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造領域,涉及鑄造生產線,尤其是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民用回轉形鑄件產品例如鍋、盆等的生產制造仍然采用傳統的鑄造技術,如造模、澆鑄、翻砂、清潔等,工作環境惡劣,生產效率低下,制造成本較高,成品質量不統一,成品外形不一致等,嚴重影響了民用回轉形鑄件的品質。通過檢索,發現如下公開專利文獻I、一用于制造層疊的上下鑄型的砂箱組合(CN101232961),包括至少兩個豎直設置的連接桿(4),一可滑動地設置于連接桿上、并在其一側設有一型砂吹入口的上砂箱;一可滑動地設置于連接桿的下砂箱,該下砂箱為與上砂箱配合而置于上砂箱的下方,并在其一側設有一型砂吹入口。2、一種鑄造生產線(CN201659281U),針對澆注后的鑄型,在通過對每一個鑄型進行落砂而在落砂之后,亦能夠可靠地對每個鑄型進行單獨管理。鑄造生產線包括輸送上述鑄型的平板臺車;鑄型輸送用接受箱,其載置于上述平板臺車,收納一個上述鑄型并且在底部設置有排砂用格子;落砂裝置,其使該鑄型輸送用接受箱振動,使型砂從該鑄型輸送用接受箱落下;和移交裝置,其使收納上述鑄型的鑄型輸送用接受箱移載至上述落砂裝置,使完成落砂的上述鑄型輸送用接受箱移載到上述平板臺車上。3、一種連續鑄造生產線的新技術(CN201711507U),特點是采用內動力為主,外動力為輔的雙動力新技術,以螺筒內的螺旋式螺桿低速旋轉的同時,與螺筒內的金屬熔液受冷降溫呈半潔晶膠狀相配合產生擠壓力,將模具模口的金屬產品擠壓出模口進入牽引裝置,切割機,能生產各種不同形狀,不同規格、無限延伸的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的連續鑄造產品,能達到產量高、尺寸公差小、表面無凹凸缺陷光澤好、無氣孔、材質結構緊密、設備不會損壞,小產品直徑小于I毫米,特別是能達到節能減排和沒有廢料或減少廢料的一切損失。通過技術特征對比,上述公開專利文獻與本專利申請有較大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產品加工質量統一化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包括造型系統、傳送系統、型芯安放機、上砂系統、出模系統及澆注系統,造型系統安裝在傳送帶的兩端,該傳送系統為回轉形式,在造型系統的一側邊設置上砂系統,另一側邊設置型芯安放機,在型芯安放機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澆注系統,在上砂系統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出模系統,所述傳送系統分合模送出段、中間傳送段,停頓澆鑄段、回轉段、脫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別有兩個電機傳動。而且,造型系統由鏡像對稱設置的分箱定位段、合模送出段以及旋轉模架、門式框架構成,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中軸部位固裝旋轉模架,該旋轉模架為對稱的兩個,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固裝門式框架。而且,所述分箱定位段包括分箱段、中間段及凹模段,在分箱段、中間段及凹模段上均安裝有傳送帶,在分箱段及凹模段的下方均橫向固裝有兩道小車導軌,在該小車導軌上均導向運行有一移載小車,該兩個移載小車均由升降電機、固定架、升降板座及兩側對稱設置且豎直向上的升降板座構成,固定架導向安裝在小車導軌上,在固定架下部中軸部位固裝升降電機,該升降電機的滾珠絲杠固裝在固定架上方所設置的升降板座上,該升降板座與固定架之間對稱設置有導向桿,在升降板座兩側各對稱固裝一升降板,該兩個升降板在分箱段或凹模段兩側運行,升降板相向折彎,在升降板的折彎部位上端面固裝有一凸起,該凸起嵌裝入上型箱的提耳及下型箱的定位板;在分箱段與凹模段之間的中間段下方橫向固裝一電機架,該電機架上中軸部位安裝有一滾珠絲杠,該滾珠絲杠通過固裝在電機架上的平移電機驅動;在滾珠絲杠上嚙合安裝一絲母,該絲母徑向固裝一平移板,該平移板的兩端與兩側分箱段與凹模段的固定架固裝。而且,所述合模送出段與分箱定位段鏡像對稱設置,合模送出段包括凹模翻轉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凹模翻轉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上安裝有傳動帶,型芯安放段的下方也安裝有平移電機、平移板及電機架,凹模翻轉段下方前端對稱固裝一對支撐油缸,在對應該支撐油缸的凹模翻轉段固定架上均固裝一導套,每一導套內滑動導向同軸安裝一支撐桿,該支撐桿穿過活動架伸出;在凹模翻轉段的兩側翻轉升降板的里側相對各安裝一 L形翻轉板,每一 L形翻轉板的外端均固裝有一凸起,在該兩個翻轉板上均共同固裝一翻轉架,在兩個翻轉板內的翻轉架上均固裝一伸出氣缸,該伸出氣缸的缸頭端部同軸安裝有一楔形滑塊,該楔形滑塊在翻轉架內導向運行,在翻轉升降板的其中一側安裝一翻轉電機,該翻轉電機的輸出軸驅動翻轉板擺轉。