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大部分外圓磨床的加工操作,在生產過程中一直采用廠家配帶的雞心夾裝夾軸類工件,磨削加工需要避讓出裝夾部位,待其他部位加工完成后將工件卸下,重新裝夾其他部位,然后去磨削原裝夾部位。此方法至少需要裝夾工件兩次以上,并且二次裝夾很容易造成工件同軸度偏差,致使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證,同時也帶來勞動量的增加,整體加工效率的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且效率高的外圓磨床工裝夾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互相連接的上、下板,所述的下板上設有與頂尖配合的通孔和用于連接軸端面的絲孔;即上板用于與撥盤、撥桿配合旋轉,下板用于與外圓磨床的頭架頂尖連接,并通過螺釘將工裝夾具與軸端面上預設的絲孔連接。上述方案可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的通孔為圓臺狀。所述的上板為方形,下板為圓形。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穩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突出效果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獨創的實現軸類磨削一刀加工,更大程度的保證了工件同軸度,提高加工精度;(二)車間實際使用證明,磨床磨頭行程加大50mm,延長加工行程50mm,完全滿足實際需要,達到預期效果;(三)工件一次裝夾完成,較以往節省裝夾時間50%,輔助加工
效率提高一倍。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中:1、上板,2、下板,3、圓臺狀通孔,4、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參照圖1,一種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包括互相連接的方形的上板I和圓形的下板2,下板2上設有與頂尖配合的圓臺狀通孔3和用于連接軸端面的絲孔4。比如抽油機用73HB減速器中間軸,總長度875mm,兩側熱裝徑和兩側軸承徑均要求同軸度為Φ0.03mm,軸端面以中心對稱兩側有M16絲孔;加工時,在不影響磨床護罩性能的情況下,護罩向砂輪靠近50mm,增加磨頭行程50mm ;然后將下板2的絲孔4 (設計為M16)與軸端面絲孔對正,并用緊定螺釘固定,然后將磨床頭架頂尖插入圓臺狀通孔3中并頂緊中間軸,同時將軸端磨床頭架撥盤頂住夾具的上板1,實現中間軸平穩旋轉,磨頭砂輪可從軸一側軸承徑端面一次性磨削到另一側軸承徑端面。再比如抽油機用18HB減速器從動軸,總程度1520mm,兩側軸承徑和兩側曲柄徑均要求同軸度Φ0.03mm,具體的加工方法可參照上述加工過程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連接的上、下板,所述的下板上設有與頂尖配合的通孔和用于連接軸端面的絲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為圓臺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為方形,下板為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外圓磨床工裝夾具,包括互相連接的上、下板,所述的下板上設有與頂尖配合的通孔和用于連接軸端面的絲孔。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穩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獨創的實現軸類磨削一刀加工,更大程度的保證了工件同軸度,提高加工精度;(二)車間實際使用證明,磨床磨頭行程加大50mm,延長加工行程50mm,完全滿足實際需要,達到預期效果;(三)工件一次裝夾完成,較以往節省裝夾時間50%,輔助加工效率提高一倍。
文檔編號B24B41/06GK203031462SQ201320051738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劉增田, 孟凡偉, 馬茂亮, 劉扶民 申請人:山東大王金泰石油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