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芯盒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冷芯盒鑄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芯盒模具。
背景技術:
在冷芯盒制芯工藝中,當泥芯射砂后,吹三乙胺氣體固化后開模時必須經一級頂芯桿將泥芯頂出芯盒型腔。由于四缸發動機排氣歧管氣道形狀非常復雜,泥芯各部位在頂桿頂出方向最大高度差往往大于冷芯機設備頂芯桿頂出最長距離,超出設備頂芯桿頂出行程,在深型腔芯盒的條件下無法滿足生產需要。如果改造現有設備,增加一級頂桿長度,將 要支出一大筆設備更新改造的費用,延長生產準備周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需增加一級頂桿長度就能滿足深型腔芯盒生產需要的冷芯盒模具。實現上述目的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冷芯盒模具,包括冷芯盒模具本體,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上設置一級頂桿、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設置型腔和階梯孔,所述階梯孔設置內螺紋,所述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位于階梯孔內,所述二級頂桿設置凸緣,所述復位彈簧套在二級頂桿上位于凸緣一側,所述限位套設置外螺紋和內孔,所述限位套與冷芯盒模具本體階梯孔螺紋連接并位于二級頂桿凸緣另一側,所述一級頂桿與二級頂桿位于限位套內孔中。所述一級頂桿與限位套內孔間隙配合。所述二級頂桿與階梯孔間隙配合。所述二級頂桿與限位套內孔間隙配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冷芯盒模具結構簡單實用,加工制造容易,造價低,通過旋轉螺紋連接的限位套調節二級頂桿位置,操作簡單容易實現,一級頂桿將二級頂桿頂出型腔后退回,復位彈簧為頂出冷芯盒模具型腔的二級頂桿提供回復力,可在不加長一級頂桿的情況下,在現有設備上滿足深型腔芯盒的生產,即節約了更新改造設備的經費又縮短了生產準備周期。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冷芯盒模具,包括冷芯盒模具本體I、限位套2、一級頂桿3、二級頂桿4和復位彈簧5,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I設置型腔和階梯孔,所述階梯孔設置內螺紋,所述二級頂桿4、復位彈簧5和限位套2位于階梯孔內,所述二級頂桿4設置凸緣,所述復位彈簧5套在二級頂桿4上位于凸緣一側,所述限位套2設置外螺紋和內孔,所述限位套2與冷芯盒模具本體I階梯孔螺紋連接并位于二級頂桿凸緣另一側。所述一級頂桿與二級頂桿位于限位套內孔中。所述一級頂桿與鎖緊螺紋內孔間隙配合。所述二級頂桿與階梯孔間隙配合。所述二級頂桿與鎖緊螺紋內孔間隙配合。準備生產時,先將復位彈簧5放入冷芯盒模具本體I的階梯孔中,然后將二級頂桿4也放入階梯孔中,此時復位彈簧5套在二級頂桿4上,二級頂桿4的凸緣一側壓在彈簧上,接著將限位套2旋入冷芯盒模具本體I的內螺紋中,此時二級頂桿4的一端進入限位套2的內孔中,二級頂桿4的凸緣另一側與限位套2的端面面接觸,隨著限位套2的不斷旋入,將壓迫復位彈簧5不斷收縮,二級頂桿4也隨著不斷下移直到二級頂桿4和冷芯盒型腔面齊平為止。開始生產,射入型砂后通入三乙胺氣體,固化后開模,此時一級頂桿3進入限位套2的內孔推動二級頂桿4繼續壓縮復位彈簧5,此時二級頂桿4進入型腔內部并推動泥芯6。此時泥芯6脫落,得到成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 冷芯盒模具結構簡單實用,加工制造容易,造價低,可在不加長一級頂桿的情況下,在現有設備上滿足深型腔芯盒的生產,即節約了更新改造設備的經費又縮短了生產準備周期。
權利要求1.一種冷芯盒模具,包括冷芯盒模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上設置一級頂桿、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設置型腔和階梯孔,所述階梯孔設置內螺紋,所述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位于階梯孔內,所述二級頂桿設置凸緣,所述復位彈簧套在二級頂桿上位于凸緣一側,所述限位套設置外螺紋和內孔,所述限位套與冷芯盒模具本體階梯孔螺紋連接并位于二級頂桿凸緣另一側,所述一級頂桿與二級頂桿位于限位套內孔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芯盒開模頂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頂桿與限位套內孔間隙配合。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芯盒開模頂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頂桿與階梯孔間隙配合。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冷芯盒開模頂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頂桿與限位套內孔間隙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芯盒模具,包括冷芯盒模具本體,所述冷芯盒模具本體上設置一級頂桿、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所述冷芯盒模具設置型腔和階梯孔,所述階梯孔設置內螺紋,所述二級頂桿、復位彈簧和限位套位于階梯孔內,所述二級頂桿設置凸緣,所述復位彈簧套在二級頂桿上位于凸緣一側,所述限位套設置外螺紋和內孔,所述限位套與冷芯盒模具階梯孔螺紋連接并位于二級頂桿凸緣另一側。所述一級頂桿與二級頂桿位于限位套內孔中。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冷芯盒開模頂桿結構簡單實用,加工制造容易,造價低,可在不加長一級頂桿的情況下,在現有設備上滿足深型腔芯盒的生產,即節約了更新改造設備的經費又縮短了生產準備周期。
文檔編號B22C7/06GK202725951SQ2012203743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崔金華, 王新會, 薛朝霞, 呂黎明, 陳征, 李文娟 申請人:南陽飛龍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