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管件淬火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26383閱讀:738來源:國知局
一種管件淬火設備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管件熱處理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管件淬火設備。



背景技術:

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包括加熱、保溫、冷卻3個階段;淬火工藝在現代機械制造工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車、飛機、火箭中應用的鋼件幾乎都經過淬火處理,而在軍事上,槍管,炮管等管件更是離不開淬火。

淬火中要使鋼中高溫相——奧氏體在冷卻過程中轉變成低溫亞穩相——馬氏體,冷卻速度必須大于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工件在冷卻過程中,表面與心部的冷卻速度有一定差異,如果這種差異足夠大,則可能造成大于臨界冷卻速度部分轉變成馬氏體,而小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心部不能轉變成馬氏體的情況,為保證整個截面上都轉變為馬氏體需要選用冷卻能力足夠強的淬火介質,以保證工件心部有足夠高的冷卻速度,達到提高管件淬透性,提高淬火硬度及使產品硬度均勻的目的。

目前,公開號為CN202139274U中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連續加壓噴油淬火裝置;它由上料裝置、輥底式連續加熱爐、取片機械手、噴油淬火壓床、出料機械手、出料轉移網帶、油槽等構成;加熱爐用于對片體進行加熱保溫使其滿足淬火要求;取片機械手將達到淬火要求的鋸片基體送入噴油淬火壓床中進行壓制并噴油淬火,淬火介質送至淬火壓床再循環流回油槽。該專利中的淬火裝置雖然操作簡單,能夠對工件進行連續的壓制噴油淬火,但是,由于其噴油淬火是在盛油槽內進行的并且采用的是流水線式的淬火方式,對工件的淬火速度有限,會導致工件硬度小且硬度不均勻,不能有效提高其淬透性。

公開號為CN103572035A的中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環狀工件的淬火方法以及該方法所使用的淬火裝置;所述環狀工件的淬火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將內模具設置于以淬火溫度加熱后的工件內周側的狀態下來冷卻工件的工序;在工件溫度達到500℃以下并且在降低到馬氏體相變開始溫度之前,若工件的內周面與內模具接觸而開始被束縛,則一邊持續進行束縛一邊在寬度方向上以低壓按壓工件并將工件插入到外模具內的工序;以及若工件溫度達到馬氏體相變開始溫度以下后,則通過在寬度方向上以高壓按壓工件,由此在寬度方向上束縛工件,并且利用外模具來束縛因馬氏體相變而體積膨脹的工件的外周面的工序。

該專利中雖然提到了對環狀工件的淬火,但是該專利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環狀工件的外周面因馬氏體相變而膨脹之前,將其插入到外模具內,抑制工件的外周面與外模具接觸而產生劃痕,減少工件的研磨的加工余量,從而能夠降低研磨工序周期,其核心并不在于如何對環狀或管狀工件進行快速冷卻,而且,由于其需要在環狀工件內部安插內模具,反而會降低冷卻速度,導致工件硬度小且硬度不均勻,不能有效提高其淬透性。

公開號為CN104232871A的中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火車輪整體淬火新工藝:(1)首先將工件裝入下真空隔熱模腔與下定位模腔內,上壓模與上真空隔熱模腔下降與下真空隔熱模腔夾緊工件并加壓;(2)上述夾緊工件的整體淬火裝置快速下降并浸入淬火冷卻介質內,整體上下串動、水平移動,淬火冷卻介質噴流攪拌;(3)冷卻結束后,整體上升,上壓模與上真空隔熱模腔提升,工件卸出。

但是該專利中冷卻方式是夾緊工件的整體淬火裝置快速下降并浸入淬火冷卻介質內,整體上下串動、水平移動,淬火冷卻介質噴流攪拌,雖然比常規方式快速,但淬火冷卻介質整體流動性差會致使淬透性,硬度不均勻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加壓快速冷卻管件淬火設備。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

一種管件淬火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淬火設備包括:冷卻液供給裝置和管件冷卻裝置,

所述冷卻液供給裝置用于將冷卻液輸送至管件冷卻裝置;

所述管件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液噴射裝置和淬火腔,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設置于所述淬火腔內,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至少包括第一冷卻液噴射口和第二冷卻液噴射口,淬火管件設置于所述淬火腔內,所述第一冷卻液噴射口和所述第二冷卻液噴射口分別對向所述淬火管件的不同部位。

