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表面處理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陶瓷材料是屬于高硬度材料,加工難度大,且韌性差,與金屬材料,塑料材料等相比需要特殊磨介。氧化鋯陶瓷材料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陶瓷裝飾材料,它具有硬度高,韌性好,耐磨性好,產品表面細膩,俗稱“陶瓷鋼”,目前氧化鋯陶瓷材料廣泛用于陶瓷手表,陶瓷手機裝飾件。目前傳統的氧化鋯陶瓷加工方法主要是研磨拋光,上釉。研磨拋光主要采用滾筒式拋光,主要是在滾筒中添加ー些高硬度磨料,并把產品放在滾筒中通過高速轉動磨屑,從而達到產品具有鏡面效果;上釉主要是在燒成的陶瓷坯體表面噴涂ー種釉料,并通過二次低溫燒結使產品表面具有亮光效果。目前拉絲エ藝只用于金屬材料的表面處理,由于金屬材料硬度低,韌性好,加工難度小,エ藝相對簡單;此外,金屬材料不耐磨的特點造成產品表面使用過程中容易刮花。
滾筒式拋光需要特殊的設備,能耗大,產品拋光后雖然具有亮光效果,但接觸手指容易產生指紋印,這對裝飾材料是比較致命的;而通過上釉雖然也能達到亮光效果,但由于釉料本身硬度低,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擦傷或刮花,并且釉料在二次燒結時容易產品氣泡,增加了廢品率,而上釉也同樣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手指紋。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其克服可亮光產品的缺點,使產品加工表面具有亞光效果,加工后材料表面質感與塑料相似,又具有金屬質感,且產品接觸手指紋后不會產生指紋印,保持新鮮亮麗。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包括驅動裝置、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的第一傳動輪、磨帶、通過磨帶與第一傳動輪連接的第二傳動輪,其中,所述的磨帶上設有用于磨屑陶瓷產品表面的磨屑結構。通過磨帶的高速旋轉,對陶瓷產品的待加工表面進行磨屑,其加工后的陶瓷產品具有一定的方向感,并且具有金屬的光澤,產品表面不會粘上污垢。進ー步的,所述的磨帶的材料為鉆石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金剛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剛玉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且上述混合材料的比例可根據陶瓷硬度調整。進ー步的,所述的磨屑結構在磨帶上為多個圓形或環形紋路排列且其間距可調。所述的磨屑結構的紋路為并行排列結構。磨屑結構可以制作成圓形或環形或其它可進行磨屑的形狀,而且磨屑結構的高度可根據陶瓷產品的硬度調整。除此以外,磨屑結構的大小、形狀一致,且在磨帶上沿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整齊的排列,每ー排和每一列的磨屑結構的數量一致,大小、形狀也一致;通過磨屑結構的具體結構和形狀可磨屑出具有一定的方向感的陶瓷產品。ー種拉絲陶瓷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陶瓷產品固定于エ裝夾具上,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與磨帶接觸;
B、開啟驅動裝置,磨帶旋轉對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磨屑;
C、通過超聲波清洗陶瓷產品表面。上述方法適用于陶瓷平板、手機底板及配件等產品,通過磨屑結構的具體結構形狀和排列的設置,可使得磨屑后的陶瓷產品表面形成流水狀、太陽紋或者其它的類似拉絲的效果。進ー步的,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平整。若待加工表面不平整,會對磨屑結構會造成損壞或者陶瓷產品造成損壞。進ー步的,所述的陶瓷產品為氧化鋯陶瓷產品。氧化鋯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強 度,高韌性,極高的耐磨性及耐化學腐蝕性等等優良的物化性能,氧化鋯已經在陶瓷、耐火材料、機械、電子、光學、航空航天、生物、化學等等各種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通過對氧化鋯陶瓷產品使用上述表面加工方法,大大豐富了氧化鋯陶瓷材料作為裝飾材料的表面效果,使該材料作為裝飾品、エ藝品方面具有更強的競爭カ和觀賞性,適用于電子產品、通訊產品的外殼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其克服可亮光產品的缺點,使產品加工表面具有亞光效果,加工后材料表面質感與塑料相似,又具有金屬質感,且產品接觸手指紋后不會產生指紋印,保持新鮮亮麗,而且其硬度高、韌性好、耐磨損、耐腐蝕,耐氧化且外觀精美。
圖I是本發明的加工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的磨帶結構第一示意圖3是本發明的磨帶結構第二示意圖4是本發明的拉絲陶瓷表面第一示意圖5是本發明的拉絲陶瓷表面第二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包括驅動裝置4、與驅動裝置4傳動連接的第一傳動輪2、磨帶I、通過磨帶I與第一傳動輪2連接的第二傳動輪3,其中,所述的磨帶I上設有用于磨屑陶瓷產品表面的磨屑結構U。通過磨帶I的高速旋轉,對陶瓷產品的待加エ表面進行磨屑,其加工后的陶瓷產品具有一定的方向感,并且具有金屬的光澤,產品表面不會粘上污垢。進ー步的,所述的磨帶I的材料為鉆石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金剛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剛玉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且上述混合材料的比例可根據陶瓷硬度調整。