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將待加工鉛塊分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將第一部分鉛塊裝入盛放裝置中;
對盛放裝置加熱,直至其中的第一部分鉛塊融化后停止加熱;
待盛放裝置內的第一部分鉛冷卻下沉后,在其表面加入第二部分鉛塊,并在表面進行加熱,直至鉛塊融化后停止加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裝置為鏤空鑄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第一部分鉛塊的分量多于第二部分鉛塊的分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對盛放有第一部分鉛塊的盛放裝置加熱的步驟中,采用中頻感應電爐來對盛放裝置加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盛放裝置內加入第二部分鉛塊并在表面進行加熱的步驟中,采用氧氣燒的方式對表面的第二部分鉛塊進行加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待盛放裝置內的第一部分鉛塊和第二部分鉛塊經加熱融化、冷卻后,對盛放裝置內的鉛塊進行捶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在捶打之后,對盛放裝置的各個面進行加工,將其銑成薄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經加工之后,所述盛放裝置的各個面的厚度余量為0.5mm~1mm。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盛放裝置內的鉛塊進行捶打的方法為:先通過夾具夾緊盛放裝置,在盛放裝置的灌鉛口上方放置一鐵塊,再用鐵錘捶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出現鉛漏空現象的灌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盛放裝置內加入第二部分鉛塊并在表面進行加熱的步驟中,待鉛高出盛放裝置的灌鉛口2mm~3mm時停止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