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
背景技術:
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制成的一種合金材料。硬質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特別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溫度下也基本保持不變,在1000℃時仍有很高的硬度。軸承的內外套圈、鋼球的材料為軸承鋼(真空熱處理)。大部分的軸承,使用JIS 鋼種中的SUJ2,也就是國內的鉻鋼(GCr15)。SUJ2 的化學成分,在世界各國,作為軸承用材料已規格化。比如:與AISL52100(美國)、DIN100Cr6(西德)、BS535A99(英國)等均屬同種鋼。使用該材料,有效的提高了軸承的扭矩性能、降低噪音,延長壽命。但在潮濕或者高溫的環境下,需使用馬氏體型不銹鋼材料。以上軸承用金屬價格高昂,工藝路線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材料的熱強性、紅硬性、抗疲勞性比以前的軸承材料得到提高,金屬表面的硬度、剛度和耐磨性也和以前比更加優良,材料的整體綜合性能有了提高。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配方組分:Cu:1-4份,Co:3-5份,W:2-5份,C:5-9份,Al:7-9份,Zn:3-10份,Ti:3-7份。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按組分比例稱量原料,加熱熔化,將混合鋼水加熱至1354℃-3586℃,然后出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二:然后,在300℃-700℃溫度下進行預熱,保溫2小時。
步驟三:其次,在220℃-278℃低溫回火8小時,隨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四:最后以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680℃-960℃,保溫3小時,爐冷至室溫。
其優點在于:材料的熱強性、紅硬性、抗疲勞性比以前的軸承材料得到提高,金屬表面的硬度、剛度和耐磨性也和以前比更加優良,材料的整體綜合性能有了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配方組分:
Cu:1份,Co:3份,W:2份,C:5份,Al:7份,Zn:3份,Ti:3份。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按組分比例稱量原料,加熱熔化,將混合鋼水加熱至1354℃,然后出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二:然后,在300℃溫度下進行預熱,保溫2小時。
步驟三:其次,在220℃低溫回火8小時,隨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四:最后以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680℃,保溫3小時,爐冷至室溫。
實施例2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配方組分,包括如下步驟:
Cu:4份,Co:5份,W:5份,C:9份,Al:9份,Zn:10份,Ti:7份。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
步驟一:首先,按組分比例稱量原料,加熱熔化,將混合鋼水加熱至3586℃,然后出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二:然后,在700℃溫度下進行預熱,保溫2小時。
步驟三:其次,在278℃低溫回火8小時,隨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四:最后以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960℃,保溫3小時,爐冷至室溫。
實施例3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配方組分:
Cu:3份,Co:4份,W:3份,C:7份,Al:8份,Zn:6份,Ti:5份。
一種軸承用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按組分比例稱量原料,加熱熔化,將混合鋼水加熱至2500℃,然后出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二:然后,在500℃溫度下進行預熱,保溫2小時。
步驟三:其次,在245℃低溫回火8小時,隨爐冷卻至室溫。
步驟四:最后以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830℃,保溫3小時,爐冷至室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