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去毛刺裝置,更具體地說尤其是一種對于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品的表面進行去毛刺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對產品表面進行去毛刺處理是一些產品成型過程中的必要程序,尤其是對于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品,如不銹鋼管材等,在產品成型之前,或者是在表面鍍膜等步驟之前,通常都需要對產品表面進行去毛刺處理。目前常用的去毛刺方法是使用砂紙或是毛刷,對產品逐個進行人工處理,這種人工處理的方式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性問題,同時還極易造成對構件的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利用自動化裝置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安全性問題,避免對構件的損壞。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是:
在電機安裝座上固定安裝旋轉電機,使旋轉電機的輸出軸呈豎直向下,轉軸通過第一聯軸器與旋轉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貫穿固定導向座,在轉軸的底部軸端固定安裝能夠隨轉軸轉動的毛刷,所述固定導向座安裝在呈水平的基板上;
在所述轉軸與固定導向座之間設置中空導向軸,所述中空導向軸與電機安裝座固定連接,轉軸貫穿中空導向軸,并且能夠在所述中空導向軸中自由旋轉,所述中空導向軸貫穿固定導向座,所述中空導向軸能夠沿固定導向座上下運動;
在所述電機安裝座上呈水平懸伸有升降導向座,在所述基板上固定設置豎向導桿,所述豎向導桿的頂部桿端貫穿升降導向座,并以升降導向座中的豎向通孔為導向孔;
在所述基板上固定設置升降氣缸,在升降導向座上通過補償電機座固定安裝補償電機,內螺紋調整套筒的上端通過第二聯軸器與補償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內螺紋調整套筒的下端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外螺紋調節軸的上端,外螺紋調節軸下端與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構成補償升降機構。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升降導向座上的豎向通孔中設置與豎向導桿相配合的導向軸承,所述豎向導桿貫穿導向軸承,并在導向軸承的內孔中得到豎向導向;在所述豎向導桿的桿體上套裝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壓裝在升降導向座與基板之間。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升降氣缸的氣缸座的底部設置雙耳環型安裝座,所述升降氣缸利用所述雙耳環型安裝座鉸接安裝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在基板上呈豎向凸起。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固定導向座中設置直線軸承,中空導向軸貫穿直線軸承,并與直線軸承滑動配合;在所述直線軸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壓緊端蓋,所述壓緊端蓋固定連接在固定導向座兩端;在所述中空導向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動軸承,所述轉軸貫穿第一轉動軸承,并與第一轉動軸承的內圈固定配合;在所述中空導向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端蓋,所述鎖緊端蓋與第一轉動軸承的外圈固定配合。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電機安裝座設置為具有中空腔的中空形式,聯軸器位于電機安裝座的中空腔中,位于聯軸器的下方設置有與電機安裝座固定連接的連接板,利用連接板固定設置中空導向軸。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補償升降機構中,在所述內螺紋調節套筒與升降導向座之間,以及在所述內螺紋調節套筒與電機安裝座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二轉動軸承,利用第二轉動軸承使所述內螺紋調節套筒在電機安裝座和升降導向座的內孔中緊密配合,在第二轉動軸承的外圍設置防塵壓蓋。