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轉爐煉鋼車間使用的鋼水、鋼渣車結構的改進,特別是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
背景技術:
轉爐煉鋼車間使用的鋼水、鋼渣車主要運行在120噸轉爐爐體下方,環境溫度高電纜長期在高溫下運行,尤其是在接鋼水、鋼渣時鋼水及鋼渣濺出后造成;一是附著在電力電纜上(溫度在1000°c — 1600°C),造成電纜絕緣破壞。二是冷鋼及鋼渣淤積在耳軸部位導致冷鋼隨著電纜擺動與耳軸發生摩擦擠壓使電纜變形、破損,經常性發生接地、斷路、短路事故;其次因冶煉噴濺爐殼表面結成大塊冷鋼,出鋼時冷鋼墜落到耳軸部位、直接導致電纜砸斷或相間短路現象(主要在車體出線的2米——2. 5米之間故障每10次/周,電纜更換1 次/周、長度50米、電纜135元/米),頻繁的事故停機嚴重制約了生產的順行,同時更換電纜工人勞動強度強度大,成本居高不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可以防止鋼水、鋼渣車在接鋼水時,鋼水及鋼渣直接附著在電力電纜上及耳軸上,保護電纜不受損傷,防止電纜損傷造成接地、短路等現象,降低事故率,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包括電纜卷筒上的電纜設置在鋼水、鋼渣車的耳軸上,在鋼水、鋼渣車的原耳軸處固接著向鋼水、鋼渣車前部延伸的付鋼管,在付鋼管的端部固接著耳軸,電纜經耳軸穿入付鋼管內在進入鋼水、鋼渣車體內。本實用新型將鋼水、鋼渣車耳軸付鋼管向前延伸3米,使電纜活動部位避開轉爐下方位置,電力電纜從耳軸穿入管內再進入鋼水車體內,避開了鋼水車在接鋼水時鋼水及鋼渣直接附著在電力電纜上及耳軸上,起到了保護電纜的作用。試用效果鋼水、鋼渣車改造后電纜接地和短路故障率大幅下降,由改造前10次/ 周,降低到改造后1次/周;電纜損耗由每周更換一次電纜,延長2至3月更換一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工人維護強度得到有效改善,措施成效率達到90%,消除了制約轉爐正常生產秩序的“瓶頸”。本實用新型防止了鋼水、鋼渣車在接鋼水時,鋼水及鋼渣直接附著在電力電纜上及耳軸上,保護電纜不受損傷,防止電纜損傷造成接地、短路等現象,降低了事故率,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如附圖所示,包括電纜卷筒4上的電纜5設置在鋼水、鋼渣車1的耳軸3上,在鋼水、鋼渣車1的原耳軸處固接著向鋼水、鋼渣車1前部延伸的付鋼管2,在付鋼管2的端部固接著耳軸3,電纜5經耳軸3穿入付鋼管2內在進入鋼水、鋼渣車1體內。付鋼管2的長度為3 — 3. 6m。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包括電纜卷筒(4)上的電纜(5)設置在鋼水、鋼渣車(1)的耳軸(3)上,其特征是在鋼水、鋼渣車(1)的原耳軸處固接著向鋼水、鋼渣車(1)前部延伸的付鋼管(2),在付鋼管(2)的端部固接著耳軸(3),電纜(5)經耳軸(3)穿入付鋼管(2)內在進入鋼水、鋼渣車(1)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其特征是付鋼管(2)的長度為 3——3. 6m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轉爐煉鋼車間使用的鋼水、鋼渣車結構的改進,特別是一種改進的轉爐鋼水、鋼渣車,包括電纜卷筒上的電纜設置在鋼水、鋼渣車的耳軸上,在鋼水、鋼渣車的原耳軸處固接著向鋼水、鋼渣車前部延伸的付鋼管,在付鋼管的端部固接著耳軸,電纜經耳軸穿入付鋼管內在進入鋼水、鋼渣車體內。本實用新型可以防止鋼水、鋼渣車在接鋼水時,鋼水及鋼渣直接附著在電力電纜上及耳軸上,保護電纜不受損傷,防止電纜損傷造成接地、短路等現象,降低事故率,延長電纜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C21B3/10GK202107722SQ20112014758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劉萬勇, 單文, 張斌 申請人: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