而且,所述旋轉模架固裝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在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固裝一旋轉模架,在分箱段與合箱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固裝另一旋轉模架,二個旋轉模架均由支撐立柱、伺服電機、支撐框架及模板構成,支撐立柱上端同軸安裝一從動齒輪,該從動齒輪由固裝在支撐立柱上的伺服電機的主動齒輪驅動,在從動齒輪上固裝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上端水平設置對稱的兩個模板,兩個模板以支撐立柱為軸心旋轉。而且,所述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對稱制有凹槽,該凹槽用于定位嵌裝上型箱的安裝凸起;分箱段與合箱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上制有與下型箱定位板所制通孔相定位嵌裝的凸起。而且,所述門式框架固裝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對應旋轉模架的模板在門式框架上各固裝一油缸,在該油缸缸頭的下端固裝壓力頭。而且,所述上型箱及下型箱均為鋼制圓筒,上型箱與下型箱為上下同軸安裝,其中上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提耳,其中上方的一對提耳制有通孔,下方的一對提耳的下底面制有安裝凸起,下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均制有通孔,上型箱與下型箱在上、下同軸安裝時,上型箱所制的安裝凸起嵌裝入下型箱上方所固裝的定位板的通孔內。本發明優點和積極效果為I、本生產線為智能型連續生產線,采用統一的型箱,可實現連續回轉形鑄件的產品鑄造,成品鑄件質量一致,生產效率高。2、本生產線的造型系統設計科學,結構巧妙,所設計的各種間歇運動啟動、停止平穩,沖擊輕小,配合行程開關、傳感器可實現各種定位和防護功能以及互鎖功能,有效防止設備意外碰撞。3、本生產線可由PLC或計算機編程控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4、本生產線所生產的鑄件緊密排列,間斷輸送,效率較高,定位精度達O. 2_。5、本生產線智能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產品加工形狀統一,可有效保證回轉形民品鑄件的質量,可制造各種回轉形鑄件,適用范圍廣闊,是一種智能性及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小型鑄造生產線,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圖I是本發明生產線的工藝流程簡圖;圖2是本發明造型系統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右視圖;圖4是圖2的俯視圖;圖5是圖2的模具旋轉9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3的省略傳送帶及門式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俯視圖;圖8是本發明鎖緊凹模的結構主視圖;圖9是圖8翻轉架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翻轉架翻轉180度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9的A-A向結構剖視放大圖;圖12是本發明上型箱的結構主視圖;圖13是圖12的俯視圖;圖14是本發明下型箱的結構主視圖;圖15是圖1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由智能控制系統和機械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機械部分如圖所述,包括造型系統B、傳送系統F、型芯安放機A、上砂系統C、出模系統D及澆注系統E,造型系統安裝在傳送帶的兩端,該傳送系統為回轉形式,是由鏈輪傳動軸輥的傳送帶;在造型系統的一側邊設置上砂系統,另一側邊設置型芯安放機,在型芯安放機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澆注系統,在上砂系統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出模系統。上砂系統向造型系統輸送型砂,造型系統進行型箱的模具造型并同時放入型芯,放入型芯后的型箱在澆注系統進行澆鑄,澆鑄后的型箱經過傳送帶輸送冷卻,并在出模系統捅箱出模,出模后的型箱進入造型系統進行循環造型。