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內螺紋調節套筒上設有鎖緊圓環,鎖緊圓環的下端與位于升降導向座中的滾動軸承的上端面緊密貼合。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第二轉動軸承為角接觸球軸承。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補償升降機構還包括:補償調節導向軸呈豎直固定在電機安裝座的底部,所述補償調節導向軸貫穿補償調節導向套,并在補償調節導向套中獲得豎向導向,所述補償調節導向套嵌裝在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與外螺紋調節軸固定連接。
本發明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內螺紋調整套筒和外螺紋調節軸之間采用梯形螺紋配合傳動。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發明改變了傳統人工打磨工件的方式,將毛刷固定在轉軸上,通過旋轉電機驅動轉軸高速旋轉,通過升降氣缸驅動安裝有的毛刷的轉軸上下運動,實現自動去毛刺功能;
2、本發明設置補償機構,在毛刷去毛刺時,根據毛刷磨損情況和磨損規律,實現實時連續補償操作,中間無須停機,無須人工調節,可自動將毛刷向下連續推送,使毛刷時刻處在最佳工作狀態,保證了工件去毛刺的效果;
3、本發明設置內螺紋調節套筒與外螺紋調節軸的螺紋配合,實施精確調整、精確補償;
4、本發明將安裝有毛刷的轉軸設置于中空導向軸內,并利用第一轉動軸承實現緊密配合,有效保證了毛刷高速旋轉和升降過程中的平滑性和穩定性,進一步保證了去除工件毛刺的效果。
5、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去毛刺效率高,適合批量生產,可廣泛應用在企業生產線上,以實現自動去除工件表面毛刺的功能,同時延長了毛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轉軸與中空導向軸及固定導向座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補償升降機構主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補償升降機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補償升降機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標號:1旋轉電機,2電機安裝座,3轉軸,4中空導向軸,5固定導向座,6基板,7毛刷,8豎向導桿,9升降導向座,10導向軸承,11緩沖彈簧,12補償電機,13升降氣缸,14雙耳環型安裝座,15第一聯軸器,16連接板,17內螺紋調節套筒,18外螺紋調節軸,19鎖緊端蓋,20第一轉動軸承,21壓緊端蓋,22直線軸承,23第二聯軸器,24補償電機座,25鎖緊圓環,26第二轉動軸承,27安裝板,28補償調節導向套,29補償調節導向軸,30防塵壓蓋。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可精確補償的自動去毛刺裝置的結構形式是:
在電機安裝座2上固定安裝旋轉電機1,使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呈豎直向下,轉軸3通過第一聯軸器15與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轉軸3貫穿固定導向座5,在轉軸3的底部軸端固定安裝能夠隨轉軸轉動的毛刷7,固定導向座5安裝在呈水平的基板6上。
在轉軸3與固定導向座5之間設置中空導向軸4,中空導向軸4與電機安裝座2固定連接,轉軸3貫穿中空導向軸4,并且能夠在中空導向軸4中自由旋轉,中空導向軸4貫穿固定導向座5,中空導向軸4能夠沿固定導向座5上下運動。
在電機安裝座2上呈水平懸伸有升降導向座9,在基板6上固定設置豎向導桿8,豎向導桿8的頂部桿端貫穿升降導向座9,并以升降導向座9中的豎向通孔為導向孔。
在基板6上固定設置升降氣缸13,在升降導向座9上通過補償電機座24固定安裝補償電機12,內螺紋調整套筒17的上端通過第二聯軸器23與補償電機1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內螺紋調整套筒17的下端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外螺紋調節軸18的上端,外螺紋調節軸18下端與升降氣缸13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構成補償升降機構。
