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嘴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嘴杯,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非晶寬帶制帶設備的一體化噴嘴杯;其包括:上噴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帶材的高溫熔液;下噴嘴杯,所述下噴嘴杯與上噴嘴杯采用同樣的材料,下噴嘴杯內設置水口;隔板,位于上噴嘴杯的底部,其上設置通孔,所述水口的上端與通孔的下端密封連接;進料筒,位于上噴嘴杯內,所述進料筒的下部與通孔相配合控制上噴嘴杯與下噴嘴杯隔離或導通,所述進料筒的兩側設置兩個對稱的過濾孔;加熱裝置,用于調節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其能夠克服冷卻制帶設備生產非晶薄帶材過程中的合金液體滲露及熱量損失的問題。
【專利說明】噴嘴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嘴杯,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非晶寬帶制帶設備的一體化噴嘴杯。
【背景技術】
[0002]非晶合金帶材是將1200°C以上的熔融金屬在冷卻制帶設備裝置上快速冷卻和凝固,連續快速制造厚度在25-35微米的非晶薄帶。熔融金屬通過坩堝等容器進入噴嘴,通過適當的工藝,使其從噴嘴的狹縫中噴出,在冷卻基質的作用下形成帶材。
[0003]現有的用于連續快速冷凝制備非晶薄帶材的噴嘴杯,是由各個部件粘接而成。圖1所示為現有的非晶寬帶制帶設備用噴嘴杯的主視剖面圖和側視剖面圖。如圖,該噴嘴杯包括坩堝1、上噴杯2、下噴杯3、塞棒4、擋渣板5、及中間的水口 6。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如坩堝I與水口 6之間、水口 6與上噴杯2之間,上噴杯2與下噴杯3之間)均采用耐火泥料粘接,構成一個整體。合金液體從坩堝I的一側注入,經擋渣板5的孔進入另一側,達到一定液面高度后,提起塞棒4液體經過上噴杯2流入下噴杯3,再由下噴杯3的出口流出,保持坩堝內穩定液面,下噴杯流出的液體流量也是穩定的,流出的合金在下面的高速輥輪上冷卻成薄帶。
[0004]現有結構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由于整個裝置是由各部件粘接而成,經常有合金液體從粘接處露出,下流至輥輪,致使整個生產中斷。其次高溫熔液在流經檔渣板左側、擋渣板右側、上噴杯、下噴杯和下噴杯出口的過程中熔液的熱量會收到損失,不利于在高速輥輪上冷卻成均勻一致的薄帶。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噴嘴杯,克服冷卻制帶設備生產非晶薄帶材過程中的合金液體滲露及熱量損失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噴嘴杯,所述的噴嘴杯包括:
[0007]上噴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帶材的高溫熔液;
[0008]下噴嘴杯,所述下噴嘴杯與上噴嘴杯采用同樣的材料,下噴嘴杯內設置水口 ;
[0009]隔板,位于上噴嘴杯的底部,其上設置通孔,所述水口的上端與通孔的下端密封連接;
[0010]進料筒,位于上噴嘴杯內,所述進料筒的下部與通孔相配合控制上噴嘴杯與下噴嘴杯隔離或導通,所述進料筒的兩側設置兩個對稱的過濾孔;
[0011]加熱裝置,用于調節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
[0012]優化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位于噴嘴杯內的熱電偶和位于噴嘴杯外部的加熱套。
[0013]優化的,熱電偶分為兩部分,分別位于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內;加熱套也分為兩部分,位于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外部的兩部分加熱套可分別加熱。
[0014]優化的,所述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均采用鋁碳耐材。[0015]優化的,所述隔板和進料筒采用碳化硅耐材。
[0016]優化的,還包括分流管,其位于所述下噴嘴杯底部,用于將流入的所述熔液進行分流。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體設置的噴嘴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同一種材料將現有技術中噴嘴杯的i甘禍、上下噴杯做成一個一體化的噴嘴杯,且水口與隔板設置在一體化噴嘴杯的內部,因此不存在傳統噴嘴杯中具有的外露的粘接口(如坩堝與水口之間、水口與上噴杯之間,上噴杯與下噴杯之間),因此杜絕了金屬熔液高溫熔液由粘接口滲露到噴嘴杯設備外面,并下流至噴嘴杯出口處的用于冷卻金屬寬帶的輥輪設備上而中斷生產過程;因此該一體噴嘴杯既保證了制帶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也保護了生產設備,并減少了材料的浪費;2、進料筒兩側設有過濾孔,可以過濾高溫熔液中的固體渣,充當了原有技術中擋渣板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易于清理固體渣的特點;3、在噴嘴杯外部設置加熱裝置,能夠調節熔液的溫度,補充熔液流動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有利于在高速輥輪上冷卻成均勻一致的薄帶;4、通過將熱電偶和加熱套分為兩部分,可以根據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分別調節加熱功率,有針對性的調節熔液的溫度;5、本實用新型采用鋁碳耐材和碳化硅耐材,具有熱穩定性好和強度高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噴嘴杯的主視剖面圖。
