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拋光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金屬表面處理常用的一道工序。拋光的時候需要用到拋光劑,拋光劑能清除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且使拋光后的金屬表面具有很好的防銹效果。拋光劑的成分和金屬材料表面氧化的程度都會影響拋光劑的效果,選擇合適的拋光劑對金屬表面處理十分重要。
目前,大部分金屬拋光劑的拋光效果不佳,常用的拋光劑為包括磷酸、硫酸和硝酸三種酸配制而成的三酸拋光劑。上述三酸拋光劑由于采用硝酸作為緩蝕劑,在拋光時,濃硝酸與鋁反應,濃硝酸既是強氧化劑,同時還起酸化作用,尤其在加熱的條件下,硝酸被還原,從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氮黃煙,污染空氣,對人體和環境都會造成很大傷害。故研制出一種新型拋光劑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拋光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拋光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8~25份,檸檬酸12~16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0~15份,甘油6~10份,明膠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無水硫酸銅5~8份,去離子水70~85份。
優選地,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檸檬酸12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0份,甘油6份,明膠8份,三乙醇胺10份,無水硫酸銅5份,去離子水70份。
優選地,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5份,檸檬酸15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2份,甘油8份,明膠10份,三乙醇胺12份,無水硫酸銅8份,去離子水80份。
一種拋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上述重量份分別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檸檬酸、氨基三乙酸二鈉、甘油、明膠、三乙醇胺、無水硫酸銅加入到去離子水中,并施加攪拌,溫度控制在70~85℃,時間為2~3小時,冷卻到室溫后,制得拋光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拋光劑,是一種不含硝酸的水溶性拋光劑,可減少環境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有利于保護操作人員地身體健康,也可避免對廠房及設備的腐蝕;拋光劑具有良好的去油污,防銹,清洗和增光性能,并能使金屬制品超過原有的光澤,在拋光過程中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拋光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8~25份,檸檬酸12~16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0~15份,甘油6~10份,明膠8~12份,三乙醇胺10~15份,無水硫酸銅5~8份,去離子水70~85份。其制備方法如下:
按上述重量份分別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檸檬酸、氨基三乙酸二鈉、甘油、明膠、三乙醇胺、無水硫酸銅加入到去離子水中,并施加攪拌,溫度控制在70~85℃,時間為2~3小時,冷卻到室溫后,制得拋光劑。
實施例二
一種拋光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檸檬酸12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0份,甘油6份,明膠8份,三乙醇胺10份,無水硫酸銅5份,去離子水70份。其制備方法如下:
按上述重量份分別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檸檬酸、氨基三乙酸二鈉、甘油、明膠、三乙醇胺、無水硫酸銅加入到去離子水中,并施加攪拌,溫度控制在70~75℃,時間為3小時,冷卻到室溫后,制得拋光劑。
實施例三
一種拋光劑,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5份,檸檬酸15份,氨基三乙酸二鈉12份,甘油8份,明膠10份,三乙醇胺12份,無水硫酸銅8份,去離子水80份。其制備方法如下:
按上述重量份分別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檸檬酸、氨基三乙酸二鈉、甘油、明膠、三乙醇胺、無水硫酸銅加入到去離子水中,并施加攪拌,溫度控制在80~85℃,時間為2小時,冷卻到室溫后,制得拋光劑。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簡單替換,都應該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