具體實施中,相應的結構設置也包括: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升降導向座9上的豎向通孔中設置與豎向導桿8相配合的導向軸承10,豎向導桿8貫穿導向軸承10,并在導向軸承10的內孔中得到豎向導向;在豎向導桿8的桿體上套裝有緩沖彈簧11,緩沖彈簧11壓裝在升降導向座9與基板6之間。導向軸承10和豎向導桿8不僅保證了升降的平滑和穩定,而且可以防止中空導向軸4在升降過程中發生旋轉,利用緩沖彈簧11削弱升降氣缸工作時的沖擊力。
如圖1所示,在升降氣缸13的氣缸座的底部設置雙耳環型安裝座14,升降氣缸13利用雙耳環型安裝座14鉸接安裝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在基板6上呈豎向凸起。
如圖3所示,在固定導向座5中設置直線軸承22,中空導向軸4貫穿直線軸承22,并與直線軸承22滑動配合,利用直線軸承22保證中空導向軸4升降過程的平滑和穩定;在直線軸承2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壓緊端蓋21,壓緊端蓋21固定連接在固定導向座5兩端;利用壓緊端蓋21將直線軸承22壓裝在固定導向座5中;在中空導向軸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動軸承20,轉軸3貫穿第一轉動軸承20,并與第一轉動軸承20的內圈固定配合;在中空導向軸4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鎖緊端蓋19,鎖緊端蓋19與第一轉動軸承20的外圈固定配合。本實施例中轉動軸承20在中空導向軸4的兩端各設有兩只,兩只轉動軸承沿軸向并列,共有四只轉動軸承,利用轉動軸承20保證轉軸2在高速旋轉過程中的穩定性;鎖緊端蓋19將轉動軸承20壓裝在中空導向軸中,防止轉動軸承20發生軸向竄動。
如圖2所示,電機安裝座2設置為具有中空腔的中空形式,聯軸器15位于電機安裝座2的中空腔中,位于聯軸器15的下方設置有與電機安裝座2固定連接的連接板16,利用連接板16固定設置中空導向軸4;連接板16也可以是孔板,中空導向軸4定位在其中心孔中。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在補償升降機構中,在內螺紋調節套筒17與升降導向座9之間,以及在內螺紋調節套筒17與電機安裝座2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二轉動軸承26,利用第二轉動軸承26使內螺紋調節套筒17在電機安裝座2和升降導向座9的內孔中緊密配合,在第二轉動軸承26的外圍設置防塵壓蓋30,第二轉動軸承26采用角接觸球軸承,可以承受軸向載荷和徑向載荷。
在內螺紋調節套筒17上設有鎖緊圓環25,鎖緊圓環25的下端與位于升降導向座9中的滾動軸承的上端面緊密貼合,利用鎖緊圓環25和第二轉動軸承26,有效防止內螺紋調節套筒17上下串動,保證螺紋調節套筒17的平滑旋轉。
補償升降機構還包括:補償調節導向軸29呈豎直固定在電機安裝座2的底部,補償調節導向軸29貫穿補償調節導向套28,并在補償調節導向套28中獲得豎向導向,補償調節導向套28嵌裝在安裝板27上,安裝板27與外螺紋調節軸18固定連接,構成豎向導向結構,這一導向結構使得內螺紋調節套筒17和外螺紋調節軸18不發生偏擺;本實施例中,內螺紋調節套筒17與外螺紋調節軸28之間設置為梯形螺紋相互配合,梯形螺紋的嚙合傳動既能保證傳動的平穩,又能保證傳動精度,可以精確調節毛刷7的上下位置,實現精確補償功能。
初始狀態下,升降氣缸13的活塞桿處于伸出狀態,當工件就緒放入指定位置后,升降氣缸13開始工作,其活塞桿收回,帶動旋轉電機1、電機安裝座2、中空導向軸4、轉軸3和毛刷7向下運動,同時旋轉電機1啟動,旋轉電機1通過第一聯軸器15帶動轉軸2旋轉,轉軸2帶動毛刷7旋轉,實現毛刷7的自動升降和旋轉,達到自動去毛刺的效果;毛刷7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磨損,為了使毛刷7達到最佳去毛刺效果,利用補償升降機構對毛刷7實時進行補償。
補償過程:補償電機12運轉,通過第二聯軸器23帶動內螺紋調節套筒17旋轉,內螺紋調節套筒17通過梯形螺紋傳動外螺紋調節軸18,由此帶動旋轉電機1、電機安裝座2、中空導向軸4、轉軸3以及毛刷7向下運動實現補償。可以設置自動控制系統,根據毛刷的磨損情況和磨損規律,控制補償電機的運轉,實現實時連續精確補償,補償過程中無須停機,也無須人工調節,能夠自動將毛刷向下連續推送,使毛刷時刻保持在最佳工作狀態,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