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板材修邊機。
背景技術:
金屬板加工完畢后,尤其是銑削、插削完畢后會存在棱邊,如果存在棱邊,容易劃傷手,產生應力集中,嚴重產品質量。因此修棱邊是金屬板加工的必須的輔助工序,現有的修棱邊的方法一般是人工用修邊機、電磨頭、拋光機、手砂輪等設備打磨修棱,由于棱邊不規則,傳統的機床無法實現徹底修邊,一般都是鉗工帶著防護鏡手工操作,存在安全隱患,加工時間長,不適合大批量生產,人工成本高昂,但是修邊修棱質量加入了人為因素,質量無法標準化統一制定,鉗工的水平與責任心,檢查員的水平與責任心成為控制質量的關鍵因素。
因此,如何設計自作多角度自動智能的修邊機取代人工加工,提高加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實現標準化作業的成為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總的來說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成本低廉、結實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節約資金、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的金屬板材修邊機;詳細解決的技術問題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內容以及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中內容具體描述。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板材修邊機,包括機架總成、設置在機架總成上的加工裝置以及外罩在加工裝置上的透明防護罩體;加工裝置包括修邊中心、上料裝置、下料裝置以及機械手裝置;透明防護罩體的開合門設置在修邊中心的正面,在所述開合門下方與機架總成上端之間設置有通過待加工金屬板的通道,所述通道分別與上料裝置的始端以及下料裝置的末端對應,機械手裝置設置在修邊中心的背面,上料裝置與下料裝置分別設置在修邊中心的左右兩側,上料裝置將待加工金屬板推送到修邊中心上,修邊中心為四坐標系或五坐標系或六坐標系加工中心,機械手裝置將位于修邊中心上的待加工金屬板送到下料裝置上。
使用時候,上一道工序(表面拉絲或磨削平面)完成的待加工金屬板通過通道進入上料裝置上,上料裝置通過傳送帶將其傳送至末端,通過機械手、電動/氣動推桿將其送至修邊中心,修邊中心按編程順序對其修邊磨削或拋光,然后通過機械手裝置負壓吸附/電磁吸附修邊完畢后的待加工金屬板,并將其送到下料裝置始端上,下料裝置將其送出通道,然后將其送給下一道工序(壓膜、貼標等)。通過上述裝置,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修邊磨邊或拋光,通過六坐標或五坐標系,實現多角度加工。透明防護罩體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易于直觀觀察內部情況。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上料裝置包括上料機架、設置在上料機架上的上料電機、沿水平縱向設置在上料機架上且與上料電機傳動連接的上料傳送帶、橫向垂直設置在上料傳送帶末端一側的上料氣缸、上料光電開關以及設置在上料氣缸活塞桿端部的上料推板;上料推板將位于上料傳送帶末端的待加工金屬板推送到修邊中心上,上料光電開關用于檢測上料傳送帶末端是否有待加工金屬板并控制上料氣缸伸縮。
其工作原理,上料電機-齒輪組/鏈條/齒帶/平帶-上料傳送帶,從而將待加工金屬板從始端送到末端,當上料光電開關檢測到待加工金屬板到達末端的時候,控制上料氣缸快速將待加工金屬板推送到修邊中心上。結構簡單,傳動平穩,智能高效。
下料裝置包括下料機架、設置在下料機架上的下料電機以及水平縱向設置在下料機架上的下料傳送帶;下料電機與下料傳送帶傳動連接,下料傳送帶的始端位于機械手裝置一側下方且用于接收機械手裝置送來的待加工金屬板。
