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輥軸檢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輥軸表面的漏光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輥軸是機器上能滾動的圓柱形機件的統稱。輥軸主要用于傳送物料,是輸送機、打印機等設備的重要部件。輥軸的種類繁多,產品質量也良莠不齊。
輥軸研磨完成后需要檢測是否符合規格,現有技術中,普遍采用人工肉眼進行檢測,生產成本較高,而且人工檢測準確性低,效率也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輥軸表面的漏光檢測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輥軸表面的漏光檢測裝置,包括:
研磨組件,包括研磨機架、研磨輥軸旋轉夾具和研磨刀具,研磨機架上設置有防塵罩,研磨輥軸旋轉夾具設置于研磨機架上,研磨刀具設置于研磨機架上;
輥軸搬運機構,其設置于機架上,用于搬運輥軸;
輥軸保溫箱,用于放置輥軸;
檢測機構,包括檢測機架、檢測輥軸旋轉夾具、光源和CCD相機,檢測輥軸旋轉夾具設置于檢測機架上,光源設置于檢測機架上且位于檢測輥軸旋轉夾具的下方,CCD相機設置于檢測機架上且位于檢測輥軸旋轉夾具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輥軸研磨完成后放置于保溫箱內保持一段時間,CCD相機將輥軸成像,根據成像檢測輥軸是否漏光、計算輥軸的外徑尺寸以及輥軸的跳動公差,省卻人工,檢測準確率高,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研磨輥軸旋轉夾具、檢測輥軸旋轉夾具均包括導軌、二固定座、旋轉組件和夾具,二固定座滑動設置于導軌上,旋轉組件設置于二固定座上,夾具設置于二固定座上且位于旋轉組件的外側。旋轉組件包括二傳動輪和驅動電機,二傳動輪的軸心在同一水平線上且二者的外圓周面傳動連接,驅動電機與二傳動輪傳動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輥軸兩端的外圓周面放置于二傳動輪之間,驅動電機帶動二傳動輪轉動從而帶動輥軸轉動,輥軸軸向的兩端位于夾具之間將輥軸定位避免輥軸在轉動的過程中產生偏移,保證成像的準確性。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夾具包括連接部以及設置于連接部一端的夾緊部,連接部沿導軌的長度方向活動設置于二固定座上,夾緊部為針尖結構且位于靠近旋轉組件一端。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連接部活動設置,可根據需求移動微調整夾具的距離從而夾緊輥軸,夾緊部為針尖結構,減少磨損。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輥軸保溫箱包括箱體、以及沿豎直方向由下至上設置的輥軸放置架,輥軸放置架滑動設置于箱體內。其中,箱體的保溫溫度為20-25℃,箱體的保溫時間為20-24小時。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保溫箱用于將研磨后的輥軸降溫,避免溫度對輥軸的圓周面產生影響,提高檢測的準確度。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檢測機架上設置有遮光罩。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遮光罩,避免外部光線影響成像結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檢測輥軸旋轉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檢測機架,20.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1.導軌,22.固定座,23.旋轉組件,24.夾具,30.CCD相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種輥軸表面的漏光檢測裝置,包括:
研磨組件,包括研磨機架、研磨輥軸旋轉夾具和研磨刀具,研磨機架上設置有防塵罩,研磨輥軸旋轉夾具設置于研磨機架上,研磨刀具設置于研磨機架上;
輥軸搬運機構,其設置于機架上,用于搬運輥軸;
輥軸保溫箱,用于放置輥軸;
檢測機構,包括檢測機架10、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0、光源和CCD相機30,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0設置于檢測機架10上,光源設置于檢測機架10上且位于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0的下方,CCD相機30設置于檢測機架10上且位于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0的上方。
本實施方式相較于現有技術,輥軸研磨完成后放置于保溫箱內保持一段時間,CCD相機30將輥軸成像,根據成像檢測輥軸是否漏光、計算輥軸的外徑尺寸以及輥軸的跳動公差,省卻人工,檢測準確率高,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研磨輥軸旋轉夾具、檢測輥軸旋轉夾具20均包括導軌21、二固定座22、旋轉組件23和夾具24,二固定座22滑動設置于導軌21上,旋轉組件23設置于二固定座22上,夾具24設置于二固定座22上且位于旋轉組件23的外側。旋轉組件23包括二傳動輪和驅動電機,二傳動輪的軸心在同一水平 線上且二者的外圓周面傳動連接,驅動電機與二傳動輪傳動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輥軸兩端的外圓周面放置于二傳動輪之間,驅動電機帶動二傳動輪轉動從而帶動輥軸轉動,輥軸軸向的兩端位于夾具之間將輥軸定位避免輥軸在轉動的過程中產生偏移,保證成像的準確性。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夾具24包括連接部以及設置于連接部一端的夾緊部,連接部沿導軌的長度方向活動設置于二固定座上,夾緊部為針尖結構且位于靠近旋轉組件一端。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連接部活動設置,可根據需求移動微調整夾具的距離從而夾緊輥軸,夾緊部為針尖結構,減少磨損。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輥軸保溫箱包括箱體、以及沿豎直方向由下至上設置的輥軸放置架,輥軸放置架滑動設置于箱體內。其中,箱體的保溫溫度為20-25℃,箱體的保溫時間為20-24小時。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保溫箱用于將研磨后的輥軸降溫,避免溫度對輥軸的圓周面產生影響,提高檢測的準確度。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檢測機架10上設置有遮光罩。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遮光罩,避免外部光線影響成像結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