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自動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
背景技術:
電子排水閥是工業閥門類執行器,廣泛使用在過濾器、分離器、干燥機、儲氣罐滴水腳及其他壓縮空氣系統部件冷凝水的自動排放,現有電子排水閥主要是依靠人工組裝的,人工裝配存在人為因素,容易出現不良品,而且裝配周期長、效率低和成本高,有鑒于此,基于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設計出一款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夾緊電子排水閥的本體,并對本體進行換位處理,節約勞動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該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包括換位單軸驅動器、換位推板、換位滑塊、換位滑軌和換位裝置,所述換位單軸驅動器橫向固定于工作臺上,換位單軸驅動器的滑臺上安裝有換位推板,換位推板下平面安裝有換位滑塊,工作臺上設有與之對應的換位滑軌,換位滑塊與換位滑軌配合,換位推板上平面安裝有換位裝置;所述換位裝置包括連接桿支座、連接桿、關節接頭、筆形氣缸、導向板、翻轉組件和連桿,所述換位推板上設有兩個互相平行的換位通槽,連接桿支座底部卡在換位通槽里,連接桿穿過連接桿支座,兩個連接桿支座之間的連接桿上套裝有關節接頭,連接桿支座右側的換位推板上安裝有筆形氣缸,筆形氣缸的活塞桿與關節接頭固定,所述筆形氣缸的活塞桿收縮帶動連接桿支座沿換位通槽滑動,連接桿支座左側的換位推板上安裝有兩塊互相平行的導向板,翻轉組件的固定柱兩端插裝于導向板上,以固定柱為圓形的導向板上設有弧形通槽,翻轉組件的導向柱穿過弧形通槽,導向柱的兩端分別與連接桿的兩端通過連桿活動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翻轉組件還包括翻轉安裝板、翻轉豎直板、轉臺氣缸、夾緊氣缸和本體夾緊模,所述翻轉安裝板下平面安裝有兩塊翻轉豎直板,固定柱和導向柱均穿過兩塊翻轉豎直板,翻轉安裝板上平面安裝有轉臺氣缸,轉臺氣缸的回轉臺上安裝有夾緊氣缸,夾緊氣缸的兩個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本體夾緊模,兩個本體夾緊模相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夾緊電子排水閥的本體,并對本體進行換位處理,節約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的換位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該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包括換位單軸驅動器31、換位推板32、換位滑塊33、換位滑軌34和換位裝置35,所述換位單軸驅動器31固定于工作臺上,換位單軸驅動器31的滑臺上安裝有換位推板32,換位推板32下平面安裝有換位滑塊33,工作臺上設有與之對應的換位滑軌34,換位滑塊33與換位滑軌34配合,換位推板32上平面安裝有換位裝置35;所述換位裝置35包括連接桿支座351、連接桿352、關節接頭353、筆形氣缸354、導向板355、翻轉組件356和連桿357,所述換位推板32上設有兩個互相平行的換位通槽321,連接桿支座351底部卡在換位通槽321里,連接桿352穿過連接桿支座351,兩個連接桿支座351之間的連接桿352上套裝有關節接頭353,連接桿支座351右側的換位推板32上安裝有筆形氣缸354,筆形氣缸354的活塞桿與關節接頭353固定,所述筆形氣缸354的活塞桿收縮帶動連接桿支座351沿換位通槽321滑動,連接桿支座351左側的換位推板32上安裝有兩塊互相平行的導向板355,翻轉組件356的固定柱3561兩端插裝于導向板355上,以固定柱3561為圓形的導向板355上設有弧形通槽3551,翻轉組件356的導向柱3562穿過弧形通槽3551,導向柱3562的兩端分別與連接桿352的兩端通過連桿357活動連接;
所述翻轉組件356還包括翻轉安裝板3563、翻轉豎直板3564、轉臺氣缸3565、夾緊氣缸3566和本體夾緊模3567,所述翻轉安裝板3563下平面安裝有兩塊翻轉豎直板3564,固定柱3561和導向柱3562均穿過兩塊翻轉豎直板3564,翻轉安裝板3563上平面安裝有轉臺氣缸3565,轉臺氣缸3565的回轉臺上安裝有夾緊氣缸3566,夾緊氣缸3566的兩個活塞桿法蘭板上安裝有本體夾緊模3567,兩個本體夾緊模3567相對。
本實用新型電子排水閥組裝設備的換位機構,結構緊湊,能夠替代人工自動夾緊電子排水閥的本體,并對本體進行換位處理,節約勞動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