其工作原理,下料電機-齒輪組/鏈條/齒帶/平帶-下料傳送帶,從而將機械手裝置送來的待加工金屬板送出。結構簡單,傳動平穩,智能高效。
機械手裝置包括機械手立柱、設置在機械手立柱上端的機械手橫梁、設置在機械手橫梁上的機械手傳送電機、橫向傳送設置在機械手橫梁上且由機械手傳送電機帶動傳動的機械手傳送帶、橫向設置在機械手橫梁上的機械手橫向導軌、在機械手橫向導軌上橫向移動的機械手臂架、設置在機械手臂架上的機械手控制閥、豎直設置在機械手臂架上的機械手升降氣缸、豎直設置在機械手臂架上的機械手滑軌、豎直滑動設置在機械手滑軌上的機械手滑塊、背面與機械手滑塊連接且頂部與機械手升降氣缸下端連接的機械手臂彎板、設置在機械手臂彎板下方的機械手橫向架、上端與機械手橫向架的橫向長槽連接的機械手縱向架以及上端與機械手縱向架的縱向長槽連接的機械手吸盤;機械手控制閥分別通過氣管與機械手吸盤以及機械手升降氣缸連接;機械手吸盤用于吸附待加工金屬板的上表面。在機械手橫梁上設置有機械手蛇皮護條,在機械手橫梁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機械手臂架的極限控制開關和/或減速控制開關。
其工作過程,機械手傳送電機-機械手傳送帶-機械手滑塊(機械手臂彎板)橫向移動,機械手控制閥優選兩個,一個機械手控制閥-機械手升降氣缸控制機械手吸盤升降,另一個機械手控制閥-機械手吸盤抽風產生負壓從而將工作臺上的待加工金屬板吸取。具體步驟,機械手吸盤吸附待加工金屬板,機械手升降氣缸控制上升,機械手傳送帶將其送到下料裝置處,機械手升降氣缸控制下降,送風產生正壓,將待加工金屬板放到下料傳送帶。其通過風控吸附,實現無損運輸,提高工件質量,防止磕碰,各個運動分明清楚,互不干涉又相互聯動。
橫向導軌承受作用力,減少機械手傳送帶的負荷;機械手橫向架與機械手縱向架上的長槽設計,從而增加其擴展性,通用性強。機械手控制閥電磁控制,反應迅速。機械手蛇皮護條保護電線防止折損電線,極限控制開關防止超出,提高安全性,減速控制開關實現快點終點時候減速運行,降低電機制動負荷,設計合理,提高使用壽命。
修邊中心包括修邊總機架、設置在修邊總機架上的縱向移動裝置、縱向移動設置在縱向移動裝置上的修邊單元、設置在修邊單元背面一側的橫向移動裝置以及橫向移動設置在橫向移動裝置上的工作臺裝置;修邊單元與工作臺裝置上的待加工金屬板對應,工作臺裝置與機械手裝置的機械手吸盤對應。
其原理,縱向移動裝置為X向坐標,橫向移動裝置為Y向坐標,工作臺裝置為Z向轉動坐標,修邊單元為極坐標轉動坐標,從而實現五坐標系結構。從而擴了加工范圍與角度,從而具有更好的柔性加工。在X-Y平面的直角坐標系上設立有在Y-Z平面的極坐標系和Z向轉動坐標,設計先進巧妙,理念先進,。滿足了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高效智能。
縱向移動裝置包括縱向座、設置在縱向座的縱向氣缸、設置在縱向氣缸活塞桿上的縱向移動軸、設置在縱向氣缸與縱向移動軸之間的縱向離合器、設置在縱向座上且用于支撐縱向移動軸的縱向支撐座、設置在縱向座上的縱向導軌、設置在縱向移動軸上的縱向連接塊以及縱向設置在縱向導軌上的縱向滑座;修邊單元的修邊機架分別與縱向連接塊和縱向滑座連接。
其縱向氣缸-縱向離合器-縱向移動軸-修邊單元。通過縱向離合器實現離合過載保護。通過縱向支撐座通過縱向移動軸剛性,設計合理,反應迅速。
修邊單元包括縱向移動設置在縱向移動裝置上的修邊機架、橫向設置在修邊機架上的修邊擺動制動電機、橫向且自轉設置在修邊機架上的修邊轉軸、設置在修邊擺動制動電機與修邊轉軸之間的修邊傳送帶、與修邊轉軸固定連接的修邊擺動架、設置在修邊機架上且用于控制修邊轉軸自轉角度的修邊角度光電開關、設置在修邊擺動架上的修邊微動電機、設置在修邊微動電機輸出軸上的修邊驅動齒輪、縱向設置在修邊擺動架上的修邊縱向導向軌、縱向移動設置在修邊縱向導向軌上的修邊從動座以及設置在修邊從動座下方且用于對待加工金屬板加工的拋光/打磨機頭;在修邊從動座上設置有與修邊驅動齒輪嚙合的縱向齒條;在修邊機架與修邊轉軸之間設置有電磁摩擦離合制動器。
