372分別移動至風輪工裝模具10的上下兩端旁,并且,接著控制風輪工裝模具10連續旋轉,同時,夾緊氣缸34緩慢的帶動上壓輪371和下壓輪372分別向B1和B2方向觸壓葉片203的片頭205,直至片頭205被彎曲成所需角度,即實現了風輪20的定型,壓片裝置3做復位運動。最后,啟動脫料機構的升降驅動裝置,升降驅動裝置通過頂料環9將風輪20從風輪工裝模具10上抬起,以便于用戶將安裝盒的風輪20取走。
實施例二,結合圖12和13所示,所述風輪20雙層風輪,其支撐環201設有上下兩個、并分別連接在葉片203兩端,葉片203兩端的片頭205穿過支撐環201后折彎,從而使得上下兩個支撐環201和葉片203固定,而支撐盤202則處于兩個支撐環201之間,各葉片203分別穿過支撐盤202的邊緣處,支撐盤202的邊緣處設有讓葉片203穿過的通孔。如果風輪裝配機械用于裝配雙層風輪時,工作臺一側還設有滾邊輪30,滾邊輪30可以進行高度調節,也可以向風輪工裝模具方向靠近,通過滾邊輪30對支撐盤202的外周壓緊并滾動,使得支撐盤202的通孔變形壓緊葉片203,從而使得支撐盤202與葉片203的片身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