本發明中,傳送系統、型芯安放機、上砂系統、出模系統及澆注系統均可采用現有技術,具體技術指標為傳送系統分合模送出段、中間傳送段,停頓澆鑄段、回轉段、脫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別有兩個電機傳動,由位置傳感器控制電機開停。上砂系統是將脫模的型砂由回砂輸送帶將型砂送到混砂倉,按照造型要求,在模箱內填充適量的造型砂。出模系統(H位置)分定位和出模兩部分,位置傳感器控制移動氣缸的運動;出模部分由出模油缸和振動篩組成,出模油缸將成型冷卻的鑄件和型砂推出型箱,然后由振動篩將型砂和鑄件振散分離。本實施例僅就本發明所采用的型箱及造型系統進行具體描述。為了便于敘述造型系統,首先描述本發明所采用的型箱結構,參見圖12-15。型箱分為上型箱46及下型箱49,均為鋼制圓筒,上型箱與下型箱為上下同軸安裝。其中上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提耳47,其中上方的一對提耳制有通孔48,下方的一對提耳的下底面制有安裝凸起(沒有標號);下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定位板50,在定位板上均制有通孔51。上型箱與下型箱在上、下同軸安裝時,上型箱所制的安裝凸起嵌裝入下型箱上方所固裝的定位板的通孔內。造型系統涉及生產線的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上型箱為凸模造型的型箱,下型箱為凹模造型的型箱。下面對造型系統的結構進行具體敘述,參見圖2-11。造型系統由鏡像對稱設置的分箱定位段13、合模送出段20以及旋轉模架(標號為
9、31)、門式框架7構成,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中軸部位固裝旋轉模架,該旋轉模架為對稱的兩個,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固裝門式框架,下面分別敘述。I、分箱定位段參見圖5右側,包括分箱段22、中間段23及凹模段26,在分箱段、中間段及凹模段上均安裝有傳送帶11,該傳送帶可采用軸輥、齒條等傳動方式;在分箱段及凹模段的下方均橫向固裝有兩道小車導軌16,在該小車導軌上均導向運行有一移載小車,該兩個移載小車均由升降電機27、固定架15、升降板座28及兩側對稱設置且豎直向上的升降板座10構成,固定架導向安裝在小車導軌上,在固定架下部中軸部位固裝升降電機,該升降電機的滾珠絲杠36 (參見圖6、7)固裝在固定架上方所設置的升降板座上,該升降板座與固定架之間對稱設置有導向桿37,在升降板座兩側各對稱固裝一升降板,該兩個升降板在分箱段或凹模段兩側運行,升降板相向折彎,在升降板的折彎部位上端面固裝或者制有一凸起35,該凸起可嵌裝入上型箱的提耳及下型箱的定位板。在分箱段與凹模段之間的中間段下方橫向固裝一電機架25,該電機架上中軸部位安裝有一滾珠絲杠14,該滾珠絲杠通過固裝在電機架上的平移電機12驅動;在滾珠絲杠上嚙合安裝一絲母38,該絲母徑向固裝一平移板24,該平移板的兩端與兩側分箱段與凹模段的固定架固裝。
本分箱定位段的功能是在分箱段及凹模段上放置傳送過來的上、下型箱,平移板驅動兩側的移載小車同步運行至上、下型箱位置,并通過升降電機升降而將升降板的凸起嵌裝入上、下型箱的通孔內,托起后帶動上型箱或下型箱的升降及平移。2、合模送出段合模送出段與分箱定位段鏡像對稱設置,合模送出段包括凹模翻轉段32、型芯安放段33及合模段34,凹模翻轉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上也安裝有傳動帶2,型芯安放段的下方也安裝有平移電機I、平移板及電機架,其結構同于分箱定位段;合模段下方的移載小車的結構及運行方式同于分箱定位段,僅是凹模翻轉段的移載小車及運行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就凹模翻轉段與分箱定位段的不同結構處進行敘述參見圖8、9、10、11,凹模翻轉段下方前端對稱固裝一對支撐油缸29,其位置參見圖4,在對應該支撐油缸的凹模翻轉段固定架上均固裝一導套44,每一導套內滑動導向同軸安裝一支撐桿43,該支撐桿可穿過活動架伸出。該支撐桿可對旋轉模架進行剛性支撐,以保持模具平衡穩定。在凹模翻轉段的兩側翻轉升降板4的里側相對各安裝一 L形翻轉板40,每一 L形翻轉板的外端均固裝或者制有一凸起42 ;在該兩個翻轉板上均共同固裝一翻轉架3,在兩個翻轉板內的翻轉架上均固裝一伸出氣缸45,該伸出氣缸的缸頭端部同軸安裝有一楔形滑塊41,該楔形滑塊在翻轉架內導向運行。在翻轉升降板的其中一側安裝一翻轉電機39,該翻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驅動翻轉板擺轉。翻轉架的作用是在移載小車的驅動下凹模翻轉段橫向位移,通過升降電機將翻轉板的凸起嵌裝入已經造型的下型箱定位板的通孔,此時伸出氣缸推動楔形滑塊伸出并進入下型箱上、下定位板之間將翻轉板與定位板鎖定,翻轉電機旋轉帶動下型箱180度翻轉而使凹模朝上,再通過移載小車將凹模朝上的下型箱放置在凹模段的傳送帶上。