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研磨設備,特別涉及可自動出料的震動研磨機。
背景技術:
震動研磨機適用于各種五金零件倒角、去毛邊、披風(鋒)及拋光,也可用于咖古工件振動出色,在樹脂、粉末冶金、陶瓷方面也有廣泛應用。現有的震動研磨機需人工控制出料,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自動出料、生產效率高的震動研磨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震動研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機體,所述研磨機體內設有驅動裝置;研磨槽,所述研磨槽為開口向上的環形槽,所述研磨槽設于所述研磨機體之上且與所述驅動裝置電連接,所述研磨槽開口端向外延伸一平直部的出料口;出料導板,所述出料導板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出料口與所述研磨槽底面之間;樞軸組件,所述樞軸組件可驅動所述出料導板轉動;計時控制器,所述計時控制器與所述樞軸組件連接。
為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樞軸組件包括樞軸、連桿、氣缸和推桿,所述樞軸與所述出料導板同步轉動,所述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樞軸、所述推桿樞接,所述氣缸設于所述研磨槽的外側壁,所述氣缸可驅動所述推桿使所述連桿轉動。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研磨槽內壁設有若干凸起筋條。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研磨槽底面設為波浪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設了計時控制器和樞軸組件連接,計時控制器通過感應震動時間,震動到達預設時間后驅動樞軸組件,從而控制出料導板,實現自動出料;研磨槽的側壁設置凸起筋條,底面設置為波浪狀,需研磨物件與筋條和波浪狀底面碰撞,提高研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震動研磨機研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樞軸組件研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震動研磨機出料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樞軸組件出料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研磨機體;20研磨槽;21出料口;22出料導板;23凸起筋條;24研磨槽底壁;30樞軸組件;31樞軸;32連桿;33推桿;34氣缸;40計時控制器。
具體實施例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震動研磨機,包括研磨機體10,研磨機體10內設置有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出),研磨槽20為開口向上的環形槽,研磨槽20設于研磨機體10之上,并與驅動裝置電連接。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研磨槽20震動,對置于研磨槽20內的物料進行研磨。為了提高研磨效率,研磨槽20的內壁設有凸起筋條23,凸起筋條23可為直線筋條,當然也可以設為曲線筋條。研磨槽20的底壁24可也設置為波浪狀。研磨槽20的開口端向外延伸設有一平直部的出料口21,出料口21上可增設篩孔以供篩選研磨物料。出料口21和研磨槽20底面之間,轉動連接有出料導板22。出料導板22與穿過研磨槽20側壁并向外延伸的樞軸31同軸轉動,樞軸31轉動可同步帶動出料導板22連接或斷開出料口21和研磨槽20的底面。樞軸31的另一端與連桿32樞接,連桿32的另一端與推桿33樞接。氣缸34設置連接于研磨槽20的外側壁,氣缸34可驅動推桿33直線移動,推桿33推動連桿32轉動。計時控制器40與樞軸組件30連接并控制樞軸組件30。
本實用新型震動研磨機的工作過程為:將所需研磨的物料倒入研磨槽20內,啟動驅動裝置,研磨槽20開始震動研磨作業,計時控制器40開始計時。此時氣缸34拉動縮回推桿33,連桿32往氣缸34方向轉動,帶動樞軸31轉動,出料導板22同步向上翻轉,研磨槽30的底壁24與出料口21之間斷開,不出料。當研磨時間到達計時控制器40預設的時間,計時控制器40反饋信號給樞軸組件30,氣缸34推動推桿33,在推桿33作用下連桿32往遠離氣缸34的方向轉動,帶動樞軸31轉動,出料導板22同步向下翻轉,連接研磨槽20的底壁24與出料口21,研磨后的物料沿出料導板22至出料口21,實現出料。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為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