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輪的鑄造方法,尤其涉及中空狀輪轂的摩托車鋁合金車輪的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摩托車的車輪為了減輕重量,通常采用中空狀的輪轂,但是在車輪毛坯的鑄造時,為了提高鑄造精度,輪轂處通常鑄造為實心,因此,在進行車輪的機加工時,需要對車輪的輪轂處進行鉆孔處理從而達到中空狀的結構,但是這樣使得車輪的生產工藝變得非常繁瑣,提高了車輪的生成時間,降低了車輪的生成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所提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的中空狀輪轂的摩托車鋁合金車輪的鑄造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中空狀輪轂的摩托車鋁合金車輪的鑄造方法,包括底模、邊模和頂模構造而成的模具,鑄造時包括以下步驟:
定芯步驟,將砂芯固定在底模的中部;
合模步驟,使頂模和邊模與底模進行蓋合;
澆注步驟,將定量的鋁水從頂模上的澆注孔注入至頂模、邊模和底模所構造成的型腔中;
凝固步驟,使注入型腔中的鋁水充分冷卻凝固;
脫模步驟,打開頂模和邊模,將凝固成型的鑄件從底模取出;
熱處理步驟,將鑄件進行熱處理,使砂芯從鑄件的輪轂處脫落。
優選地,所述砂芯由石英砂和樹脂混合而成。
優選地,所述熱處理的溫度為535℃-555℃。
優選地,所述定心步驟之前用氣槍將底模、頂模和邊模吹干凈。
優選地,所述底模中部設置有對砂芯進行定位的芯軸,砂芯上設置有與芯軸配合的通孔。
優選地,所述澆注步驟中,在將鋁水注入型腔時前,在頂模的澆注孔上設置過濾網。
優選地,所述澆注步驟中,在鋁水注入型腔時,用容器盛裝少量的鋁水備用。
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中空狀輪轂的摩托車鋁合金車輪的鑄造方法通過在底模上設置砂芯,使得鋁水冷卻凝固后形成鑄件后,砂芯被包裹在車輪輪轂處,并通過熱處理的方式,使得砂芯在高溫環境中從輪轂上脫落出來,形成中空狀輪轂,這樣的鑄造方法使得車輪在進行機加工時不用對輪轂處進行中空處理,減少了生產工序,提高了生成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中空狀輪轂的摩托車鋁合金車輪的鑄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定芯步驟,將砂芯固定在底模的中部,防止砂芯在澆注過程中位置發生偏移;
合模步驟,使頂模和邊模與底模進行蓋合,從而使頂模、邊模和底模構造成與車輪毛坯形狀相同的型腔;
澆注步驟,將定量的鋁水從頂模上的澆注孔注入至頂模、邊模和底模所構造成的型腔中;
凝固步驟,使注入型腔中的鋁水充分冷卻凝固;
脫模步驟,打開頂模和邊模,將凝固成型的鑄件從底模取出;
熱處理步驟,將鑄件進行熱處理,使砂芯在高溫環境下從鑄件的輪轂處脫,從而形成中空狀的輪轂,這樣使得車輪在進行機加工時不用對輪轂處進行中空處理,減少了生產工序,提高了生成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砂芯可以由石英砂和樹脂混合而成,樹脂具有粘性,可以將石英砂粘合成固定形狀的砂芯,并且樹脂可以低于500℃的環境下保持粘性,從而使砂芯在鋁水的澆注時不會碎裂。
熱處理的溫度可以為535℃-555℃,這樣可以使得樹脂的粘性消失,從而使砂芯碎裂,并從車輪鑄件的輪轂處脫離下來,形成中空狀的輪轂,并且在535℃-555℃的溫度條件下,鑄件的硬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使鑄件在熱處理后符合硬度標準。
定心步驟之前可以用氣槍將底模、頂模和邊模吹干凈,這樣可以防止在澆注鋁水的過程中,鋁水與底模、頂模或者邊模上的微塵顆粒或者其他雜質混合,使得鋁水冷卻凝固后鑄件中形成沙孔或者混有其他雜質。
底模中部可以設置有對砂芯進行定位的芯軸,砂芯上設置有與芯軸配合的通孔,通過砂芯上的通孔與設置在底模中部的芯軸進行配合,可以實現對砂芯的穩定定位,確保砂芯在鋁水澆注過程中不會發生位置偏移的現象。
澆注步驟中,在將鋁水注入型腔時前,可以在頂模的澆注孔上設置過濾網,這樣可以放置鋁水中的雜質進入型腔中,避免鋁水冷卻凝固形成鑄件后,鑄件中存在沙孔或者混有雜質的現象。
澆注步驟中,在鋁水注入型腔時,可以用容器盛裝少量的鋁水備用,由于澆注的鋁水的量都是定量的,并且只比鑄造一個鑄件所需鋁水的量多一點,用容易盛裝少量的鋁水,使得注入型腔中的鋁水少于鑄造一個鑄件的量,然后用手將容器中的鋁水緩慢注入型腔中,使得鋁水量剛好夠鑄造一個鑄件的量,這樣可以避免在澆注過程中,型腔中注入過多的鋁水。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并非對其進行限制,凡未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