3、旋轉模架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固裝,在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固裝一旋轉模架(標號9),在分箱段與合箱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固裝一旋轉模架(標號31),二個旋轉模架均由支撐立柱18、伺服電機19、支撐框架及模板8構成,支撐立柱上端同軸安裝一從動齒輪17,該從動齒輪由固裝在支撐立柱上的伺服電機的主動齒輪驅動,在從動齒輪上固裝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上端水平設置對稱的兩個模板,兩個模板以支撐立柱為軸心旋轉。旋轉模架在橫向時的位置狀態參見圖5,在縱向時的位置狀態參見圖6。兩個旋轉模架的唯一區別是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對稱制有凹槽30,該凹槽用于定位嵌裝上型箱的安裝凸起;而分箱段與合箱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上制有或者固裝有與下型箱定位板所制通孔相定位嵌裝的凸起(沒有標號)。4、門式框架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固裝,在旋轉模架如圖6所示的縱向位置時,對應旋轉模架的模板在門式框架上各固裝一油缸6,在該油缸缸頭的下端固裝壓力頭21,該兩個壓力頭通過油缸兩側的導向柱5進行導向。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I、提升移載小車移動到型箱下方時,升降板上升,升降板上的兩個凸起插入型箱的定位孔,并帶上、下型箱上升,移載小車由平移電機通過滾珠絲桿驅動移載小車拖板移動,該小車移動到模具底板下面,型箱對準定位孔或定位凸起下降,落到模具底板上和模具組合,升降板繼續下降定位銷和型箱脫開,然后移載小車回退準備移動下一組型箱;
2、轉位將空模和滿砂箱旋轉180°換位,為空模合模,砂模成型做準備;凸模箱和凹模箱由兩個伺服電機驅動分別旋轉180°轉位機構(如圖7)。3、成型型箱旋轉定位后,油缸按照產品生產工藝要求帶動壓力頭下降,對型砂施 加適當壓力并保壓使砂模定型,并做出澆口,氣孔等輔助結構,然后油缸帶動壓力頭上升。成型油缸下降的同時,移載小車也正移動到型箱正下方,支撐油缸桿上升,將支撐桿頂起并與旋轉模架的支撐架接觸,壓力頭下壓時保持模具底板和模具平衡穩定;4、分箱取出、型箱和模具分離該動作由與合模部分相近的移載小車完成,其中凹模升降由步進電機傳動,升降板上升,升降板上的兩個定位銷插入型箱上面的定位孔,并帶型箱上升使型箱和模具分離,然后型箱移載小車回退至傳送帶,升降板下降,將型箱放到預定位置,升降板定位銷和型箱脫開,進入下一工作循環;5、鎖模翻轉下型箱上升的同時,兩個鎖模氣缸動作,楔形滑塊將凹模鎖住,移載小車后退的同時,步進電機帶動凹模型箱翻轉,最后放到傳送帶上準備合模;6、安放型芯下型箱落到傳送帶上后,抓取型芯的型芯安放機旋轉,將型芯對準預定位置,型芯由升降電機帶動下降給定高度,型芯夾持氣缸動作,將型芯釋放,升降電機回退,抓取型芯;7、合型上型箱經由傳送帶送到對應位置,上型箱的定位銷落入下型箱定位孔,內外型箱合模準備澆鑄。
權利要求
1.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型系統、傳送系統、型芯安放機、上砂系統、出模系統及澆注系統,造型系統安裝在傳送帶的兩端,該傳送系統為回轉形式,在造型系統的一側邊設置上砂系統,另一側邊設置型芯安放機,在型芯安放機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澆注系統,在上砂系統一側的傳送帶側邊設置出模系統,所述傳送系統分合模送出段、中間傳送段,停頓澆鑄段、回轉段、脫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別有兩個電機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造型系統由鏡像對稱設置的分箱定位段、合模送出段以及旋轉模架、門式框架構成,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中軸部位固裝旋轉模架,該旋轉模架為對稱的兩個,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固裝門式框架。