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避免斷刀的改進型切削拉刀。
背景技術:
拉刀是用于拉削的成形刀具,刀具表面上有多排刀齒,當拉刀作拉削運動時,每個刀齒就從工件上切下一定厚度的金屬,最終得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狀。拉刀常用于加工圓孔、花鍵孔、鍵槽、平面和表面成形等,生產率很高。
拉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斷裂,如圖1所示的一種拉削鍵槽的拉刀以及如圖2所示的拉刀的齒形放大圖,所示的拉刀的齒背角a比較大,一般在50°左右,而齒前角b較小,一般在15°左右;另外,齒厚h與齒間距d的設計不合理,齒厚與齒間距的比值較大,即容屑槽的開口尺寸較小,導致使用拉刀進行低碳鋼單鍵拉削時,由于低碳鋼強度和硬度低,加工時易產生粘刀現象,拉削時出屑不暢,鐵屑積留于容屑槽內卡住經常引發斷刀,降低加工的效率,提高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型切削拉刀,可以保證拉削時出屑順暢,避免由于鐵屑積留導致的斷刀問題。
為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改進型切削拉刀,所述拉刀的齒厚與齒間距的比例為0.25~0.31,齒背角為38°~45°,齒前角為19°~22°。
優選的,所述齒厚與齒間距的比例為0.27~0.29,齒背角為39°~42°,齒前角為20°~2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改進型拉刀,通過加大齒前角增加了切削力,使被切削工件與刀具快速分離,形成卷渦狀易出屑;減小了齒背角使鐵屑易順沿坡度卷渦成形;減小齒厚可以增加容屑槽空間,使鐵屑不易堆積在容屑槽中卡住刀具,避免造成磨損斷刀現象。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圖1所示為切削拉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目前的切削拉刀的齒形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切削拉刀的齒形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拉刀的齒形放大結構示意圖,其為20號鋼加工成的一種單鍵拉刀,所述拉刀的齒厚h與齒間距d的比例為0.25~0.31,齒背角a’為38°~45°,齒前角b’為19°~22°。在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齒厚h與齒間距d的比例為0.27~0.29,齒背角a’為39°~42°,齒前角b’為20°~21°。
本實用新型的拉刀,加大了齒前角的角度,增加了切削力,使被切削工件與刀具快速分離,形成卷渦狀易出屑;減小了齒背角,如果齒背角大,鐵屑在卷渦過程中易在此受到阻力形成斷屑,而減小齒背角可以使鐵屑易順沿坡度卷渦成形;減小齒厚h與齒間距d的比例也即將齒厚減小,增加了容屑槽空間,使鐵屑不易堆積在容屑槽中卡住刀具,避免造成磨損斷刀現象。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即公開范圍內,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變,故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