優選地,所述管件淬火設備還包括冷卻液回收裝置,所述冷卻液回收裝置與所述淬火腔相連,對淬火中使用過的冷卻液進行回收。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回收裝置包括回收液冷卻裝置、回收液泵,所述回收液泵用以驅動所述冷卻液以使所述冷卻液流經所述回收液冷卻裝置輸送回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所述回收液冷卻裝置用以對所回收的冷卻液進行冷卻。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供給裝置包括:冷卻液增壓裝置和冷卻液存儲裝置,

所述冷卻液增壓裝置和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分別與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相連,所述冷卻液增壓裝置用以驅動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中的冷卻液進入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供給裝置還包括恒溫控制器,所述恒溫控制器安裝在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上,用以對來自所述冷卻液冷卻裝置的冷卻液進行溫度控制。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接收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的冷卻液,分別經所述第一冷卻液噴射口和所述第二冷卻液噴射口噴射至所述待淬火管件,所述第一冷卻液噴射口位于所述待淬火管件的側部,與所述待淬火管件平行噴射,所述第二冷卻液噴射口對向所述待淬火管件端面,沿所述待淬火管件的軸向噴射。

優選地,所述淬火腔包括腔體、冷卻液輸入口、冷卻液輸出口、淬火架,所述冷卻液噴射裝置安裝在所述冷卻液輸入口處,所述冷卻液輸出口與所述回收液冷卻裝置相連,所述待淬火管件設置于所述淬火架上,下部懸空。

優選地,所述冷卻液增壓裝置和所述冷卻液存儲裝置上分別設有第一和第二壓力測量裝置。

優選地,所述回收液冷卻裝置包括:電機、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回收液冷卻循環管、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回收液進口、回收液出口,

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頂部;所述回收液冷卻循環管呈螺旋狀,其與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設于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內部;回收液進口連接安裝在回收液冷卻循環管左側下部,回收液出口連接安裝在回收液冷卻循環管右側上部,

優選地,所述管道上設有冷卻液壓縮開關閥、回收冷卻液出口開關閥、回收冷卻液進口開關閥及冷卻液噴頭開關閥;壓縮機壓力表設于冷卻液增壓裝置1前部;冷卻液罐壓力表設于冷卻液罐頂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或第二冷卻液噴射口包括: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和冷卻液噴射頭,

所述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上設有出液孔和液量控制椎體;

所述冷卻液噴射頭上設有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與冷卻液噴射出口,所述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與所述液量控制椎體配合以控制液體流量;所述冷卻液噴射出口的寬度從左側至右側由寬變窄。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管件淬火設備及其淬火方法通過加快淬火冷卻介質整體流動性,能大幅提高管件淬透性,淬火后管件內外硬度十分均勻,硬度高低的誤差范圍可控制在1到2度范圍內,淬火后金相組織呈細小1-2級馬氏體組織。本發明通過對淬火冷卻介質加壓實現了對管件內外部分區同步快速冷卻的目的。

本發明的管件淬火設備及其淬火方法將在現代機械制造工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車、飛機、火箭中應用的鋼件幾乎都經過淬火處理,而在軍事上,槍管,炮管等管件更是離不開淬火。

本發明中所采用的冷卻液噴頭中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與冷卻液噴射頭可以分別調節壓力大小,并且可以根據管徑的大小更換接頭,維修也更便捷。

本發明采用了一種特制的冷卻液噴頭,該冷卻液噴頭在冷卻液噴射出口位置處的寬度從左側至右側由寬變窄,采用這種構造,能夠消除或盡量減少管件內壁上在于液體剛剛接觸時產生的氣泡,有利于冷卻液與管件內壁的接觸,使淬透性更高。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淬火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淬火設備中標記10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淬火設備中標記7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淬火設備中標記10-1、10-2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淬火設備中標記10-1-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淬火設備中標記10-1-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見說明書最后一頁表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的管件淬火設備包括三個主要的構成部分:冷卻液供給裝置、冷卻液回收裝置以及管件冷卻系統。

如圖1所示,冷卻液供給裝置包括:冷卻液增壓裝置1、冷卻液罐3和恒溫控制器5。冷卻液回收裝置包括:回收液冷卻裝置7和回收液泵9。管件冷卻系統包括冷卻液噴射裝置和淬火腔10-5。

如圖2所示,冷卻液噴射裝置包括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與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安裝在淬火腔10-5的一個側壁(圖中為左側壁)上。

