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具體涉及一種能提高穩定性的高速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加工是借助于常規或專用沖壓設備的動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變形力并進行變形,從而獲得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產品零件的生產技術。板料,模具和設備是沖壓加工的三要素。按沖壓加工溫度分為熱沖壓和冷沖壓。前者適合變形抗力高,塑性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則在室溫下進行,是薄板常用的沖壓方法。它是金屬塑性加工(或壓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隸屬于材料成型工程技術。
沖壓機是通過電動機驅動飛輪,并通過離合器,傳動齒輪帶動曲柄連桿機構使滑塊上下運動,帶動拉伸模具對鋼板成型。所謂的雙動就是指壓力機有兩個滑塊,分為內滑塊和外滑塊,內滑塊帶動模具的凸模或凹模,外滑塊帶動模具上的壓邊圈,在拉伸時壓邊圈首先動作壓住鋼板邊緣,內滑塊再動作進行拉伸。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傳統的沖壓模具在導柱上設有彈簧,沖壓時彈簧被壓縮,沖壓完成后彈簧回彈將上下模分離,完成回位與脫模操作。但是彈簧經過反復沖擊后其彈力發生變化,工作穩定性變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提高穩定性的高速沖壓模具,其通過電磁線圈替代彈簧的設置,提供更加穩定的沖壓環境,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能提高穩定性的高速沖壓模具,包括上蓋板、上模座、上夾板、導柱、下模板及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固定設置于下模座上,所述導柱穿過下模板垂直固定設置于下模座上,所述導柱穿過上夾板、上模座及上蓋板,所述上蓋板、上模座及上夾板相對固定連接,所述上模板內部設有電磁線圈,所述電磁線圈水平均勻排布。作業時電磁線圈通電,產生磁力吸附在上方,沖壓機下壓同時電磁線圈斷電,沖壓完成后電磁線圈再次通電,電磁線圈重新吸附在上方。電磁線圈作用反應迅速,且電磁線圈本身不受多次沖壓的影響,實用壽命長,運行穩定。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座上部設有開關槽,所述開關槽內設有電源開關。沖壓機下壓時碰觸開關,完成斷電,沖壓機上行時離開開關重新通電,該設置可以簡單有效完成上述操作。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開關下方設有彈簧。該設置可以方便電源開關的回彈。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蓋板上部設有緩沖層。該設置可以減少模具受沖擊損壞。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緩沖層采用橡膠制成。橡膠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且無力性質較穩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通過電磁線圈替代彈簧的設置,提供更加穩定的沖壓環境,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能提高穩定性的高速沖壓模具結構示意圖。
其中:
1、上蓋板;2、上模座;3、上夾板;4、導柱;5、下模板;6、下模座;7、電磁線圈;8、開關槽;9、電源開關;1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發明創造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具體效果進行清除、完整的描述,以充分的理解本發明創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發明創造的各項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可以交互組合。
參見圖1,一種能提高穩定性的高速沖壓模具,包括上蓋板1、上模座2、上夾板3、導柱4、下模板5及下模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5固定設置于下模座6上,所述導柱4穿過下模板5垂直固定設置于下模座6上,所述導柱4穿過上夾板3、上模座2及上蓋板1,所述上蓋板1、上模座2及上夾板3相對固定連接,所述上模板內部設有電磁線圈7,所述電磁線圈7水平均勻排布。作業時電磁線圈7通電,產生磁力吸附在上方,沖壓機下壓同時電磁線圈7斷電,沖壓完成后電磁線圈7再次通電,電磁線圈7重新吸附在上方。電磁線圈7作用反應迅速,且電磁線圈7本身不受多次沖壓的影響,實用壽命長,運行穩定。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座2上部設有開關槽8,所述開關槽8內設有電源開關9。沖壓機下壓時碰觸開關,完成斷電,沖壓機上行時離開開關重新通電,該設置可以簡單有效完成上述操作。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源開關9下方設有彈簧10。該設置可以方便電源開關9的回彈。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蓋板1上部設有緩沖層。該設置可以減少模具受沖擊損壞。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緩沖層采用橡膠制成。橡膠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且無力性質較穩定。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