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垃圾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廚余垃圾是指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完畢后的食物殘余以及在清洗食物、洗刷餐具等過程中產生的未經處理的食物與水的混合物。其成分主要包括果皮碎骨、飯菜碎粒、不溶性蛋白、纖維質及淀粉質態的非溶解性有機物,其成分根據飯菜的不同而極為復雜。由于餐廚垃圾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因此,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在適宜溫度和細菌的作用下,短期內即腐敗變質,不僅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滋生蚊蠅,侵占大量的土地,而且也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基于此,目前有廚余垃圾處理設備能對廚余垃圾進行前期的處理,主要處理流程包括破碎、脫水、收集,這樣將廚余垃圾變成顆粒狀或粉狀的脫水后的物料,減少了廚余的空間體積,避免了廚余垃圾迅速發臭后的環境污染,為后期的垃圾源頭分類、填埋或者作為資源化利用做好了準備,對實現廚余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有垃圾處理裝置中,脫水結構是螺旋擠壓脫水結構,是利用螺桿變徑方式,與濾水筒空間逐漸變小,將需要脫水物質利用螺桿從大空間逐漸往小空間傳輸,由于空間變小,濕物互相擠壓而達到擠壓脫水要求。
但是,螺旋擠壓脫水方式由于螺桿與濾水筒需保留一定的物質傳輸空間,因此只能針對需處理之物質及數量特定結構的大小,而一次處理也需達到一定的數量方能達到處理效果。另外由于是空間固定變小而讓物料間互相擠壓,不能根據對物質的數量及脫水要求進行調節,這種結構需要較大的扭力才能帶動物料的擠壓,需要較大功率的電機,不適用于小型化安裝結構。此外,采用螺旋擠壓脫水的方式,由于螺桿與擠壓壁面的距離是固定的,因此,這種脫水方式并不完全,脫水后的垃圾還需要進行烘烤步驟以達到更好的脫水效果,這種方式需要耗費較高的能源,同時烘烤過程中會產生異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裝置,旨在解決現有垃圾處理裝置不能進行小量垃圾處理,不能小型化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裝置,包括:濾水筒、推板、頂板以及第一驅動裝置;
所述推板設置于所述濾水筒內,所述頂板設置于所述濾水筒的一端,所述推板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推板可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在所述濾水筒內軸向移動用以將垃圾向所述頂板的方向進行擠壓;
所述濾水筒設置有濾水結構用以將擠壓出的水排出所述濾水筒,所述濾水筒還設置有用于進料的進料口。
優選的,在所述濾水筒內還設置有一導向筒,所述導向筒的外周貼合所述濾水筒的內壁,所述導向筒的一端與所述推板連接固定,當所述推板在所述濾水筒內軸向移動時,所述導向筒跟隨所述推板移動。
優選的,所述頂板也設置有一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頂板向所述推板的方向移動。
優選的,所述頂板的初始位置與所述濾水筒端部之間設置有一間隔區域,所述間隔區域的下方設置有出料口;進行脫水時,所述頂板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驅動下頂到所述濾水筒的端部處,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將垃圾向所述頂板的方向擠壓進行脫水;當脫水完成后,所述頂板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完成脫水的垃圾向所述間隔區域移動并從所述間隔區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
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為電動千斤頂。
優選的,所述脫水裝置還包括一刮料裝置,所述刮料裝置設置于所述間隔區域上方,所述刮料裝置包括一用于刮去所述推板或頂板表面殘余料的刮料板以及一用于驅動所述刮料板旋轉的第三驅動裝置。
優選的,所述刮料板為硅膠材質。
優選的,所述濾水結構為設置在所述濾水筒筒壁上的濾水孔或濾水槽。
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為推桿電機,所述推桿電機的推桿與所述推板連接。
優選的,所述進料口設置于所述濾水筒的筒壁上部。
本實用新型脫水裝置采用濾水筒擠壓濾水的方式,推板和頂板之間的空間可以隨著第一驅動裝置的驅動而逐步減小,垃圾受推板的推力向頂板擠壓,因此,不論垃圾的量多少,均能夠在推板的推力下向頂板擠壓完成脫水過程,能夠及時處理垃圾,比較適合各種小型化的使用。同時,采用擠壓脫水的方式,不僅可以達到更好的擠壓效果使得水的脫離更徹底,且垃圾與水的排出位置可分離(水從濾水結構排出,而垃圾保留在濾水筒內可通過其它方式排出),不會造成脫水不完全的問題,不需要進行二次烘烤。再者,擠壓方式其推板運動是直線型,可利用小型電機轉換出較大的推力,實現小型化,不需要大功率的電機驅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脫水裝置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脫水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脫水裝置的濾水筒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為提供的一種用于垃圾處理的脫水裝置的具體實施例,該脫水裝置可應用于垃圾處理裝置中進行對垃圾的脫水步驟,可對水渣混合物進行脫水及含水率較高的物質進行脫水,具有較高的脫水能力,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包括垃圾處理、果蔬脫水及其它含水份的破碎物進行擠壓脫水工作。