其修邊擺動制動電機-修邊傳送帶-修邊轉軸-修邊擺動架實現轉動,角度控制;通過修邊微動電機-修邊驅動齒輪-修邊從動座齒輪齒條實現徑向精準微調,通過光電開關控制和反饋轉動角度信息,通過制動電機+電磁摩擦離合制動器實現雙制動,定位精準,制動牢固,安全可靠,控制準確。
工作臺裝置包括設置在橫向移動裝置的橫向滑座上的工作臺架、設置在工作臺架下方的工作臺旋轉電機、與工作臺旋轉電機傳動連接的工作臺方向減速機、設置在工作臺旋轉電機與工作臺方向減速機之間的工作臺離合器、設置在工作臺方向減速機上方的工作臺吸附臺、設置在工作臺架與工作臺吸附臺之間的工作臺軸承座以及對工作臺吸附臺抽負壓的工作臺抽負壓管路;工作臺吸附臺與工作臺方向減速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修邊單元的拋光/打磨機頭對放置工作臺吸附臺上的待加工金屬板加工。
其工作時,工作臺旋轉電機-工作臺離合器-工作臺方向減速機-工作臺吸附臺實現轉動,工作臺抽負壓管路對工作臺吸附臺抽負壓吸附夾緊定位,反向吹起實現松開,實現無損夾緊,動作快速精準,避免機械夾緊對工件的損傷,相比于電磁吸附,可以加工不銹鋼或鋁合金等。加工范圍廣,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不傷工件,動作響應快。通過工作臺離合器過載保護,通過工作臺軸承座實現傳動與受力的分離,作用力直接傳遞到工作臺架上,提高使用壽命。
橫向移動裝置包括橫向機座、設置在橫向機座上的橫向驅動電機、設置在橫向機座上且與橫向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橫向絲杠絲母機構、與橫向絲杠絲母機構平行設置在橫向機座上的橫向導軌以及橫向移動設置在橫向導軌上的橫向滑座;橫向絲杠絲母機構的絲母設置在橫向滑座下方。
其工作時,橫向驅動電機-橫向絲杠絲母機構-橫向滑座從而實現修邊單元的快速進給。通過導軌實現傳動與受力的分離,提高使用壽命。
本發明設計合理、成本低廉、結實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節約資金、替代人工、實現多角度的柔性加工,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進行了更佳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加工裝置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機械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修邊中心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修邊中心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修邊中心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修邊中心的爆炸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修邊中心的爆炸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修邊單元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修邊單元的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拋光/打磨機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工作臺裝置的使用爆炸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透明防護罩體;2、機架總成;3、加工裝置;4、修邊中心;5、上料裝置;6、下料裝置;7、機械手裝置;10、待加工金屬板;50、上料機架;51、上料電機;52