以上述混合材料作為磨帶I的材料,其硬度較高,可對陶瓷表面進行磨屑,使加工后的陶瓷產品具有一定的方向感。如圖2、3所示,所述的磨屑結構11在磨帶I上為多個圓形或環形紋路排列且其間距可調。所述的磨屑結構11的紋路為并行排列結構。磨屑結構11可以制作成圓形或環形(如圖2、3)或其它可進行磨屑的形狀,而且磨屑結構11的高度可根據陶瓷產品的硬度調整。除此以外,磨屑結構11的大小、形狀一致,且在磨帶I上沿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整齊的排列,每ー排和每一列的磨屑結構11的數量一致,大小、形狀也一致;通過磨屑結構11的具體結構和形狀可磨屑出具有一定的方向感的陶瓷產品。ー種拉絲陶瓷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陶瓷產品固定于エ裝夾具上,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與磨帶I接觸;
B、開啟驅動裝置4,磨帶I旋轉對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磨屑;
C、通過超聲波清洗陶瓷產品表面。上述方法適用于陶瓷平板、手機底板及配件等產品,通過磨屑結構11的具體結構形狀和排列的設置,可使得磨屑后的陶瓷產品表面形成流水狀、太陽紋或者其它的類似拉絲的效果。
進ー步的,所述的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平整。所述的陶瓷產品為氧化鋯陶瓷產品。若待加工表面不平整,會對磨屑結構會造成損壞或者陶瓷產品造成損壞。通過對氧化鋯陶瓷產品使用上述表面加工方法,大大豐富了氧化鋯陶瓷材料作為裝飾材料的表面效果,使該材料作為裝飾品、エ藝品方面具有更強的競爭カ和觀賞性,適用于電子產品、通訊產品的外殼等。如圖4、5所示,從產品外觀看與塑料相類似,其優點是表面均勻性好,不容易粘上手指紋及污垢,樣式高檔大方。該材料表面不同以往的常規材料表面,塑料材料表面在使用過程中容易使殼體的表面產生刮痕,長期使用后,便會顯得污穢不堪,而以金屬材料所制得的手機可體,其外漆層也常因為使用時不當的碰撞而掉漆,使外觀不再亮麗,且金屬表面由于是亮光表面,使用過程容易粘上手指紋,影響產品外觀。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對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做若干適合實際情況的改迸。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任何基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上非實質性變更均包括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包括驅動裝置(4)、與驅動裝置(4)傳動連接的第一傳動輪(2)、磨帶(I)、通過磨帶(I)與第一傳動輪(2)連接的第二傳動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帶(I)上設有用于磨屑陶瓷產品表面的磨屑結構(I I)。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帶(I)的材料為鉆石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金剛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或剛玉砂粉與樹脂的混合材料,且上述混合材料的比例可根據陶瓷硬度調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屑結構(11)在磨帶(I)上為多個圓形或環形紋路排列且其間距可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屑結構(11)的紋路為并行排列結構。
5.ー種采用權利要求I 一 4任一所述加工裝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將陶瓷產品固定于エ裝夾具上,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與磨帶(I)接觸;B、開啟驅動裝置(4),磨帶(I)旋轉對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磨屑;C、通過超聲波清洗陶瓷產品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加工的陶瓷產品表面平整。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拉絲陶瓷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產品為氧化鋯陶瓷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材料表面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一種拉絲陶瓷加工裝置,包括驅動裝置、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的第一傳動輪、磨帶、通過磨帶與第一傳動輪連接的第二傳動輪,其中,所述的磨帶上設有用于磨屑陶瓷產品表面的磨屑結構。其克服可亮光產品的缺點,使產品加工表面具有亞光效果,加工后材料表面質感與塑料相似,又具有金屬質感,且產品接觸手指紋后不會產生指紋印,而且其硬度高、韌性好、耐磨損、耐腐蝕,耐氧化。
文檔編號B24D11/00GK102825527SQ20121034335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陳海陽, 林培廣 申請人: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