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煉鋼中間包滑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煉鋼工藝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煉鋼中間包滑塊。
背景技術:
在煉鋼工藝中,為了防止高溫金屬液體的氧化需要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相連,傳統的煉鋼中間包滑塊的連接部和模鑄的承接口都呈直線型敞口狀,但此種連接會造成高 溫金屬液體反濺出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的接口處,所以越來越多的模鑄接口開始呈現圓 弧狀,因而傳統直線型連接部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已經不能與此圓弧狀承接口的模具很好的 連接。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與模具圓弧狀承接口 緊密相連的煉鋼中間包滑塊。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煉鋼中間包滑塊,包括工作臺、下料部和連接部,連接部外表面呈圓球狀。作為優選,所述工作臺上端面平整。作為優選,所述工作臺上端設有中央凸起部。進一步優選,所述工作臺上端中央凸起部旁設有滑道。進一步優選,所述中央凸起部俯視呈正方形。進一步優選,所述滑道俯視呈長方形。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煉鋼中間包滑塊的連接部外表面呈圓球狀,所以可以與圓弧 狀承接口的模具緊密相連,有效的防止了高溫金屬液體反濺出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的接 口處;2、本實用新型的滑道,不僅節省了煉鋼中間包滑塊的材料,而且設置的滑道利于 中間包滑塊的更換;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各部分的編號如下1-工作臺,2-下料部,3-連接部,4-中央凸起部, 5-滑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 一種煉鋼中間包滑塊,包括工作臺1、下料部2和連接部3,連接部3外表面呈圓球狀。工作臺1上端面設有俯視呈正方形的中央凸起部4和俯視呈長方形的滑道5。 高溫液體金屬從上水口經進料口進入煉鋼中間包滑塊,再經煉鋼中間包滑塊進入模具中,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煉鋼中間包滑塊的連接部3外表面呈圓球狀,所以可以與圓弧狀承接口 的模具緊密相連,有效的防止了高溫金屬液體反濺出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的接口處,本 實用新型的滑道5,不僅節省了煉鋼中間包滑塊的材料,而且設置的滑道5利于中間包滑塊 的更換。實施例2 —種煉鋼中間包滑塊,包括工作臺1、下料部2和連接部3,連接部3外 表面呈圓球狀。工作臺1上端面平整。高溫液體金屬從上水口經進料口進入煉鋼中間包滑 塊,再經煉鋼中間包滑塊進入模具中,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煉鋼中間包滑塊的連接部3外表 面呈圓球狀,所以可以與圓弧狀承接口的模具緊密相連,有效的防止了高溫金屬液體反濺 出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的接口處。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 圍,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 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煉鋼中間包滑塊,包括工作臺(1)、下料部(2)和連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3)外表面呈圓球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上端面平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上端設有中央 凸起部(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上端中央凸起 部⑷旁設有滑道(5)。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凸起部(4)俯視呈正 方形。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煉鋼中間包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俯視呈長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包括工作臺、下料部和連接部,連接部外表面呈圓球狀的煉鋼中間包滑塊。這樣的煉鋼中間包滑塊不但可以與圓弧狀承接口的模具緊密相連,還有效的防止了高溫金屬液體反濺出煉鋼中間包滑塊和模具的接口處。
文檔編號B22D41/00GK201592244SQ20102030123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2日
發明者楊帆, 沈梅方 申請人:湖州永聯耐火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