、上料傳送帶;53、上料光電開關;54、上料氣缸;55、上料推板;58、下料機架;59、下料電機;60、下料傳送帶;70、機械手立柱;71、機械手橫梁;72、機械手蛇皮護條;73、機械手傳送電機;74、機械手傳送帶;75、機械手臂架;76、機械手控制閥;77、機械手升降氣缸;78、機械手臂彎板;79、機械手滑軌;80、機械手滑塊;81、機械手橫向架;82、機械手縱向架;83、機械手吸盤;40、修邊總機架;41、縱向移動裝置;42、修邊單元;43、工作臺裝置;44、橫向移動裝置;410、縱向座;411、縱向氣缸;412、縱向移動軸;413、縱向離合器;414、縱向連接塊;415、縱向支撐座;416、縱向導軌;417、縱向滑座;420、修邊機架;421、修邊擺動制動電機;422、修邊傳送帶;423、修邊轉軸;424、修邊擺動架;425、修邊角度光電開關;426、修邊微動電機;427、修邊驅動齒輪;428、修邊從動座;429、修邊縱向導向軌;430、拋光/打磨機頭;431、工作臺架;432、工作臺旋轉電機;433、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4、工作臺離合器;435、工作臺軸承座;436、工作臺吸附臺;437、工作臺抽負壓管路;440、橫向機座;441、橫向驅動電機;442、橫向絲杠絲母機構;443、橫向導軌;444、橫向滑座。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13,具體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金屬板材修邊機,包括機架總成2、設置在機架總成2上的加工裝置3以及外罩在加工裝置3上的透明防護罩體1;加工裝置3包括修邊中心4、上料裝置5、下料裝置6以及機械手裝置7;透明防護罩體1的開合門設置在修邊中心4的正面,在開合門下方與機架總成2上端之間設置有通過待加工金屬板10的通道,通道分別與上料裝置5的始端以及下料裝置6的末端對應,機械手裝置7設置在修邊中心4的背面,上料裝置5與下料裝置6分別設置在修邊中心4的左右兩側,上料裝置5將待加工金屬板10推送到修邊中心4上,修邊中心4為四坐標系或五坐標系或六坐標系加工中心,機械手裝置7將位于修邊中心4上的待加工金屬板10送到下料裝置6上。
使用時候,上一道工序(表面拉絲或磨削平面)完成的待加工金屬板10通過通道進入上料裝置5上,上料裝置5通過傳送帶將其傳送至末端,通過機械手、電動/氣動推桿將其送至修邊中心4,修邊中心4按編程順序對其修邊磨削或拋光,然后通過機械手裝置7負壓吸附/電磁吸附修邊完畢后的待加工金屬板10,并將其送到下料裝置6始端上,下料裝置6將其送出通道,然后將其送給下一道工序(壓膜、貼標等)。通過上述裝置,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修邊磨邊或拋光,通過六坐標或五坐標系,實現多角度加工。透明防護罩體1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易于直觀觀察內部情況。
如圖3,上料裝置5包括上料機架50、設置在上料機架50上的上料電機51、沿水平縱向設置在上料機架50上且與上料電機51傳動連接的上料傳送帶52、橫向垂直設置在上料傳送帶52末端一側的上料氣缸54、上料光電開關53以及設置在上料氣缸54活塞桿端部的上料推板55;上料推板55將位于上料傳送帶52末端的待加工金屬板10推送到修邊中心4上,上料光電開關53用于檢測上料傳送帶52末端是否有待加工金屬板10并控制上料氣缸54伸縮。
其工作原理,上料電機51-齒輪組/鏈條/齒帶/平帶-上料傳送帶52,從而將待加工金屬板10從始端送到末端,當上料光電開關53檢測到待加工金屬板10到達末端的時候,控制上料氣缸54快速將待加工金屬板10推送到修邊中心4上。結構簡單,傳動平穩,智能高效。
如圖3,下料裝置6包括下料機架58、設置在下料機架58上的下料電機59以及水平縱向設置在下料機架58上的下料傳送帶60;下料電機59與下料傳送帶60傳動連接,下料傳送帶60的始端位于機械手裝置7一側下方且用于接收機械手裝置7送來的待加工金屬板10。
