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零部件為了達到輕量化和外形美觀等要求都采用了鋁合金金屬進行制作,這里在生產鋁合金鑄造時需要鑄造成鋁棒,這里在鑄造鋁棒的過程中需要對鋁棒進行冷卻,冷卻水溫度是鋁合金鑄造過程的一項重要指數,它不但關聯影響著鑄造速度、冷卻水流量等工藝參數,而且直接影響決定著鑄錠質量的好壞及鋁合金熔鑄的安全生產,恒定的冷卻水溫度對鋁合金鑄造過程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如采用現有的冷卻裝置會在鑄造的冷卻過程中產生問題,這里鑄造冷卻不足會造成表面出現拉痕、凹坑,晶粒過大,冷裂紋傾向增大,冷卻過程中溫度過高的話會使出現熱裂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能夠保證恒溫的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池以及鑄造盤結晶器,所述的冷水池和鑄造盤結晶器之間分別連接有第一輸水管道和第二輸水管道,所述的冷水池、第一輸水管道、第二輸水管道以及鑄造盤結晶器構成水循環通道,所述的第一輸水管道上設置有熱交換裝置,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對冷水池輸送的冷卻水進行冷熱交換處理形成恒溫的冷卻水,并通過第一輸水管道將溫度恒定的冷卻水輸送至鑄造盤結晶器用于鋁合金鑄造,所述的鑄造盤結晶器包括由上蓋體、冷卻水套、線圈體、下蓋體、油環體和石墨環體組成,所述的石墨環體鑲嵌在冷卻水套中,所述的油環體與冷卻 水套通過上蓋體和下蓋體的螺栓壓緊,所述的線圈體放置在冷卻水套內,所述的冷卻水套由鍛鋁加工而成,為防止下部冷卻水大,冷卻水套采用在上部進水的方式供水,所述的線圈體由銅線纏繞而成,石墨環體由石墨加工而成。
為優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體包括:
在上述的一種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中,所述的熱交換裝置所控制的冷卻水溫度保持在20±3℃。
在上述的一種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中,所述的冷水池上設置有冷風機,所述的冷風機用于將鑄造盤結晶器鑄造后的水經第二輸水管道輸送到冷卻池中后進行冷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好,通過在輸水管道上增加類似冷暖空調工作原理的熱交換裝置對冷卻水進行冷熱交換處理,從而形成冷卻水恒溫系統,并應用于鋁合金鑄造,這樣有利于保證鋁合金鑄造的質量,鑄造過程穩定,優化的鑄造盤結晶器易實現高質量鋁合金細棒材的工業化連續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鑄造盤結晶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圖中,冷水池1;鑄造盤結晶器2;第一輸水管道3;第二輸水管道4;熱交換裝置5;上蓋體6;下蓋體7;冷卻水套8;線圈體9;油環體10;石墨環體11;冷風機12。
如圖1所示,本應用于鋁合金鑄造的冷卻水恒溫系統,包括冷水池1 以及鑄造盤結晶器2,冷水池1和鑄造盤結晶器2之間分別連接有第一輸水管道3和第二輸水管道4,冷水池1、第一輸水管道3、第二輸水管道4以及鑄造盤結晶器2構成水循環通道,第一輸水管道3上設置有熱交換裝置5,熱交換裝置5對冷水池1輸送的冷卻水進行冷熱交換處理形成恒溫的冷卻水,并通過第一輸水管道3將溫度恒定的冷卻水輸送至鑄造盤結晶器2用于鋁合金鑄造,熱交換裝置5所控制的冷卻水溫度保持在20±3℃,冷水池1上設置有冷風機12,所述的冷風機12用于將鑄造盤結晶器2鑄造后的水經第二輸水管道4輸送到冷卻池中后進行冷卻。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種類似于冷暖空調原理的熱交換裝置5在供水管道上對冷卻水進行熱交換處理,從而實現對冷卻水20±3℃的精確水溫控制,形成了一個相對恒定的冷卻水恒溫系統,所使用的熱交換裝置5功率及供應的冷卻水量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如圖2所示,鑄造盤結晶器2包括由熱上蓋體6、冷卻水套8、線圈體9、下蓋體7、油環體10和石墨環體11組成,石墨環體11鑲嵌在冷卻水套8中,所述的油環體10與冷卻水套8通過熱上蓋體6和下蓋體7的螺栓壓緊,線圈體9放置在冷卻水套8內,冷卻水套8由鍛鋁加工而成,為防止下部冷卻水大,冷卻水套8采用在上部進水的方式供水,線圈體9由銅線纏繞而成,石墨環體11由石墨加工而成,這樣可以降低鑄錠下部鑄造盤結晶器2下壁的摩擦阻力,潤滑油的進口開在鑄造盤結晶器2的下方,從而實現鑄造過程的連續潤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