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橡膠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渦流式研磨機。
背景技術:
一般橡膠制品在硫化時,為防止缺膠,膜腔內的膠料通常會保持一定過量,硫化后,這部分過量膠會形成溢邊(也稱為飛邊)。為了橡膠制品的正常使用,需要清除溢邊,在實際生產中,清除溢邊的過程稱為修邊。修邊要求尺寸精確,外觀整潔美觀。目前,修邊方法主要是人工法,冷凍法和機械法。而在在現有的修邊方法中,人工修邊耗時耗力,成本較大,不能處理結構比較復雜的橡膠制品,而且廢品率較高。冷凍法和機械法雖然能夠實現自動化,但是修邊過的產品依然存在毛刺和細小飛邊,影響產品的使用。所以傳統方法耗費人力,成本高,修邊效率低且修邊效果有限,所以需要設計一種結構能有效解決原修邊技術中效率低,效果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渦流式研磨機,本結構不僅具有外型美觀,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加工量大,噪音低等優點,還能夠有效解決原修邊技術中效率低,效果差等問題,尤其對于結構比較復雜、尺寸較小的橡膠制品,渦流研磨機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渦流式研磨機,包括研磨槽、底座和電器柜;所述的研磨槽位于底座的上方,用于工件與磨料摩擦去邊;所述的研磨槽底部設有回轉盤,用于產生高速的離心力形成螺旋的渦流運動;所述的研磨槽通過回轉盤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電機,電機位于研磨槽的一側;所述的回轉盤上還設有皮帶傳動裝置,皮帶傳動裝置一端連接在回轉盤上,一端連接在電機的下端;所述的電器柜固定連接在底座的右上方,位于研磨槽的一側;所述的電器柜上還設置有緊鎖裝置,所述的電器柜通過緊鎖裝置與所述的研磨槽相連接。
其進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的研磨槽內襯有聚氨酯橡膠。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與現有的修邊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外型美觀,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加工量大,噪音低等優點,還能夠有效解決原修邊技術中效率低,效果差等問題,尤其對于結構比較復雜、尺寸較小的橡膠制品,渦流研磨機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渦流式研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研磨槽2、回轉盤3、皮帶傳動裝置4、電機5、電器柜6、緊鎖裝置7、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渦流式研磨機,包括研磨槽1、底座7和電器柜5;所述的研磨槽1位于底座7的上方,用于工件與磨料摩擦去邊;所述的研磨槽1底部設有回轉盤2,用于產生高速的離心力形成螺旋的渦流運動;所述的研磨槽1通過回轉盤2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底座7上;所述的底座7上設置有電機4,電機4位于研磨槽1的一側;所述的回轉盤2上還設有皮帶傳動裝置3,皮帶傳動裝置3一端連接在回轉盤2上,一端連接在電機4的下端;所述的電器柜5固定連接在底座7的右上方,位于研磨槽1的一側;所述的電器柜5上還設置有緊鎖裝置6,所述的電器柜5通過緊鎖裝置6與所述的研磨槽1相連接。
其進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的研磨槽1內襯有聚氨酯橡膠。
如圖1中渦流式研磨機其研磨槽1容量較大,內襯有相當厚度的高強度、高耐磨性的聚氨酯橡膠,利用其底部回轉盤2高速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工件與磨料在研磨槽1內產生強力的摩擦,形成螺旋的渦流運動,使工件與磨料產生高速回轉摩擦和螺旋翻轉,使得被加工零件可以在短時間內被均勻地去掉毛刺,飛邊,達到理想的加工效果,有效的解決了原修邊技術中效率低,效果差等問題,尤其對于結構比較復雜、尺寸較小的橡膠制品,渦流研磨機更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效果。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