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球生產線,具體涉及一種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自動化生產在鑄造行業基本得到普及,但是大部分生產線上的開合模操仍然是人工進行,不僅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而且由于人工操作的任意性,往往造成開合模操作的失誤,產生殘次品,影響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完成自動開合模操作的
直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該裝置能夠自動完成鑄球生產線上的開合模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任意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安裝在鑄球生產線上,機架上端安裝有輕軌,其上裝有移動小車,在所述機架上輕軌的一端安裝有推缸,推缸一側移動小車上安裝有提升缸,提升缸下安裝有提升抓和滑輪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容易,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夠自動完成鑄球生產線上的開合模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任意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根據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推缸;2、推缸支座;3、機架;4、滑輪;5、輕軌;6、提升抓;7、移動小車;8、提升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圖中,機架3作為整個裝置的骨架安裝在鑄球生產線的工位上,其上端內側安裝有輕軌5,其上裝有移動小車7,小車的滾輪沿輕軌做往復運動,移動小車7上安裝有提升缸8,提升缸8下安裝有提升抓6和滑輪 4裝置,在機架3上輕軌5的一端的推缸支座2上安裝有推缸1。初始位置時,推缸行程為零,提升缸8帶動提升爪6提升,滑輪4帶動模具提升到所需高度,提升高度由位置控制回路控制,再由推缸1推動移動小車7沿輕軌運動到工位并停止,模具移走后,移動小車7由推缸1驅動返回到初始提升位置,然后提升缸8下降,使提升爪6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可反復循環,從而實現機械化開合模具和模具從一個軌道工位傳輸到另一軌道工位。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容易,推缸和提升缸可采用液壓或氣壓,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夠自動完成鑄球生產線上的開合模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任意性, 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1. 一種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安裝在鑄球生產線上,機架上端安裝有輕軌,其上裝有移動小車,在所述機架上輕軌的一端安裝有推缸,推缸一側移動小車上安裝有提升缸,提升缸下安裝有提升抓和滑輪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鑄球生產線開合模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安裝在鑄球生產線上,機架上端安裝有輕軌,其上裝有移動小車,在所述機架上輕軌的一端安裝有推缸,推缸一側移動小車上安裝有提升缸,提升缸下安裝有提升抓和滑輪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操作容易,成本低廉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夠自動完成鑄球生產線上的開合模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任意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2D33/04GK202212568SQ20112025241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8日
發明者操應勝 申請人:操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