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五金制品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五金制品的打磨使用的是手持式電動打磨機,而且只能一次打磨一個工件,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打磨的效果完全是操作人員用肉眼直接判斷的使得其打磨效果參差不齊,影響了加工速率,滿足不了大批量的加工需要,故需要設計新的加工設備來輔助完成這一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包括工作臺、防護箱、傳動絲桿、緩沖塊、液壓伸縮桿、橢圓磨頭、異形裝夾器和支撐桿;所述工作臺放置在整個設備的下部;液壓缸穿過防護箱連接在傳動絲桿上;連接塊連接液壓缸安裝在防護箱上;所述緩沖塊設置兩個對稱的安裝在防護箱的上方;副傳動箱固定安裝在防護箱的左側壁上;軸承連接傳動絲桿安裝在防護箱的右側外壁上;所述液壓伸縮桿安裝在液壓缸的下端放置在防護箱的內部;傳動連接器安裝在液壓伸縮桿的下端;所述橢圓磨頭安裝在傳動連接器上;輸送帶輪穿過防護箱安裝在工作臺的上方;裝夾塊安裝在異形裝夾器上放置在橢圓磨頭的下方;主傳動箱設置在工作臺的底端;控制開關鑲嵌在工作臺的左側壁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護箱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上方;所述傳動絲桿安裝在防護箱的上方內壁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桿連接在工作臺和輸送帶輪上;所述異形裝夾器安裝在輸送帶輪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置傳動絲桿和液壓伸縮桿使得打磨工作能在左右和上下的不同位置進行,滿足異形五金制品打磨的需要,而且在打磨時采用防護箱來保護操作人員的使用安全,具有人性化設計,使用和操作簡單便捷,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中輸送帶輪與工作臺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中防護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作臺,2-主傳動箱,3-控制開關,4-防護箱,5-副傳動箱,6-傳動絲桿,7-緩沖塊,8-連接塊,9-液壓缸,10-液壓伸縮桿,11-傳動連接器,12-橢圓磨頭,13-裝夾塊,14-異形裝夾器,15-輸送帶輪,16-軸承,17-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流水線式五金制品打磨設備,包括工作臺1、防護箱4、傳動絲桿6、緩沖塊7、液壓伸縮桿10、橢圓磨頭12、異形裝夾器14和支撐桿17;所述工作臺1放置在整個設備的下部,為安裝在其上的部件提供安裝空間同時承載五金制品的打磨工作;所述防護箱4固定安裝在工作臺1的上方,起到防護作用防止在打磨過程中發生危險;所述傳動絲桿6安裝在防護箱4的上方內壁中,通過螺紋的轉動傳遞移動動力;液壓缸9穿過防護箱4連接在傳動絲桿6上,由傳動絲桿6帶動使其能在防護箱4上進行左右移動從而調整打磨的方向;連接塊8連接液壓缸9安裝在防護箱4上,將液壓缸9固定在防護箱4上;所述緩沖塊7設置兩個對稱的安裝在防護箱4的上方,在液壓缸9進行左右移動時起到緩沖的作用防止移動過渡而發生危險;副傳動箱5固定安裝在防護箱4的左側壁上,為傳動絲桿6的轉動提供動力;軸承16連接傳動絲桿6安裝在防護箱4的右側外壁上,使得傳動絲桿6能在防護箱4內進行轉動;所述液壓伸縮桿10安裝在液壓缸9的下端放置在防護箱4的內部,由液壓缸9帶動能進行上下移動從而調整打磨的位置;傳動連接器11安裝在液壓伸縮桿10的下端,起到傳遞動力和支撐固定的作用;所述橢圓磨頭12安裝在傳動連接器11上,在傳動絲桿6和液壓缸9的共同作用下使其能在不同的位置打磨五金制品;輸送帶輪15穿過防護箱4安裝在工作臺1的上方,用輸送需要打磨的五金制品將五金制品的打磨形成流水線式工作方式;所述支撐桿17連接在工作臺1和輸送帶輪15上,用于支撐輸送帶輪15;所述異形裝夾器14安裝在輸送帶輪15上,用來裝夾五金制品;裝夾塊13安裝在異形裝夾器14上放置在橢圓磨頭12的下方,將需要打磨的五金制品裝夾在橢圓磨頭12的下方等待加工;主傳動箱2設置在工作臺1的底端,為橢圓磨頭12何輸送帶輪15提供動力;控制開關3鑲嵌在工作臺1的左側壁上,控制主傳動箱2和副傳動箱5從而控制打磨工作的開啟和關閉。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