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倒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管件倒內外角機。
背景技術:
金屬管業加工企業,對于管件管口的倒角或者去毛刺是非常關鍵的工序,不僅關系到產品質量,還關系到人身安全,目前一般是采用鋼絲輪倒磨管口內外角,達不到技術要求。現有的倒角設備中大多采用雙倒角的設備,但是此種設備還要加上調節結構,導致整個設備結構復雜,造價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倒角設備中大多采用雙倒角的設備,但是此種設備還要加上調節結構,導致整個設備結構復雜,造價成本高。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管件倒內外角機,包括電機、支架、皮帶、旋轉軸、內角刀頭、外角刀頭和刀片;支架上安裝電機,電機連接皮帶,電機通過皮帶帶動旋轉軸旋轉,內角刀頭和外角刀頭固定在旋轉軸一端,外角刀頭為內錐度式結構,內角刀頭為外錐度式結構,內角刀頭和外角刀頭上均勻安裝刀片。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上述結構,電機通過皮帶帶動旋轉軸旋轉內角刀頭和外角刀頭固定在旋轉軸一端,也就跟著旋轉軸一起旋轉。外角刀頭做成內錐度的型式,內角刀頭做成外錐度的型式。倒角時啟動電機,手持管件,倒內角時在內角刀頭上倒角,倒外角時在外角刀頭上倒角。規格在直徑30到直徑65的管件都可以直接倒內、外角。
進一步,所述內角刀頭和外角刀頭上均勻安裝四個刀片,這樣倒角更加迅速且倒角結構更加穩固。
進一步,所述旋轉軸為兩個,兩個旋轉軸分別連接內角刀頭和外角刀頭,便于同一臺設備可以加工兩種倒角,節省設備造價。
進一步,所述兩個旋轉軸之間的距離為30~60cm,可以保證相互倒角不干涉,還可以同時對兩種管件進行倒角。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管件倒內外角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管件倒內外角機,包括電機2、支架1、皮帶3、旋轉軸7、內角刀頭5、外角刀頭6和刀片4;支架1上安裝電機2,電機2連接皮帶3,電機2通過皮帶3帶動旋轉軸旋轉7,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固定在旋轉軸7一端,外角刀頭6為內錐度式結構,內角刀頭5為外錐度式結構,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上均勻安裝刀片4。所述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上均勻安裝四個刀片4。所述旋轉軸7為兩個,兩個旋轉軸7分別連接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所述兩個旋轉軸7之間的距離為30~60cm。
工作中,電機2通過皮帶3帶動旋轉軸7旋轉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固定在旋轉軸7一端,也就跟著旋轉軸7一起旋轉。外角刀頭6做成內錐度的型式,內角刀頭5做成外錐度的型式。倒角時啟動電機2,手持管件,倒內角時在內角刀頭5上倒角,倒外角時在外角刀頭6上倒角。規格在直徑30到直徑65的管件都可以直接倒內、外角。所述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上均勻安裝四個刀片4,這樣倒角更加迅速且倒角結構更加穩固。旋轉軸7為兩個,兩個旋轉軸7分別連接內角刀頭5和外角刀頭6,便于同一臺設備可以加工兩種倒角,節省設備造價。兩個旋轉軸7之間的距離為30~60cm,可以保證相互倒角不干涉,還可以同時對兩種管件進行倒角。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