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多表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將要拋光的工件同向疊整齊后,用氣缸夾緊在加工位,加工面水平放置,工件旋轉軸在水平面上,與拋光輪中心軸平行,且處在其正下方,打開磨液泵,使磨液噴射到加工面上,通過程序控制器計算拋光輪的運行軌跡,拋光輪在自轉的同時,拋光輪和工件的切點在工件四周勻速移動,拋光輪和磨液的相互作用使得工件的四周得到拋光,拋光一疊工件只需要停機安放一次,拋光效率大大提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表面拋光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輪的運行軌跡的計算方法為:
工件的中心軸垂直中心點為O點,工作時以中心軸為軸順時鐘旋轉,拋光輪的中心軸垂直中心點為P點,工作時以中心軸為軸順時鐘旋轉,工件寬度L1、工件長度L2、工件圓弧半徑R1和拋光輪半徑R2都是已知的設計參數,運行時拋光輪在OP線方向上下移動,其移動距離與工件的轉動角度有關,通過程序計算以后,用伺服電機精確調整拋光輪的移動距離,從而達到控制要求,具體內容為:
當工件轉動到長邊拋光角度時,設置好拋光輪和工件切點在工件邊緣的移動速度V,啟動運行的同時,啟動計時器,從A點到B點的距離AB=VT,tangα=AB/(R2+L1/2),求出角度α以后就可以得到工件的實時角速度的同時,拋光輪中點P到工件中點O的距離OP=(R2+L1/2)/cosα,從而就可以得出拋光輪實時需要上升的距離;
轉動角度到了切點處在圓弧角時,計算公式有變,弧長BC=VT,β=(弧長BC/2πR1)*360,PQ=R1+R2,在直角三角形PQE中,cosβ=QE/PQ,故QE長度可計算出來,在直角三角形ODQ中,OD=L1/2-R1,QD=L2/2-R1=EF,OF=OD+DF=OD+QE,PE=PQ*sinβ,PF=PE+QD,在直角三角形POF中,tangα=PF/OF,求出角度α以后,OP=PF/sinα,這樣就得出OP長度,通過伺服電機準確定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