冷卻液罐3通過管道12連接在冷卻液增壓裝置1右側,二者之間設置冷卻液壓縮開關閥2。恒溫控制器5安裝在冷卻液罐3上部,回收液冷卻裝置7通過管道12連接在冷卻液罐3上部,回收液泵9通過管道12連接在回收液冷卻裝置7右側,管件冷卻系統10通過管道12連接在冷卻液罐3右側、回收液泵9下部;所述的冷卻液增壓裝置1上設有壓縮機壓力表13,所述冷卻液罐3上設有冷卻液罐壓力表4。回收液冷卻裝置7與所述冷卻液罐3之間的管道上設置回收冷卻液出口開關閥6;回收液冷卻裝置7與回收液泵9之間的管道上設置回收冷卻液進口開關閥8;冷卻液罐3與管件冷卻系統10的冷卻液噴射頭之間的管道上設置冷卻液噴頭開關閥11。壓縮機壓力表13設于冷卻液增壓裝置1前部;冷卻液罐壓力表4設于冷卻液罐3頂部。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回收液冷卻裝置7包括:電機7-1、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7-2、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7-4、回收液進口7-5和回收液出口7-6。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作用是實現冷卻液在回收進入冷卻液罐3前溫度達到設定溫度。電機7-1安裝在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7-2頂部;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與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7-4設于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7-2內部;回收液進口7-5連接安裝在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左側下部,回收液出口7-6連接安裝在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右側上部。

如圖4所示,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均包括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與冷卻液噴射頭10-1-2。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的結構如圖5所示,冷卻液噴射頭10-1-2的結構如圖6中所示。

如圖5所示,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上設有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出液孔10-1-1-3與液量控制椎體10-1-1-4。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左側具有一個內孔,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左側內孔中,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外表面,出液孔10-1-1-3與液量控制椎體10-1-1-4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

如圖6所示,冷卻液噴射頭10-1-2上設有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與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內孔中。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內部,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右側;其中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與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的寬度(指的是噴射通道的寬度)從左側至右側由寬變窄。

所述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由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與冷卻液噴射頭10-1-2組成,并在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上設有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出液孔10-1-1-3與液量控制椎體10-1-1-4;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左側內孔中,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外表面,出液孔10-1-1-3與液量控制椎體10-1-1-4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在冷卻液噴射頭10-1-2上設有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與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內孔中,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內部,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右側;其中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與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的寬度從左側至右側由寬變窄。

本發明為了實現對冷卻液加壓,便于冷卻液快速注入管件冷卻系統10的功能,設置了冷卻液增壓裝置1,并在其上設置了壓縮機壓力表13,所述壓縮機壓力表13便于觀察冷卻液增壓裝置1壓力變化情況。

本發明為了實時監控冷卻液罐3內壓力變化情況及使冷卻液罐3內溫度恒定在設定溫度的目的,設置了冷卻液罐壓力表4及恒溫控制器5;冷卻液罐壓力表4及恒溫控制器5均設于冷卻液罐3頂部。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設計需要調整二者的位置。

本發明為了實現冷卻液在回收進入冷卻液罐3前溫度達到設定溫度的功能,設有回收液冷卻裝置7,其通過電機7-1驅動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7-4轉動,實現對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內流動的冷卻液的冷卻。