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箱定位段包括分箱段、中間段及凹模段,在分箱段、中間段及凹模段上均安裝有傳送帶,在分箱段及凹模段的下方均橫向固裝有兩道小車導軌,在該小車導軌上均導向運行有一移載小車,該兩個移載小車均由升降電機、固定架、升降板座及兩側對稱設置且豎直向上的升降板座構成,固定架導向安裝在小車導軌上,在固定架下部中軸部位固裝升降電機,該升降電機的滾珠絲杠固裝在固定架上方所設置的升降板座上,該升降板座與固定架之間對稱設置有導向桿,在升降板座兩側各對稱固裝一升降板,該兩個升降板在分箱段或凹模段兩側運行,升降板相向折彎,在升降板的折彎部位上端面固裝有一凸起,該凸起嵌裝入上型箱的提耳及下型箱的定位板;在分箱段與凹模段之間的中間段下方橫向固裝一電機架,該電機架上中軸部位安裝有一滾珠絲杠,該滾珠絲杠通過固裝在電機架上的平移電機驅動;在滾珠絲杠上嚙合安裝一絲母,該絲母徑向固裝一平移板,該平移板的兩端與兩側分箱段與凹模段的固定架固裝。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送出段與分箱定位段鏡像對稱設置,合模送出段包括凹模翻轉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凹模翻轉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上安裝有傳動帶,型芯安放段的下方也安裝有平移電機、平移板及電機架,凹模翻轉段下方前端對稱固裝一對支撐油缸,在對應該支撐油缸的凹模翻轉段固定架上均固裝一導套,每一導套內滑動導向同軸安裝一支撐桿,該支撐桿穿過活動架伸出;在凹模翻轉段的兩側翻轉升降板的里側相對各安裝一 L形翻轉板,每一 L形翻轉板的外端均固裝有一凸起,在該兩個翻轉板上均共同固裝一翻轉架,在兩個翻轉板內的翻轉架上均固裝一伸出氣缸,該伸出氣缸的缸頭端部同軸安裝有一楔形滑塊,該楔形滑塊在翻轉架內導向運行,在翻轉升降板的其中一側安裝一翻轉電機,該翻轉電機的輸出軸驅動翻轉板擺轉。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模架固裝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在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固裝一旋轉模架,在分箱段與合箱段之間的中軸部位固裝另一旋轉模架,二個旋轉模架均由支撐立柱、伺服電機、支撐框架及模板構成,支撐立柱上端同軸安裝一從動齒輪,該從動齒輪由固裝在支撐立柱上的伺服電機的主動齒輪驅動,在從動齒輪上固裝支撐框架,該支撐框架上端水平設置對稱的兩個模板,兩個模板以支撐立柱為軸心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段與凹模翻轉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對稱制有凹槽,該凹槽用于定位嵌裝上型箱的安裝凸起;分箱段與合箱段的旋轉模架的模板上端面上制有與下型箱定位板所制通孔相定位嵌裝的凸起。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門式框架固裝在旋轉模架與合模送出段之間的兩側,對應旋轉模架的模板在門式框架上各固裝一油缸,在該油缸缸頭的下端固裝壓力頭。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箱及下型箱均為鋼制圓筒,上型箱與下型箱為上下同軸安裝,其中上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提耳,其中上方的一對提耳制有通孔,下方的一對提耳的下底面制有安裝凸起,下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緣鏡像對稱并相對應各固裝一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均制有通孔,上型箱與下型箱在上、下同軸安裝時,上型箱所制的安裝凸起嵌裝入下型箱上方所固裝的定位板的通孔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轉形鑄件的連續鑄造生產線,包括造型系統、傳送系統、型芯安放機、上砂系統、出模系統及澆注系統,所述傳送系統分合模送出段、中間傳送段,停頓澆鑄段、回轉段、脫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別有兩個電機傳動。本生產線智能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產品加工形狀統一,可有效保證回轉形民品鑄件的質量,可制造各種回轉形鑄件,適用范圍廣闊,是一種智能性及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小型鑄造生產線,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B22C11/04GK102941318SQ2012104799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
發明者王振江, 劉寅申, 滿毅, 趙健, 章利春 申請人:王振江, 張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