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平磨機的振動喂料設備。
背景技術:
在扁平零件的加工過程中,一般工藝為沖壓后進行平磨,而在平磨時,由于扁平零件的特殊性,需要將零件分攤在輸送帶上,形成單獨的一層,從而對零件的上表面進行平磨,而現有技術中,均采用人工攤鋪的方式進行操作,費時費力,且效率極低。
所以需要設計一種設備來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平磨機的振動喂料設備,有效的解決了人工上料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成本較高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機架上端為左低右高的結構,機架上方連接振動帶,機架上端設有滑塊,振動帶下端設有與滑塊連接的卡槽,構成機架與振動帶連接的結構,機架和振動帶之間設有多個滾珠,機架上端連接有位于振動帶兩側的支架,振動帶兩側伸出有與支架連接的彈簧,振動帶兩側設有護板,擋板上經螺釘固定有上下位置可調的擋板,振動帶下方固定有傾斜的振動電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輸送途中增加振動的方式,將多層的扁平零件進行分離攤鋪,使其可以形成一層鋪陳在振動帶上,代替了原來的人工上料方式,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提高,準確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3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機架1上端為左低右高的結構,機架1上方連接振動帶3,機架1上端設有滑塊9,振動帶3下端設有與滑塊9連接的卡槽10,構成機架1與振動帶3連接的結構,機架1和振動帶3之間設有多個滾珠11,機架1上端連接有位于振動帶3兩側的支架7,振動帶3兩側伸出有與支架7連接的彈簧8,振動帶3兩側設有護板5,擋板5上經螺釘固定有上下位置可調的擋板4,振動帶3下方固定有傾斜的振動電機6。
所述的機架1下方設有多個架腿2。
所述的擋板5為楔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將本實用新型放置在平磨機前端,扁平零件經上料裝置進入振動帶3上,由于振動帶3下方振動電機6的振動作用,使得零件在振動帶3上隨之振動,將多層的零件振動散開,使其平鋪在振動帶3上,由于振動帶3的振動效果和傾斜的結構,零件向前移動,在達到擋板4時,可以將厚度超標的零件擋住,由于擋板4的楔形結構,零件不能通過擋板4進入平磨機,將會滑向未處理的零件中,繼續進行平鋪的處理,直到所有零件進入平磨機。
機架1和振動帶3采用滑塊9和卡槽10連接,且在連接處設置滾珠11,使得振動帶3在振動時只能發生左橫向水平方向的位移,而不能做豎直方向的位移,這樣振動帶3上的零件不會發生大幅度的跳動,不會因為零件跳動導致零件掉落或者翻過擋板4,造成零件的損壞。
機架1上端兩側的支架7和彈簧8是為了減少振動帶3在振動電機6的作用下做大幅度的搖擺,以免設備不穩定造成零件損壞或者設備損壞。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輸送途中增加振動的方式,將多層的扁平零件進行分離攤鋪,使其可以形成一層鋪陳在振動帶上,代替了原來的人工上料方式,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提高,準確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