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一種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沖壓生產必不可少的工藝裝備,是技術密集型產品。沖壓件的質量、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等,與模具設計和制造有直接關系。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現有的沖壓模具結構較為單一,一般由上模及下模兩部分組成,在上模上設置有沖頭,在下模上對應沖頭的位置設置有漏料孔。在加工時,沖壓件經沖頭的沖壓,使其上的廢料從漏料孔處排出,完成沖壓件沖孔、落片的工序。為了方便廢料的收集,一般會在壓力機的工作臺底部正對下模漏料孔的位置放置一個收集筐,但是,由于壓力機工作臺底部的空間較為狹小,收集筐會很快被裝滿,這樣便加重了操作工人來回清理收集筐的負擔;另外,有些操作需要操作工人坐在壓力機前完成,如果壓力機的底部放置收集框,那么操作人員的腿便不能放在壓力機底部的空間內,這樣不但會影響舒適度,而且還會由于拉遠了操作人員身體與壓力機的距離,而影響操作質量及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設計科學合理、降低勞動強度、易于實現、能夠保證操作人員操作舒適度及產品質量的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沖頭及基座,所述上模板及下模板上下相對設置,在上模板上設置有沖頭,在下模板上對應沖頭的位置設置有漏料孔,在下模板的下方設置有與漏料孔相連通的基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傳送帶,所述的基座由底座及側板構成,在底座的中部制有一左右開口的凹槽,在底座上凹槽的前后兩端設置有支撐在下模板底部的側板,在凹槽內設置有由電機皮帶驅動的傳送帶。
而且,還包括一導槽,該導槽向下傾斜設置在底座的右端。
而且,所述的導槽由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構成,該上連接板的上端部位于底座上,上連接板的下端部通過鉸軸與下連接板的上端部鉸裝連接在一起。
而且,在基座兩側的側板上安裝有鎖鏈,在鎖鏈上安裝有掛鉤,在所述導槽下連接板的兩側制有掛孔,所述鎖鏈通過掛鉤與掛孔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壓力機在工作時,沖頭向下沖壓,完成在漏料孔內的落片動作,被落片的廢料被收集到基座內,通過基座內傳送帶的傳送送至導槽處,再沿著導槽的導向落到壓力機旁邊設置的收集容器內。由于壓力機旁邊的空間不受限制,所以收集容器的容量也不會受到影響,可以實現長時間的廢料收集目的;工人操作時,雙腿可以放到壓力機操作臺的下部,使身體靠近操作臺,保證操作的舒適度及所加工產品的質量。
2.本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通過將導槽設計為可折疊的兩部分結構,在模具運輸及存放時可通過鎖鏈將下連接板收起;當模具在使用狀態時,將下連接板延展開,從而使下連接板圍繞鉸軸向下展開并與上連接板處于同一平面,使得廢料被順利輸送至收集容器中。
3.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勞動強度低、易于實現、能夠保證操作人員操作舒適度及產品質量、便于運輸及存放、占用空間小、噪音低的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模板、2-下模板、3-側板、4-沖頭、5-漏料孔、6-傳送帶、7-底座、8-鎖鏈、9-導槽、10-掛鉤、11-上連接板、12-下連接板、13-掛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廢料自動傳送式沖壓模,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沖頭4及基座,所述上模板及下模板上下相對設置,在上模板上設置有沖頭,在下模板上對應沖頭的位置設置有漏料孔5,在下模板的下方設置有與漏料孔相連通的基座,其創新之處在于:還包括一傳送帶6,所述的基座由底座7及側板3構成,在底座的中部制有一左右開口的凹槽,在底座上凹槽的前后兩端設置有支撐在下模板底部的側板,在凹槽內設置有由電機皮帶驅動的傳送帶。
還包括一導槽9,該導槽向下傾斜設置在底座的右端。
所述的導槽由上連接板11和下連接板12構成,該上連接板的上端部位于底座上,上連接板的下端部通過鉸軸與下連接板的上端部鉸裝連接在一起。
在基座兩側的側板上安裝有鎖鏈8,在鎖鏈上安裝有掛鉤10,在所述導槽下連接板的兩側制有掛孔13,所述鎖鏈通過掛鉤與掛孔連接在一起。
壓力機在工作時,沖頭向下沖壓,完成在漏料孔內的落片動作,被落片的廢料被收集到基座內,通過基座內傳送帶的傳送送至導槽處,再沿著導槽的導向落到壓力機旁邊設置的收集容器內。由于壓力機旁邊的空間不受限制,所以收集容器的容量也不會受到影響,可以實現長時間的廢料收集目的;工人操作時,雙腿可以放到壓力機操作臺的下部,使身體靠近操作臺,保證操作的舒適度及所加工產品的質量。
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