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鍍鋅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鍍鋅件降溫池。
背景技術:
鍍鋅是指在金屬、合金或者其他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到美觀、防銹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熱鍍鋅。
在鍍鋅生產工藝中,鍍鋅件從鋅浴中取出后應盡快冷卻,以防止在緩慢冷卻時合金層的過量生長導致灰暗鍍層,而冷卻一般采用水冷,但溫度不可過低也不可過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現有的水淬冷卻池體積較小,一般為1.5-2m3,而且內部設有冷熱置換器,會浪費大量的水源及電力,造成浪費。并且鍍鋅工藝中冷卻前后的流程不在一個工作臺面,需要將冷卻后的鍍鋅件運送到下個工藝的工作臺面,這樣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員勞動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鍍鋅件降溫池。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鍍鋅件降溫池,包括:水池、注水管和排水口,所述的水池底部設置斜坡,斜坡上設置滾輪或輥軸。
所述的斜坡上至少設置三排滾輪或輥軸。
所述的水池頂面中間設置有凹槽。
所述的斜坡設置在水池底部靠近注水管的一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水池的底面設置有斜坡,鍍鋅件放上去后會隨著斜坡滑落到水池另一端的底部,不僅能夠快速降溫,還能將鍍鋅件直接滑送到下個工序的工作臺面附近,減少了人員勞動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去掉冷熱置換器,使用斜坡能增加鍍鋅件在單位時間內接觸的冷水量,使鍍鋅件快速降溫,達到了節省電力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斜坡上設置滾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斜坡上設置輥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池,2、斜坡,3、滾輪,4、注水管,5、凹槽,6、排水口,7、鍍鋅件件,8、輥軸,9、入口,10、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鍍鋅件降溫池,包括:水池1、注水管4和排水口6,所述的水池1底部設置斜坡2,斜坡2上設置滾輪3或輥軸8。
所述的斜坡2上至少設置三排滾輪3或輥軸8。所述的水池1頂面中間設置有凹槽5。所述的斜坡2設置在水池1底部靠近注水管4的一側。
所述的水池1形狀為U型,頂面中間設置凹槽5,水池1靠近排水口6的一側高度比靠近注水管4一側的高度低,凹槽5部分是密封的,靠近注水管4的一側上方為入口9,靠近排水口6的一側上方為出口10。由于凹槽5部分是密封的,這樣就能減少水池1中的儲水量,節約水資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將水池1的排水口6堵住,打開注水管4向水池1中注水,注水高度以出口10處的水位高度為準,注滿水后暫時關閉注水管4;將鍍鋅件從鋅浴中撈出來后從入口9放入水池1中,鍍鋅件從入口9進入水池1后會先落到斜坡2上,然后在斜坡2上的滾輪3或輥軸8的作用下滑落,最后會落到水池出口10處的底部,然后工作人員直接在水池出口10處將冷卻后的鍍鋅件撈出即可。同時注意監測水池1中的水溫,當溫度為50℃時,打開排水口6排水,然后再打開注水管4注冷水。
本實用新型水池的底面設置有斜坡,鍍鋅件放上去后會隨著斜坡滑落到水池另一端的底部,不僅能夠快速降溫,還能將鍍鋅件直接滑送到下個工序的工作臺面附近,減少了人員勞動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去掉冷熱置換器,使用斜坡能增加鍍鋅件在單位時間內接觸的冷水量,使鍍鋅件快速降溫,達到了節省電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