其工作原理,下料電機59-齒輪組/鏈條/齒帶/平帶-下料傳送帶60,從而將機械手裝置7送來的待加工金屬板10送出。結構簡單,傳動平穩,智能高效。
如圖4,機械手裝置7包括機械手立柱70、設置在機械手立柱70上端的機械手橫梁71、設置在機械手橫梁71上的機械手傳送電機73、橫向傳送設置在機械手橫梁71上且由機械手傳送電機73帶動傳動的機械手傳送帶74、橫向設置在機械手橫梁71上的機械手橫向導軌、在機械手橫向導軌上橫向移動的機械手臂架75、設置在機械手臂架75上的機械手控制閥76、豎直設置在機械手臂架75上的機械手升降氣缸77、豎直設置在機械手臂架75上的機械手滑軌79、豎直滑動設置在機械手滑軌79上的機械手滑塊80、背面與機械手滑塊80連接且頂部與機械手升降氣缸77下端連接的機械手臂彎板78、設置在機械手臂彎板78下方的機械手橫向架81、上端與機械手橫向架81的橫向長槽連接的機械手縱向架82以及上端與機械手縱向架82的縱向長槽連接的機械手吸盤83;機械手控制閥76分別通過氣管與機械手吸盤83和/或機械手升降氣缸77連接;機械手吸盤83用于吸附待加工金屬板10的上表面。在機械手橫梁71上設置有機械手蛇皮護條72,在機械手橫梁7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機械手臂架75的極限控制開關和/或減速控制開關。
其工作過程,機械手傳送電機73-機械手傳送帶74-機械手滑塊80(機械手臂彎板78)橫向移動,機械手控制閥76優選兩個,一個機械手控制閥76-機械手升降氣缸77控制機械手吸盤83升降,另一個機械手控制閥76-機械手吸盤83抽風產生負壓從而將工作臺上的待加工金屬板10吸取。具體步驟,機械手吸盤83吸附待加工金屬板10,機械手升降氣缸77控制上升,機械手傳送帶74將其送到下料裝置處,機械手升降氣缸77控制下降,送風產生正壓,將待加工金屬板10放到下料傳送帶60。其通過風控吸附,實現無損運輸,提高工件質量,防止磕碰,各個運動分明清楚,互不干涉又相互聯動。
橫向導軌承受作用力,減少機械手傳送帶74的負荷;機械手橫向架81與機械手縱向架82上的長槽設計,從而增加其擴展性,通用性強。機械手控制閥76電磁控制,反應迅速。機械手蛇皮護條72保護電線防止折損電線,極限控制開關防止超出,提高安全性,減速控制開關實現快點終點時候減速運行,降低電機制動負荷,設計合理,提高使用壽命。
如圖5-9、13, 修邊中心4包括修邊總機架40、設置在修邊總機架40上的縱向移動裝置41、縱向移動設置在縱向移動裝置41上的修邊單元42、設置在修邊單元42背面一側的橫向移動裝置44以及橫向移動設置在橫向移動裝置44上的工作臺裝置43;修邊單元42與工作臺裝置43上的待加工金屬板10對應,工作臺裝置43與機械手裝置7的機械手吸盤83對應。
其原理,縱向移動裝置41為X向坐標,橫向移動裝置44為Y向坐標,工作臺裝置43為Z向轉動坐標,修邊單元42為極坐標轉動坐標,從而實現五坐標系結構。從而擴了加工范圍與角度,從而具有更好的柔性加工。在X-Y平面的直角坐標系上設立有在Y-Z平面的極坐標系和Z向轉動坐標,設計先進巧妙,理念先進,。滿足了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高效智能。
具體地說,如圖5-9,縱向移動裝置41包括縱向座410、設置在縱向座410的縱向氣缸411、設置在縱向氣缸411活塞桿上的縱向移動軸412、設置在縱向氣缸411與縱向移動軸412之間的縱向離合器413、設置在縱向座410上且用于支撐縱向移動軸412的縱向支撐座415、設置在縱向座410上的縱向導軌416、設置在縱向移動軸412上的縱向連接塊414以及縱向設置在縱向導軌416上的縱向滑座417;修邊單元42的修邊機架420分別與縱向連接塊414和縱向滑座417連接。
其縱向氣缸411-縱向離合器413-縱向移動軸412-修邊單元42。通過縱向離合器413實現離合過載保護。通過縱向支撐座415通過縱向移動軸412剛性,設計合理,反應迅速。
