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5754鋁合金是Al-Mg系合金中典型的合金,具有中等強度、良好的耐蝕性和焊接 性、易加工成形等特點。不同熱處理狀態的5754鋁合金板材廣泛應用于焊接結構件、大型屋面板、汽車制造業、軌道交通和船舶制造業等領域,其中H24狀態板帶材是用量最大的熱處理狀態之一。隨著對鋁合金產品性能要求提高,5754-H24用量迅速增加。目前,5754-H24的常規工藝流程為熔鑄一均勻化退火一鋸切一纟先面一加熱一熱軋一冷軋一成品退火一精整一包裝。要達到5754-H24力學性能范圍,需冷軋(總加工率大于75%)后進行部分再結晶退火。5754鋁合金在再結晶開始溫度與再結晶終了溫度之間退火時性能對溫度變化極敏感,退火溫度區間窄,僅為5°C左右,且不同卷材因成分、前工序生產的細微差異導致溫度溫度范圍不同,給大批量工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對退火爐溫度均勻性要求高,常出現退火后性能不合格現象,造成成品率低,生產成本高。此外,如果熱軋終軋溫度不能保證在完全再結晶溫度以上,也會造成實現性能的退火溫度不同,從而不能并爐退火。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熱軋后進行完全退火,以保證熱軋坯料性能均一,增加了生產成本。為解決退火溫度區間窄、性能合格率低的問題,可采用H34代替H24工藝路線,工藝流程為熔鑄一均勻化退火一鋸切一銑面一加熱一熱軋一冷軋(總加工率大于75%)—中間退火一冷軋一穩定化退火一精整一包裝。采用該工藝生產的板帶材力學性能穩定,但工序多,流程復雜,成本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短流程的生產方法。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熔鑄、鋸切、銑面、加熱、熱軋、冷軋、成品退火、精整;所述熱軋步驟中,熱軋卷厚度根據成品厚度預留24%_52%,熱精軋終軋溫度320-350 0C ;所述冷軋步驟中,經過I或2道次冷軋至成品厚度,總加工率24-52%。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加熱步驟中,鑄錠加熱溫度為480_520°C,保溫時間為2-4小時。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成品退火步驟中,溫度范圍245-265 °C,保溫時間1_5小時。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熔鑄后鑄錠的化學成分的質量百分數為Si ( 0.3%、FeO.1O O. 40%、Μη0· 10 O. 40%、Mg2. 8 3. 3%、CrO. 10 O. 30%、Zn ( O. 2%、TiO. Ol O. 03%、其它雜質元素單個< O. 03%、其它雜質元素合計< O. 10%,其余為Al ;其中熔煉溫度為 730-750°C,精煉溫度 720-740°C,鑄造溫度 670-700°C。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生產方法制備得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上述生產方法制備得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5754合金完全退火態坯料經過較小加工率冷軋后,符合H24狀態性能要求的退火溫度范圍較大。如通過熱軋獲得表面質量良好的完全退火態薄坯料,則可對熱軋坯料進行較小加工率冷軋后再進行退火,從而簡化生產流程,提高性能合格率。
本發明對于成品厚度彡1. Omm產品,可縮短生產流程,擴大5754-H24退火溫度區間,提高冷軋生產效率和退火后性能合格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I)熱軋可軋坯料厚度為2. O 8. 0mm,熱精軋終軋溫度可控制在320-350°C,在5754合金再結晶溫度以上,可實現卷取后自退火,省去對熱軋坯料進行完全退火的工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2)冷軋總加工率為24-52%,可I或2道次軋至成品厚度,和常規工藝相比,可提高冷軋生產效率2倍以上,并減少工藝廢料。(3)成品退火溫度范圍為245_265°C,滿足力學性能要求的退火溫度區間較大,對退火爐測溫精度和爐溫均勻性要求降低,退火后性能穩定,合格率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本實施例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短流程生產方法包括如下生產流程熔鑄一鋸切一纟先面一加熱一熱軋一冷軋一成品退火一精整一包裝。(I)熔鑄熔鑄后鑄錠的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數為
權利要求
1.一種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驟熔鑄、鋸切、銑面、加熱、熱軋、冷軋、成品退火、精整;所述熱軋步驟中,熱軋卷厚度根據成品厚度預留24%-52%,熱精軋終軋溫度 320-350 0C ;所述冷軋步驟中,經過I或2道次冷軋至成品厚度,總加工率24-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步驟中,鑄錠加熱溫度為480-520°C,保溫時間為2-5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退火步驟中,溫度范圍245-265°C,保溫時間1-5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鑄后鑄錠的化學成分的質量百分數為=Si ( O. 3%、FeO. 10 O. 40%、MnO. 10 O.40%、Mg2. 8 3. 3%、CrO. 10 O. 30%、Zn ( O. 2%、TiO. 01 O. 03%、其它雜質元素單個 (O. 03%、其它雜質元素合計< O. 10%,其余為Al ;其中熔煉溫度為730-750°C,精煉溫度 720-7400C,鑄造溫度 670-700°C。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生產方法制備得到的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5754-H24鋁合金板帶材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驟熔鑄、鋸切、銑面、加熱、熱軋、冷軋、成品退火、精整;所述熱軋步驟中,熱軋卷厚度根據成品厚度預留24%-52%,熱精軋終軋溫度320-350℃;所述冷軋步驟中,經過1或2道次冷軋至成品厚度,總加工率24-52%。本發明對于成品厚度≥1.0mm產品,可縮短生產流程,擴大5754-H24退火溫度區間,提高退火后性能合格率。
文檔編號C22F1/047GK103014453SQ2012105838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張俊才, 黃文輝, 曲明洋, 王英武, 冷正長, 徐炳申, 李梅, 皮洪, 姚彩玲, 肖亮 申請人:亞洲鋁業(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