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立式多級沖壓不銹鋼泵泵軸工藝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現代化以及工作效率化的提高,目前國民生活用水設備逐漸從鑄鐵泵向更環保的不銹鋼泵轉變。沖壓不銹鋼泵泵軸是沖壓不銹鋼水泵中過流部分中的核心傳動部件,但是由于軸的直徑最小的12.6MM,大的17MM。長度平均在500MM以上。由于是細長軸一直以來都是業界難以加工的共同難題。業內廠家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分度頭夾軸一端,用固定頂尖頂住軸的另一端,中間支撐的方法在銑床上銑削一面,然后轉動分度頭180°在銑第二面。每次只能加工一根。產量上這種加工方法由于生產效率低.難于滿足生產需求。設備投入增大,同時造成資源浪費。加之軸徑太小,質量上彎曲變形大,難以滿足泵軸的設計要求,還要增加矯正工序。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易發生軸斷裂及變形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包括底板、定位板和大壓板,所述定位板和大壓板均設置于底板上,所述定位板位于底板的一端,所述大壓板位于底板的上方,與所述定位板上設有與泵軸的端頭相連接的定位板嵌入槽,所述大壓板下方設有通過泵軸的大壓板嵌入孔,所述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的數量均為4~6個。
所述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均為等距排列。
所述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上均設有泵軸夾。
所述底板上還設有與每一根泵軸分別匹配的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沿每一根泵軸的軸向排列。
所述每一根泵軸上的固定組件數量不少于3個。
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用于左右固定泵軸的定位擋板和上下固定泵軸的小壓板,所述定位擋板和小壓板均固定于底板上。
所述小壓板上設有鎖緊螺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原有的銑削夾具是通過固定頂尖、分度頭軸和中間支撐來固定泵軸,一次只可以固定一根,本夾具通過在底板上設置定位板和大壓板,將支撐點變為支撐面,使得可以支撐的泵軸更多,同時在定位板和大壓板上分別設置4~6個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從而可以實現一次裝夾并加工4~6根泵軸,提高銑削加工的效率,降低設備和生產成本。
(2)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均為等距排列,使得泵軸之間的距離固定,便于進行銑削加工,同時如果后續通過機器人實現銑削加工,由于泵軸之間距離固定,也將便于機器人的程序設計,提高自動化的工作效率。
(3)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上均設有泵軸夾,實現簡單且降低了泵軸裝卸的難度,可以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對于每一根泵軸,沿泵軸的軸向均設置有不少于3個固定組件,對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這種細長軸,大大增強了固定強度,減小了泵軸的彎曲變形程度,也可以避免后續的矯正工序。
(5)定位擋板減小了泵軸在加工時的左右振動,小壓板進一步提高了泵軸與壓板的平行程度,一方面可以減小泵軸在加工時的上下振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銑削后泵軸兩個銑削面的平行程度,提高泵軸的質量和精度。
(6)小壓板上設有鎖緊螺釘,比起泵軸夾來講固定效果更好,可以進一步減小泵軸發生彎曲形變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的俯視圖;
圖2為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的剖面圖;
圖3為大壓板與底板的連接示意圖;
其中,1為底板,2為定位板,3為大壓板,4為定位擋板,5為小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3所示為本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用于立式沖壓不銹鋼泵泵軸的銑削夾具,包括底板、定位板和大壓板,定位板和大壓板均設置于底板上,定位板位于底板的一端,與泵軸的端頭連接,大壓板位于底板的上方,與泵軸的上表面連接,定位板與泵軸的連接處設有定位板嵌入槽,大壓板與泵軸的連接處設有大壓板嵌入孔,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的數量均為4~6個。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均為等距排列。定位板嵌入槽和大壓板嵌入孔上均設有泵軸夾。底板上還設有與每一根泵軸分別匹配的固定組件,固定組件沿每一根泵軸的軸向排列,且每一根泵軸上的固定組件數量不少于3個。固定組件包括定位擋板和小壓板,定位擋板固定于底板上,與泵軸的側面連接,小壓板固定于底板上,與泵軸的上表面連接。小壓板上設有鎖緊螺釘,用于固定泵軸。
該夾具在使用時,首先將底板安裝在機床工作臺上調整好平行度,根據軸徑選擇不同的大壓板和定位板,并將其安裝在底板上,然后將泵軸按照規定擺放在定位板嵌入槽處,利用定位板嵌入槽處的夾具進行定位。接著用大壓板的大壓板嵌入孔將泵軸均勻的預緊在底板上,用夾具壓緊牢固。接著固定組件對泵軸進行進一步的固定,通過鎖緊螺釘鎖緊后,用直角平面銑刀銑削泵軸的平面,銑削完成后松開夾具與鎖緊螺釘,卸下泵軸并進行180°翻轉,繼而重復上述過程,完成另一平面的銑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