具體的說,如圖10-12,修邊單元42包括縱向移動設置在縱向移動裝置41上的修邊機架420、橫向設置在修邊機架420上的修邊擺動制動電機421、橫向且自轉設置在修邊機架420上的修邊轉軸423、設置在修邊擺動制動電機421與修邊轉軸423之間的修邊傳送帶422、與修邊轉軸423固定連接的修邊擺動架424、設置在修邊機架420上且用于控制修邊轉軸423自轉角度的修邊角度光電開關425、設置在修邊擺動架424上的修邊微動電機426、設置在修邊微動電機426輸出軸上的修邊驅動齒輪427、縱向設置在修邊擺動架424上的修邊縱向導向軌429、縱向移動設置在修邊縱向導向軌429上的修邊從動座428以及設置在修邊從動座428下方且用于對待加工金屬板10加工的拋光/打磨機頭430;在修邊從動座428上設置有與修邊驅動齒輪427嚙合的縱向齒條;在修邊機架420與修邊轉軸423之間設置有電磁摩擦離合制動器。
其修邊擺動制動電機421-修邊傳送帶422-修邊轉軸423-修邊擺動架424實現轉動,角度控制;通過修邊微動電機426-修邊驅動齒輪42-修邊從動座428齒輪齒條實現徑向精準微調,通過光電開關控制和反饋轉動角度信息,通過制動電機+電磁摩擦離合制動器實現雙制動,定位精準,制動牢固,安全可靠,控制準確。
具體的說,如圖13,工作臺裝置43包括設置在橫向移動裝置44的橫向滑座444上的工作臺架431、設置在工作臺架431下方的工作臺旋轉電機432、與工作臺旋轉電機432傳動連接的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3、設置在工作臺旋轉電機432與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3之間的工作臺離合器434、設置在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3上方的工作臺吸附臺436、設置在工作臺架431與工作臺吸附臺436之間的工作臺軸承座435以及對工作臺吸附臺436抽負壓的工作臺抽負壓管路437;工作臺吸附臺436與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3的輸出軸傳動連接;修邊單元42的拋光/打磨機頭430對放置工作臺吸附臺436上的待加工金屬板10加工。
其工作時,工作臺旋轉電機432-工作臺離合器434-工作臺方向減速機433-工作臺吸附臺436實現轉動,工作臺抽負壓管路437對工作臺吸附臺436抽負壓吸附夾緊定位,反向吹起實現松開,實現無損夾緊,動作快速精準,避免機械夾緊對工件的損傷,相比于電磁吸附,可以加工不銹鋼或鋁合金等。加工范圍廣,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不傷工件,動作響應快。通過工作臺離合器434過載保護,通過工作臺軸承座435實現傳動與受力的分離,作用力直接傳遞到工作臺架431上,提高使用壽命。
具體的說,如圖5-9,橫向移動裝置44包括橫向機座440、設置在橫向機座440上的橫向驅動電機441、設置在橫向機座440上且與橫向驅動電機441傳動連接的橫向絲杠絲母機構442、與橫向絲杠絲母機構442平行設置在橫向機座440上的橫向導軌443以及橫向移動設置在橫向導軌443上的橫向滑座444;橫向絲杠絲母機構442的絲母設置在橫向滑座444下方。
其工作時,橫向驅動電機441-橫向絲杠絲母機構442-橫向滑座444從而實現修邊單元42的快速進給。通過導軌實現傳動與受力的分離,提高使用壽命。
本發明設計合理、成本低廉、結實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節約資金、替代人工、實現多角度的柔性加工,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
本發明充分描述是為了更加清楚的公開,而對于現有技術就不在一一例舉。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多個技術方案進行組合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