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燒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硬質合金燒結裝置。
背景技術:
燒結裝置是一種在高溫下,使合金粉末相互鍵聯,并隨著燒結的進行,材料晶粒逐漸長大,空隙(氣孔)和晶界漸趨減少,通過物質的傳遞,其總體積收縮,密度增加,最后成為具有某種顯微結構的致密多晶燒結體的裝置。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1520165983.4,申請日為2015.03.23《一種真空脫氫燒結一體化裝置》,該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鎂合金粉末材料,實現真空脫氫與燒結一體化的裝置,可控性強、應用范圍廣。但是該實用新型抽真空效果欠佳,燒結效率低、質量差,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真空環境效果好、燒結快速且質量高、冷卻系統設置完善、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硬質合金燒結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硬質合金燒結裝置,包括框架、紅外儀組件、防轉動組件、油缸、上部絕緣組件、接電裝置、上壓頭、波紋管、法蘭、絕緣環、擋圈、爐殼、燒結組件、下壓頭、下絕緣板、壓力傳感器組件、真空系統和水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方設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方連接有防轉動組件,所述防轉動組件的上方連接有紅外儀組件,所述油缸的下方固定有上部絕緣組件,所述上部絕緣組件的下方設置有上壓頭,所述上壓頭的下方連接有接電裝置,所述接電裝置的下方連接有波紋管,所述波紋管的下方連接有法蘭,所述法蘭的下方設置有絕緣環,所述絕緣環的下方設置有爐殼,所述爐殼的上方還連接有真空系統,所述爐殼的內部設置有燒結組件,所述爐殼的下方連接有下壓頭,所述下壓頭的下方設置有下絕緣板,所述下絕緣板的下方設置有壓力傳感器組件;所述水冷系統設置在框架的內側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真空系統包括電磁擋板閥、底座、真空箱、密封塞、電機、電刷蓋、過濾器組件、柔性管、直管、套管、壓力表、壓力傳感器、真空規、充氣閥、三通接頭、彎管和放氣閥,所述彎管固定在爐殼的上方平面上,所述彎管的另一端連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上下兩側各設置有三個對稱分布的接頭,所述直管的前側還設置有三個放氣閥。
進一步的,所述上方的三個接頭上依次連接有壓力表、真空規和三通接頭,所述三通接頭的側面連接有充氣閥。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硬質合金燒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的一個接頭上設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的,所述直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電磁擋板閥,所述電磁擋板閥的另一端連接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連接有過濾器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器組件包括密封套、過濾盒、盒頂、盒蓋、壓塞和O型圈,所述過濾盒的側面與柔性管的另一端相連,所述過濾盒的內部設置有密封套,其上方設置有盒頂;所述密封套的上方設置有壓塞,所述壓塞的上方中心設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盒頂的上方設置有盒蓋,所述盒頂的內部上端還設置有O型圈;所述過濾盒的下方還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下方連接有真空箱,所述真空箱的上方設置有密封塞,下方設置有底座,側面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側面設置有電刷蓋。
進一步的,所述燒結組件包括擋料套、護套、輸料塊、擋塊、彈簧和定位銷,所述擋料套的外側設置有護套,所述護套的外側設置有彈簧;所述擋料套的內部上下兩端各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的上方均連接有輸料塊,所述輸料塊的內部中心設置有主道,所述主道的側面設置有支道。
進一步的,所述下方輸料塊中的主道的開口處設置有定位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真空環境效果好,燒結快速且質量高,冷卻系統設置完善,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合大面積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系統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燒結組件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硬質合金燒結裝置,包括框架46、紅外儀組件1、防轉動組件2、油缸3、上部絕緣組件4、接電裝置5、上壓頭6、波紋管7、法蘭8、絕緣環9、擋圈10、爐殼11、燒結組件、下壓頭13、下絕緣板14、壓力傳感器組件15、真空系統和水冷系統18;框架46的上方設置有油缸3,油缸3的上方連接有防轉動組件2,防轉動組件2的上方連接有紅外儀組件1,油缸3的下方固定有上部絕緣組件4,上部絕緣組件4的下方設置有上壓頭6,上壓頭6的下方連接有接電裝置5,接電裝置5的下方連接有波紋管7,波紋管7的下方連接有法蘭8,法蘭8的下方設置有絕緣環9,絕緣環9的下方設置有爐殼11,爐殼11的上方還連接有真空系統,真空系統包括電磁擋板閥16、底座19、真空箱17、密封塞20、電機21、電刷蓋22、過濾器組件、柔性管29、直管30、套管32、壓力表33、壓力傳感器31、真空規35、充氣閥36、三通接頭37、彎管44和放氣閥43,彎管44固定在爐殼11的上方平面上,彎管44的另一端連接有直管30,直管30的上下兩側各設置有三個對稱分布的接頭301,上方的三個接頭301上依次連接有壓力表33、真空規35和三通接頭37,三通接頭37的側面連接有充氣閥36,下方的一個接頭301上設置有套管32,套管32的另一端連接有壓力傳感器31;直管30的前側還設置有三個放氣閥43,直管30的另一端連接有電磁擋板閥16,電磁擋板閥16的另一端連接有柔性管29,柔性管29的另一端連接有過濾器組件,過濾器組件包括密封套23、過濾盒24、盒頂25、盒蓋26、壓塞28和O型圈27,過濾盒24的側面與柔性管29的另一端相連,過濾盒24的內部設置有密封套23,密封套23的上方設置有壓塞28,壓塞28的上方中心設置有第一沉孔281;過濾盒24的上方設置有盒頂25,盒頂25的上方設置有盒蓋26,盒頂25的內部上端還設置有O型圈27,過濾盒24的下方還設置有連接管241,連接管241的下方連接有真空箱17,真空箱17的下方設置有底座19,側面連接有電機21,電機21的側面設置有電刷蓋22;真空箱17的上方還設置有密封塞20;爐殼11的內部設置有燒結組件,燒結組件包括擋料套10、護套40、輸料塊38、擋塊39、彈簧45和定位銷42,擋料套10的外側設置有護套40,護套40的外側設置有彈簧45;擋料套10的內部上下兩端各設置有擋塊39,兩個擋塊39之間設置有粉末41;擋塊39的上方均連接有輸料塊38,輸料塊38的內部中心設置有主道382,主道382的側面設置有支道381;下方輸料塊38中的主道382的開口處設置有定位銷42;爐殼11的下方連接有下壓頭13,下壓頭13的下方設置有下絕緣板14,下絕緣板14的下方設置有壓力傳感器組件15;水冷系統18設置在框架46的內側下方。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