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連續型金剛石砂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削類加工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金剛石砂輪。
背景技術:
結合圖1及圖2所示,現有的金剛石砂輪主要包括砂輪基體10及金剛石磨削層20,基體10呈盤狀,其一端面上固定設置金剛石磨削層20。金剛石磨削層20的上表面即為磨削面,通過該磨削面對被加工物件進行磨削。現有金剛石砂輪的磨削面相對基體的端面為平行的,這種結構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缺陷即對物件進行加工時,導入性較慢,磨削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效金剛石砂輪。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效連續型金剛石砂輪,包括基體及金剛石磨削層,基體為圓形盤狀,金剛石磨削層呈連續的閉合環狀,固定設置在基體某一端面上;其特征在于金剛石磨塊環形上表面與基體端面呈傾斜夾角,且內高外低。作為具體的技術方案,所述傾斜夾角為3-6度。作為具體的技術方案,所述基體上還開設有若干裝配孔,若干裝配孔圍繞基體中心等角度間隔設置,并位于金剛石磨削層內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磨削面改成內高外低的斜角面后,在對物件進行加工時,導入性快,能夠迅速進入正常磨削狀態,提高了磨削效率。
圖1為傳統的齒狀的金剛石砂輪的主視圖。圖2為傳統的齒狀的金剛石砂輪的側視截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續型金剛石砂輪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續型金剛石砂輪的側視截面圖。圖5為圖4中“T”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高效金剛石砂輪,包括基體100及金剛石磨削層200,基體100為圓形盤狀,金剛石磨削層200通過磨具將磨削層整體壓制在基體上,位于基體100 —端面的外邊沿,金剛石磨削層200為連續的閉合環狀。基體100上還開設有六個裝配孔120,六個裝配孔120圍繞基體100中心等角度間隔設置,并位于金剛石磨削層200的內側。金剛石磨塊環形上表面與基體端面呈傾斜夾角,且內高外低。參見圖4及圖5,傾斜夾角R取3-6度。本實施例,金剛石磨削層的磨削面改成內高外低的斜角面后,在對物件進行加工時,導入性快,能夠迅速進入正常磨削狀態,提高了磨削效率。以上實施例僅為充分公開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未經創造性勞動即可獲知的簡單替換,或相同技術特征的增減,應當屬于本申請公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連續型金剛石砂輪,包括基體及金剛石磨塊,基體為圓形盤狀,金剛石磨削層呈連續的閉合環狀,固定設置在基體某一端面上;其特征在于金剛石磨塊環形上表面與基體端面呈傾斜夾角,且內高外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金剛石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夾角為3-6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金剛石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上還開設有若干裝配孔,若干裝配孔圍繞基體中心等角度間隔設置,并位于金剛石磨削層內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連續型金剛石砂輪,包括基體及金剛石磨削層,基體為圓形盤狀,金剛石磨削層呈連續的閉合環狀,固定設置在基體某一端面上;金剛石磨塊環形上表面與基體端面呈傾斜夾角,且內高外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磨削面改成內高外低的斜角面后,在對物件進行加工時,導入性快,能夠迅速進入正常磨削狀態,提高了磨削效率。
文檔編號B24D7/00GK202846384SQ20122049283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劉俊生 申請人:珠海市巨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