[0019]1、上噴嘴杯;2、隔板;3、下噴嘴杯;4、進料筒;5、水口 ;6、分流管;7、通孔;8、過濾孔;9、熱電偶;10、加熱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1]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噴嘴杯,所述的噴嘴杯包括:
[0022]上噴嘴杯I,用于容置非晶帶材的高溫熔液;
[0023]下噴嘴杯3,所述下噴嘴杯3與上噴嘴杯I采用同樣的材料,下噴嘴杯3內設置水Π 5 ;
[0024]隔板2,位于上噴嘴杯I的底部,其上設置通孔7,所述水口 5的上端與通孔7的下端密封連接;
[0025]進料筒4,位于上噴嘴杯I內,所述進料筒4的下部與通孔7相配合控制上噴嘴杯I與下噴嘴杯3隔離或導通,所述進料筒4的兩側設置兩個對稱的過濾孔8 ;
[0026]加熱裝置,用于調節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
[0027]其中,所述加熱裝置包括位于噴嘴杯內的熱電偶9和位于噴嘴杯外部的加熱套10。
[0028]其中,熱電偶9分為兩部分,分別位于上噴嘴杯I和下噴嘴杯3內;加熱套10也分為兩部分,位于上噴嘴杯I和下噴嘴杯3外部的兩部分加熱套可分別加熱。
[0029]其中,所述上噴嘴杯I和下噴嘴杯3均采用鋁碳耐材。
[0030]其中,所述隔板2和進料筒4采用碳化硅耐材。
[0031]本實施方式提供的噴嘴杯還包括分流管6,其位于所述下噴嘴杯3底部,用于將流入的所述熔液進行分流。
[0032]本實施方式提供的噴嘴杯的具體使用過程如下:
[0033]開始工作時,首先高溫熔液從進料筒上端注入,進入進料筒中,當高溫熔液的液面高度高于過濾孔時,高溫熔液經過進料筒兩側過濾孔的過濾,濾掉其中的固體渣物之后,由過濾孔進入上噴嘴杯的兩側,繼續注入高溫熔液,上噴嘴杯左右兩側及進料筒內的液面相持平。
[0034]當上噴嘴杯中的高溫熔液到達一定液面高度之后,提起進料筒,此時隔板上的通孔將上噴嘴杯與下噴嘴杯中的水口相導通,高溫熔液由上噴嘴杯流入水口中。
[0035]高溫熔液再經水口下沿流出后,注入下噴嘴杯中,并且高溫熔液在流入下噴嘴杯后到達分流管上,被分流管分成兩束之后,分別由分流管的左右兩側流下,并再次匯流而下。
[0036]當高溫熔液注滿下噴嘴杯之后,由下噴嘴杯底部的狹窄出口流出,在出口處設置的高速棍輪上冷卻成薄帶,從而制成金屬寬帶。
[0037]在高溫熔液的整個流動過程中,流態穩定時,上噴嘴杯中的高溫熔液液面保持不變,高溫熔液由上噴嘴杯到水口,再到下噴嘴杯及其中的分流管的流速穩定。在高溫熔液流動過程中,通過熱電偶實時監控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內高溫熔液的溫度變化,當溫度降低時,啟動上噴嘴杯或/和下噴嘴噴外的加熱套,設定合適的加熱功率使高溫鋼液的溫度維持恒定。
[0038]本實施方式提供的噴嘴杯具有以下特點:1、采用同一種材料將現有技術中噴嘴杯的坩堝、上下噴杯做成一個一體化的噴嘴杯,且水口與隔板設置在一體化噴嘴杯的內部,因此杜絕了高溫熔液由粘接口滲露到噴嘴杯設備外面,并下流至噴嘴杯出口處的用于冷卻金屬寬帶的輥輪設備上而中斷生產過程;保證了制帶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也保護了生產設備,并減少了材料的浪費;2、進料筒兩側設有過濾孔,可以過濾高溫熔液中的固體渣,充當了原有技術中擋渣板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易于清理固體渣的特點;
3、在噴嘴杯外部設置加熱裝置,能夠調節熔液的溫度,補充熔液流動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有利于在高速輥輪上冷卻成均勻一致的薄帶;4、通過將熱電偶和加熱套分為兩部分,可以根據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分別調節加熱功率,有針對性的調節熔液的溫度;5、本實用新型采用鋁碳耐材和碳化硅耐材,具有熱穩定性好和強度高的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噴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杯包括: 上噴嘴杯,用于容置非晶帶材的高溫熔液; 下噴嘴杯,所述下噴嘴杯與上噴嘴杯采用同樣的材料,下噴嘴杯內設置水口 ; 隔板,位于上噴嘴杯的底部,其上設置通孔,所述水口的上端與通孔的下端密封連接; 進料筒,位于上噴嘴杯內,所述進料筒的下部與通孔相配合控制上噴嘴杯與下噴嘴杯隔離或導通,所述進料筒的兩側設置兩個對稱的過濾孔; 加熱裝置,用于調節噴嘴杯內熔液的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位于噴嘴杯內的熱電偶和位于噴嘴杯外部的加熱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噴嘴杯,其特征在于:熱電偶分為兩部分,分別位于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內;加熱套也分為兩部分,位于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外部的兩部分加熱套可分別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噴嘴杯和下噴嘴杯均采用鋁碳耐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噴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和進料筒采用碳化硅耐材。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噴嘴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流管,其位于所述下噴嘴杯底部,用于將流入的所述熔液進行分流。
【文檔編號】B22D41/50GK203695950SQ201320793500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宋文文, 姜桂君 申請人:青島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