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澆鑄時用于金屬液充型的控制器。
背景技術:
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并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 整處理后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以型砂和芯砂為造 型材料制成鑄型,液態金屬在重力下充填鑄型來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 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
現有技術中,鋁合金大多以電磁泵作為控制金屬液充型的設備。電磁泵是 一種借助電磁力推動金屬液體運動,從而實現金屬液體的舉升和傳輸的裝置。 它傳輸金屬液體平穩,是理想的金屬液體傳輸充型的工具。然而由于電磁泵成 本較高且運行環境惡劣較易損壞,因此維護成本較高,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 物力。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 器,它能夠平穩充型且易于操作,制造和維護成本較低。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它包括具有開口空腔的爐體和可上下移動地設置 在所述的開口空腔內的容塞,所述的爐體上開設有用于充型的爐口。
在一種優化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容塞由氣缸、油缸、電機中的任一種來 驅動使其向下移動。
在另一種優化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爐體的開口空腔內還豎直地設置有擋 渣板,所述的擋渣板靠近所述爐口的口部。
在另一種優化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爐口開設在所述爐體的一側爐壁的中部。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在金屬液充型時,由于在爐體的開口空腔內設置容塞,通過容塞向下移動 使得金屬液體由爐口流入鑄型內以達到平穩充型的目的。與現有技術中采用電
3磁泵技術來控制金屬液充型相比較,它不僅結構簡單、實用、操作簡便,而且 大大節約了制造和維護的成本,提髙了鑄件的生產效率和鑄件品質。
附圖1為本發明在充型時的結構剖視示意圖一 (工作狀態一); 附圖2為本發明在充型時的結構剖視示意圖二 (工作狀態二); 附圖3為本發明在充型時的結構剖視示意圖三(工作狀態三); 其中
1、容塞;2、爐體;3、金屬液體;4、鑄型;5、開口空腔;6、爐壁;7、 爐口; 8、擋渣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它包括具有開口空腔5的爐體2和可上下移動地 設置在所述的開口空腔5內的容塞l,所述的爐體2上開設有用于充型的爐口 7。
爐體2由耐腐蝕材料制成。爐體2的開口空腔5的敞開式設計,使得在充 型過程中操作簡便。與現有技術中采用電磁泵技術來控制金屬液充型相比較, 它不僅結構簡單、實用,而且大大節約了制造和維護的成本,提高了鑄件4的 生產效率和鑄件品質。并且,本發明可在較高的工作溫度下穩定運行,工作溫 度可達1000C以上。
所述的爐口 7開設在所述爐體2的一側爐壁6的中部。在充型之前爐體2 內的金屬液體3的高度低于所述爐口 7的高度,在容塞1向下移動的過程中金 屬液體3不斷上升,當金屬液體3的高度高于所述爐口 7時金屬液體3流入鑄 型4內,當鑄型4內的金屬液體3經自然冷卻后即形成鑄件。所述的容塞l由 氣缸、油缸、電機中的任一種來驅動使其向下移動。
如附圖1至3所示,隨著容塞1的位置逐漸下移,金屬液體3的液面不斷 上升,直至金屬液體3由爐口 7流出充滿整個鑄型4。將鑄型4翻轉180度移開 爐口7,鑄型4內的金屬液體3進入自然冷卻后即形成鑄件。
所述的爐體2的開口空腔5內還豎直地設置有擋渣板8,所述的擋渣板8 靠近所述爐口7的口部。擋渣板8用來過濾金屬液體3中的金屬殘渣。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開口空腔(5)的爐體(2)和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的開口空腔(5)內的容塞(1),所述的爐體(2)上開設有用于充型的爐口(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 塞(1)由氣缸、油缸、電機中的任一種來驅動使其向下移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 體(2)的開口空腔(5)內還豎直地設置有擋渣板(8),所述的擋渣板(8)靠 近所述爐口 (7)的口部。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爐 口 (7)開設在所述爐體(2)的一側爐壁(6)的中部。
專利摘要一種金屬液充型控制器,它包括具有開口空腔的爐體和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的開口空腔內的容塞,所述的爐體上開設有用于金屬液充型的爐口。在金屬液充型時,由于在爐體的開口空腔內設置容塞,通過容塞向下移動使得金屬液體由爐口流入鑄型內以達到平穩充型的目的。與現有技術中采用電磁泵技術充型相比較,它不僅結構簡單、實用、操作簡便,而且大大節約了制造和維護的成本,提高了鑄件的生產效率和鑄件品質。
文檔編號B22D37/00GK201308988SQ200820199499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4日
發明者楊林龍 申請人:蘇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