本發明為了保證管件在淬火過程中管件內外部淬透性一致、硬度均勻的功能,設有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本發明為了保證管件在淬火過程中管件的穩定性,設有管件夾具10-4;管件夾具10-4設于冷卻池10-5內部下側。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增壓裝置1是指:。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壓縮開關閥2是指:控制冷卻液增壓裝置1與冷卻液罐3間管道12的開閉的開關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罐3是指:盛放冷卻液的罐體或其他存儲裝置;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3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罐壓力表4是指:測量部件位于冷卻液罐內部、顯示部件位于冷卻液罐外部、便于觀察冷卻液罐3內壓力的壓力表;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4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恒溫控制器5是指:控制冷卻液罐3內溫度始終處于設定溫度內的控制器;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5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冷卻液出口開關閥6是指:控制冷卻液罐3與回收液冷卻裝置7間管道12開閉的開關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6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電機7-1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給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7-4提供動力;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冷卻裝置機架7-2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各部件的安裝;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回收液盡快降溫達到設定溫度;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3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冷卻裝置風扇7-4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回收液盡快降溫達到設定溫度;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4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進口7-5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回收液進入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5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出口7-6是指:回收液冷卻裝置7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回收液從回收液冷卻循環管7-3出來進入冷卻液罐3;其設計位置如附圖3中標記7-6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冷卻液進口開關閥8是指:控制回收液冷卻裝置7與回收液泵9間管道12的開閉的開關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8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回收液泵9是指:用于驅動回收液流動的泵;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9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件冷卻系統10是指:用于對管件進行冷卻淬火的冷卻系統;其由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管件10-3、管件夾具10-4、冷卻池10-5、冷卻液回收管10-6組成;其結構如附圖2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10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是指:管件冷卻系統10的組成部件;由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與冷卻液噴射頭10-1-2組成;其作用是使管件外部快速冷卻;其結構如附圖4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是指:管件冷卻系統10的組成部件;由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與冷卻液噴射頭10-1-2組成;其作用是使管件外部快速冷卻;其結構如附圖4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是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與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的組成部件;其上設有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出液孔10-1-1-3與液量控制椎體10-1-1-4;其作用是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裝與壓力調節;其結構如附圖5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10-1-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進液管連接螺紋10-1-1-1是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左側的螺紋;其作用是便于與管道12的連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0-1-1-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噴射頭連接螺紋10-1-1-2是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的螺紋;其作用是便于與冷卻液噴射頭10-1-2的連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0-1-1-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出液孔10-1-1-3是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的孔;其作用是允許冷卻液從噴射頭噴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0-1-1-3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液量控制椎體10-1-1-4是指:設于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右側的椎體;其作用是便于調節冷卻液壓力;其設計位置如附圖5中標記10-1-1-4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噴射頭10-1-2是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與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的組成部件;其上設有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與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其作用是快速噴射冷卻液與壓力調節;其結構如附圖6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10-1-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噴射頭進液連接螺紋10-1-2-1是指: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的螺紋;其作用是便于與冷卻液壓力調節接頭10-1-1的連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10-1-2-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噴射頭液體流量控制錐面10-1-2-2是指: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左側內部的錐面;其作用是便于調節冷卻液壓力;其設計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10-1-2-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噴射出口10-1-2-3是指:設于冷卻液噴射頭10-1-2右側內部的冷卻液出液口;其作用是快速噴射冷卻液;其設計位置如附圖6中標記10-1-2-3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件10-3是指:加熱到指定溫度的管件;其在淬火時的放置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3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件夾具10-4是指:管件冷卻系統10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夾住管件10-3;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4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淬火腔10-5是指:管件冷卻系統10的組成部件;管件在其中進行快速冷卻;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5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回收管10-6是指:管件冷卻系統10的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冷卻液的回收;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10-6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冷卻液噴頭開關閥11是指:控制冷卻液罐3與管件冷卻系統10間管道12的開閉的開關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11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管道12是指:用于連接各個液體流通腔體的連接管;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1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壓縮機壓力表13是指:便于觀察冷卻液增壓裝置1內壓力變化情況的壓力表;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13所示。

實施例2:

本發明的管件淬火設備在使用時先將管件裝夾在管件夾具10-4上,后經過冷卻液增壓裝置1對冷卻液罐3加壓,當達到設定壓力(1-2個大氣壓)時,打開冷卻液噴頭開關閥11,冷卻液經過管件內部冷卻液噴頭10-2與管件外部冷卻液噴頭10-1分別對管件內、外部同時噴射冷卻液進行快速冷卻,待淬火工序完成后,通過回收液泵9對冷卻液進行回收,冷卻液經過回收液冷卻裝置7后達到設定溫度(30℃左右)才能回收進入冷卻液罐3,最后通過恒溫控制器5控制冷卻液罐3內冷卻液穩定保持在設定穩定(30℃左右)。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本發明上述公開內容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對上述的管件淬火設備以及相應的方法進行部件的修改或增加,而不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同樣清楚的是,雖然本發明己參照一些具體的例子進行描述,基于上述描述內容,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必定能夠獲得許多用于管件淬火的其它等效形式的設備和方法,這些管件淬火設備和相應的方法具有如權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包含在由此限定的保護范圍內。

雖然上面結合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示意性實現方式的解釋,并非對本發明包含范圍的限定。實施例中的細節并不構成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任何基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等效變換、簡單替換等顯而易見的改變,均落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定远县| 泰顺县| 宁化县| 纳雍县| 关岭| 林州市| 册亨县| 清远市| 赤水市| 邯郸市| 集安市| 依安县| 图们市| 保靖县| 达拉特旗| 岱山县| 富源县| 高碑店市| 遂昌县| 大荔县| 息烽县| 安阳县| 买车| 那曲县| 城口县| 东阿县| 临西县| 皋兰县| 灵山县| 乌兰浩特市| 随州市| 霞浦县| 读书| 福州市| 蒲江县| 台湾省| 萍乡市| 巴里| 木里|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