該脫水裝置,包括:濾水筒12、推板14、頂板18以及第一驅動裝置11;所述推板14設置于所述濾水筒12內,所述頂板18設置于所述濾水筒12的一端,所述推板14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連接,所述推板14可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的驅動下在所述濾水筒12內軸向移動用以將垃圾向所述頂板18的方向進行擠壓;所述濾水筒12設置有濾水結構用以將擠壓出的水排出所述濾水筒12,所述濾水筒12還設置有用于進料的進料口。采用濾水筒12擠壓濾水的方式,推板14和頂板18之間的空間可以隨著第一驅動裝置11的驅動而逐步減小,垃圾受推板14的推力向頂板18擠壓,因此,不論垃圾的量多少,均能夠在推板14的推力下向頂板18擠壓完成脫水過程,比較適合各種小型化(垃圾量小、垃圾處理次數多、且需及時處理時)的使用,產生的垃圾能夠及時處理,不必存儲到合適量才進行處理。同時,采用擠壓脫水的方式由于擠壓空間是不斷的縮小的,不僅可以達到更好的擠壓效果使得水的脫離更徹底,且垃圾與水的排出位置可分離(水從濾水結構排出,而垃圾保留在濾水筒內可通過其它方式排出),不會造成脫水不完全的問題,不需要進行二次烘烤。再者,擠壓方式其推板運動是直線型,可利用小型電機轉換出較大的推力,實現小型化,不需要大功率的電機驅動。此外,還可以根據推桿推力的大小決定脫水后物質的含水率大小,可根據需求選擇推桿推力的大小實現垃圾的含水量。
其中,本實施例中,所述濾水筒12、推板14、頂板18以及第一驅動裝置11等結構可通過機架17進行固定安裝,濾水筒12可通過其上的法蘭盤124和耳朵123固定到固定架19和機架17上。濾水筒12的進料口121設置在其上部區域,當然,進料口也可以設置在其端部,如從頂板18相對的端部放入垃圾也是可以,但這種結構相對較為復雜。進料口121可與垃圾處理裝置的前端處理設備連接,如破碎裝置或篩選裝置等。本實施例中濾水筒12的濾水結構為設置在其筒壁上的多個濾水孔122,當然,對于本實施例而言,濾水結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多條設置在筒壁上的濾水槽。濾水筒12的下方可設置出水口,對濾出的水進行收集并集中排出。
其中,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采用推桿電機驅動所述推板14,推桿電機具有功率小,推力大的特點,例如,在本實施例中,設計推力為900N/cm2只需要DC24V-10W的推力電機即可達到要求。或者,也可以采用一般電機結合絲桿傳動進行推動推板14,也能輸出較大的推力。因此,本實施例中,可以實現脫水裝置的小型化,家庭化。
本實施例中,在所述濾水筒12內還設置有一導向筒13,所述導向筒13的外周貼合所述濾水筒12的內壁,所述導向筒13的一端與所述推板14連接固定,當所述推板14在所述濾水筒12內軸向移動時,所述導向筒13跟隨所述推板14移動。導向筒13可以使得推板14能夠在濾水筒12內順暢的流動,起到導向和定位的作用,避免推板14受到過大的力發生偏移。同時,導向筒13在移動時能夠將進料口進行封閉,從而避免擠壓過程中垃圾向進料口上方溢出。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板18也設置有一第二驅動裝置15,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5用于驅動所述頂板18向所述推板14的方向移動。這樣,頂板18可以移動到所述濾水筒12的端部,也可以移出濾水筒12的端部,以便于進行放料(若進料口在濾水筒端部的情況下)和取料(排出脫水后的干垃圾)。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板18的初始位置與所述濾水筒12端部之間設置有一間隔區域,所述間隔區域的下方設置有出料口;進行脫水時,所述頂板18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5的驅動下頂到所述濾水筒12的端部處避免垃圾溢出濾水筒12的端部,所述推板14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的驅動下將垃圾向所述頂板18的方向擠壓進行脫水;當脫水完成后,所述頂板18在所述第二驅動裝置15的驅動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推板14在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1的驅動下推動完成脫水的垃圾向所述間隔區域移動并從所述間隔區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這樣,進行擠壓脫水時,水從濾水筒12的濾水結構排出,而擠壓脫水后的干垃圾則從間隔區域下方的出料口排出,互不干擾,使得脫水后的垃圾保持干燥,避免二次的水浸濕。本實施例的第二驅動裝置15可選擇電動千斤頂或液壓千斤頂等能在較短距離提供支撐的裝置,其作用主要是推動頂板18在所述濾水筒12的端部頂住推板14擠壓垃圾的推力。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脫水裝置還包括一刮料裝置16,所述刮料裝置16設置于所述間隔區域上方,所述刮料裝置16包括一用于刮去所述推板14或頂板18表面殘余料的刮料板162以及一用于驅動所述刮料板162旋轉的第三驅動裝置161,第三驅動裝置161可以是電機配合齒輪進行驅動。其中,所述刮料板為較為柔軟的硅膠材質,這樣,在刮料過程中可避免掛懷刮料板以及刮傷推板14和頂板18的表面,保持表面光滑度可避免過多的殘余出現。
本實施例中脫水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將需要擠壓脫水的濕料(垃圾)從進料口送入濾水筒12,第二驅動裝置15將頂板18向前推至濾水筒12的端部封住濾水筒12,推板14在第一驅動裝置的推力下將濕料軸向推往頂板16并與頂板18互相擠壓,在濕料達到一定的脫水效果后,第二驅動裝置收回頂板18打開濾水筒12端部,將頂板18收到初始位置,然后推板14繼續往前推,直至推板14推至濾水筒端部以外,這時干料(經過脫水后的垃圾)從出料口掉入回收箱,當干料掉出后在推板14及頂板18上會殘留部分余料,此時啟動刮料裝置16,刮料板162在刮料裝置上的電機轉動下往下撥動,利用刮料板162兩側與推板及頂板的端面摩擦,從而達到刮去兩端面的殘余料。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