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銅管制造領域的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
背景技術:
銅管是一種常用的工業用耗材。在特殊環境下應用的銅管有特殊的性能要求,因而需要對其在生產工藝上進行熱處理,從而能夠加強銅管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性能,以適應實用要求。現有的銅管退火技術,按照工藝流程分成若干步驟,依次進行處理。這樣的處理模式在生產效率上有一定的瓶頸,無法適應大批量生產制造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它結構緊湊,能夠實現自動化的實現高速銅管退火工藝,提升了生產效率。
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包括送料設備、加熱設備、保溫與冷卻設備、出料設備、冷卻水循環系統、抹油箱、電氣控制柜和高頻電源柜;
所述送料設備、所述加熱設備、所述保溫與冷卻設備、所述出料設備依次連接;
所述冷卻水循環系統和所述高頻電源柜及所述加熱設備連接;
所述抹油箱和所述出料設備連接;
所述電氣控制柜和所述高頻電源柜分別與所述送料設備、所述加熱設備、所述保溫與冷卻設備、所述出料設備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設備包括送料收放卷機、送料底座、導向臂、矯直器、送料牽引裝置、光電傳感器、清洗裝置、擦干裝置和計長裝置;
所述送料收放卷機正對所述送料底座;
所述導向臂、所述矯直器、所述送料牽引裝置、所述清洗裝置、所述擦干裝置和所述計長裝置依次設置在所述送料底座的上表面上;
4個所述光電傳感器設置在所述導向臂上。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設備包括加熱箱體、箱體蓋和加熱線圈;
所述箱體蓋使用液壓設備支撐;
所述加熱線圈懸空的安裝在所述加熱箱體內。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與冷卻設備,包括連接管、保溫箱、保溫導向輥、冷卻箱、冷卻導向輥、吹干導向輥;
所述保溫箱通過連接管與加熱箱體連接;所述連接管上開設有若干通氣孔;
所述保溫箱內設有4個所述保溫導向輥;
所述冷卻箱與所述保溫箱連接;
7個所述冷卻導向輥設置在所述冷卻箱內部;每個所述冷卻導向輥上均設有噴淋機構;
3個所述吹干導向輥設置在所述冷卻箱尾部;每個所述吹干導向輥上均設有壓縮空氣通氣管。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設備,包括出料底座、出料牽引裝置、快速氣缸、出料導向臂、預彎裝置和出料收放卷機;
所述出料牽引裝置和所述出料導向臂依次設置在所述出料底座上;
所述快速氣缸與所述出料導向臂連接;
所述預彎裝置設置在所述出料導向臂上;
所述出料收放卷機正對著所述出料導向臂。
進一步的,設有一個操作臺正對著所述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在一套設備系統實現了從上料到加熱到退火到下料的全部工藝流程,整個流程無需人工干預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從而使整個工藝過程得以連貫進行,擺脫了工位加工對于生產能力的限制,大大提升了銅管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送料設備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加熱設備2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保溫設備3和冷卻設備4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保溫設備3和冷卻設備4的俯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的出料設備5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包括送料設備1、加熱設備2、保溫設備3、冷卻設備4、出料設備5、冷卻水循環系統8、抹油箱9、電氣控制柜6和高頻電源柜7。
送料設備1、加熱設備2、保溫設備3、冷卻設備4、出料設備5依次連接。電氣控制柜6和高頻電源柜7分別與送料設備1、加熱設備2、保溫3、冷卻設備4、出料設備5連接。冷卻水循環系統8和高頻電源柜7及加熱設備2連接。電氣控制柜6用來實現整個設備的電氣控制,高頻電源柜7用來輸出感應加熱所需電源,循環冷卻系統8用來給高頻電源與線圈冷卻。設有一個操作臺10正對著所述高速在線銅管退火設備,操作人員可通過操作臺10操作全套設備,并能夠通過操作臺10上的屏幕監控整個設備的狀態。抹油箱9和出料設備5連接。
請參閱圖3,送料設備1包括送料收放卷機101、送料底座109、導向臂103、矯直器104、送料牽引裝置105、光電傳感器102、清洗裝置106、擦干裝置107和計長裝置108。送料收放卷機101正對送料底座109;導向臂103、矯直器104、送料牽引裝置105、清洗裝置106、擦干裝置107和計長裝置108依次設置在送料底座109的上表面上。4個光電傳感器102設置在導向臂103上。銅管通過收放卷機101穿過可自由活動的導向臂103,經過矯直器104后,送入牽引裝置105中,牽引裝置內部由電機驅動,連續地把銅管送入后續步驟中去。光電傳感器102可檢測銅管與導向臂的相對位移,以確定送料的速度。
請參閱圖4,加熱設備2包括加熱箱體201、箱體蓋203和加熱線圈202。加熱線圈202懸空的安裝在加熱箱體201內。箱體蓋203使用液壓設備支撐,便于維護與檢修。
請參閱圖5和圖6,保溫設備3,包括連接管302、保溫箱301和保溫導向輥303。保溫箱301通過連接管302與加熱箱體201連接。連接管302上開設有若干通氣孔,可連接氣管,從外部輸入保護氣體,保護銅管防止氧化。保溫箱301內設有4個保溫導向輥303,給銅管起導向作用。
冷卻設備4包括冷卻箱401、冷卻導向輥402和吹干導向輥404。冷卻箱401與保溫箱301連接。7個冷卻導向輥402設置在冷卻箱401內部;每個冷卻導向輥402上均設有噴淋機構,與一套額外的冷卻水循環系統403連接,對銅管進行噴淋與冷卻。3個吹干導向輥404設置在冷卻箱401尾部。每個吹干導向輥404上均設有壓縮空氣通氣管,用來吹干銅管表面殘留的冷卻水。
請參閱圖7,出料設備5,包括出料底座501、出料牽引裝置502、快速氣缸503、出料導向臂505、預彎裝置504和出料收放卷機506。出料牽引裝置502和出料導向臂505依次設置在出料底座501上。快速氣缸503與出料導向臂505連接,用來控制出料導向臂505的收攏和打開。出料導向臂507上安裝有預彎裝置504,用來使銅管往下彎曲,可以順利進入收放卷機506中。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自動運行狀態下,滿的料盤放入送料收放卷機101,空料盤放入出料收放卷機506,銅管通過送料牽引裝置105與出料牽引裝置502的牽引,首先經過送料導向臂103,由四個光電傳感器102來檢測銅管送料的半徑,實時控制送料的轉速。經過矯直器104使銅管變直,清洗裝置106洗去銅管上一道工序殘留的污漬,殘留的清洗劑由擦干裝置107擦干,進入計長裝置108中,可在界面中實時讀取運行的速度以及總計加熱的長度。通過計長裝置108后,銅管進入充滿氮氣的加熱箱201中,經過線圈202的加熱,進入同樣充滿氮氣的保溫箱301中保溫適當的時間。隨后銅管進入冷卻箱401中,通過帶噴淋機構的冷卻導向輥402時受到噴淋冷卻,穿過通壓縮空氣的吹干導向輥404后,殘留冷卻水被吹干,銅管送出箱體,進入出料設備5。抹油箱9使銅管均勻抹油,經過預彎裝置504預彎后,送入放卷料機506中的空料盤中。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