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孔工裝,是一種專用手動鉆孔工裝,主要用于壓力鑄造面板工件上無預留孔位置的手動鉆孔。
背景技術:
我廠某型號電臺面板,其側面需要加工一個φ1的小孔,由于該面板是壓力鑄造成型,側面打孔位置有1度的出模斜度,所以打孔位置不是絕對的平面,不能用于定位。由于其位置形狀等原因,之前都是通過電火花加工成型,此加工工藝方式生產效率低、價格高,且加工件有可能被其內應力增加而變形造成加工尺寸精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造成產品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狀況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鉆孔工裝,使用此工裝,采用手工操作,對電臺面板加工φ1的小孔,精度達到了設計要求,提高了加工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簡化了工藝流程,避免了產品報廢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打孔專用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塊、卡塊、夾緊螺釘、夾緊螺母,所述定位塊為方形,在定位塊的工件定位面上,分別設有一個長方形的工件定位凸面、一個中心過孔、四個連接螺孔,其中兩個連接螺孔設置在工件定位凸面兩側的凹陷面上,在工件定位凸面的兩個側面上,設有一個相通的火花加工過孔Ⅰ;
所述卡塊為U形狀,在卡塊內面設有一個凹陷面,在凹面內分別設有一個中心孔、四個連接孔,在卡塊的一側立壁上設有一個火花加工過孔Ⅱ;
所述定位塊固定在卡塊(2)的凹面內,所述夾緊螺釘一端,依次穿過定位塊的中心過孔、卡塊中心孔與夾緊螺母螺接在一起,火花加工過孔Ⅰ與火花加工過孔Ⅱ為同心孔。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由原來的電火花加工工藝改成采用鉆孔工裝、手工鉆孔方式,在生產成本上,每工件節省50元,同時提高了車間操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在技術層面上,減少因電火花加工過程中帶來尺寸精度上的影響及應力影響,杜決了廢品率的發生,經過生產現場實地的使用,得到了操作人員和生產管理者的一致好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定位塊和卡塊的裝配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打孔后的工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打孔專用工裝,包括定位塊1、卡塊2、夾緊螺釘3、夾緊螺母4。
定位塊1為方形,在定位塊1的工件定位面上,分別設有一個長方形的工件定位凸面1-1、一個中心過孔1-2、四個連接螺孔1-3,其中兩個連接螺孔1-3設置在工件定位凸面1-1兩側的凹陷面上,在工件定位凸面1-1的兩個側面上,設有一個相通的火花加工過孔Ⅰ1-1-1。
卡塊2為U形狀,在卡塊2內面設有一個凹陷面2-1,在凹面2-1內分別設有一個中心孔2-2、四個連接孔2-3,在卡塊2的一側立壁上設有一個火花加工過孔Ⅱ2-4。
將定位塊1固定在卡塊2的凹面2-1內,將夾緊螺釘3一端,依次穿過定位塊1的中心過孔1-2、卡塊2中心孔2-2與夾緊螺母4螺接在一起,火花加工過孔Ⅰ1-1-1與火花加工過孔Ⅱ2-4為同心孔。
中心過孔1-2和中心孔2-2均為φ6.5的孔。
連接螺孔1-3和連接孔2-3均為φ5的孔。
火花加工過孔Ⅰ1-1-1與火花加工過孔Ⅱ2-4均為φ1的孔。
定位塊1采用T8碳素工具鋼,卡塊2選用Q235A碳素鋼。
夾緊螺釘3銑出兩個扁3-1及夾緊螺母4銑出兩個扁4-1,便于夾緊時用工具擰緊,操作便捷。
如圖4、5所示,一種打孔專用工裝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將定位塊1設置在卡塊2的凹面2-1內,用兩個螺釘分別穿過卡塊2對角設置的兩個中心過孔1-2與定位塊1相應的兩個連接螺孔1-3螺接,將定位塊1固定在卡塊2的凹面2-1內。
將卡塊2扣裝在工件5上,工件5上定位塊1的工件定位凸面1-1相應插入工件5內長方形的凹槽5-1內,使卡塊2定位在工件5上,再用夾緊螺釘3一端,從工件5底面,依次穿過工件5內孔5-2、定位塊1的中心過孔1-2、卡塊2中心孔2-2與夾緊螺母4螺接在一起,使火花加工過孔Ⅰ1-1-1與火花加工過孔Ⅱ2-4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組裝完成后,以卡塊2另一側立壁2-5面為基準面,放到臺式鉆床上用手扶住,開鉆床,鉆頭依次進入卡塊2火花加工過孔Ⅱ2-4、穿透工件5側面、進入定位塊1火花加工過孔Ⅰ1-1-1中,完成工件5側面的打孔5-3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