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輪轂鑄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78170閱讀:641來源:國知局
輪轂鑄造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輪轂鑄造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鋁合金輪轂鑄造過程中,包括以下步驟:需要在鑄造機上安裝模具,模具合模,澆鑄鋁水至模具型腔內;澆鑄完成后需要對輪轂進行冷卻;冷卻完成后,打開模具,將輪轂取出。然而,現有的輪轂鑄造過程中,自動化程度不高,人工參于程度高。另外,在鋁合金輪轂的鑄造工藝過程中,在鋁合金輪轂澆筑完成后,需要對鋁合金輪轂進行冷卻。現有低壓鑄造成型技術的模具,冷卻方式一般有壓縮空氣冷卻和水冷冷卻。例如,公開號為CN101530903A的中國實用新型公開了《鑄造輪轂模具的水冷裝置》,頂模內部設置有頂模冷卻通道,冷卻誰在頂模冷卻通道中流動,頂模輪心部位設置冷卻柱,冷卻通道將冷卻水導入,輪輻根部設置邊模冷卻通道,底模澆口處設置澆口冷卻通道,底模還設置了底模冷卻通道。然而,由于現有采用水冷進行冷卻的鋁合金鑄造輪轂模具,采用在模具內部開設冷卻通道,在冷卻通道內注入冷卻水,實現對鋁合金鑄造輪轂進行冷卻,由于水對模具具有腐蝕作用,使用過久之后,模具與空氣接觸,造成模具生銹。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輪轂鑄造裝置,實現輪轂鑄造的自動化,保證鋁合金鑄造輪轂快速冷卻,防止鑄造模具出現生銹的現象。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輪轂鑄造裝置,包括一鑄造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鑄造平臺上開設有一鑄造孔,在所述鑄造平臺上位于鑄造孔處設置有一鑄造模具,鑄造模具包括頂模、底模和兩組對稱布置的側模,所述頂模、底模和側模形成用于成形輪轂的型腔,所述鑄造平臺的下方豎立有下立柱,該下立柱上滑動設置有下支架,該下支架由一下氣缸驅動,所述底模設置于該下支架上,所述鑄造平臺的上方豎立有上立柱,該上立柱上滑動設置有上支架,該上支架由一上氣缸驅動,所述頂模設置于上支架上,所述鑄造平臺頂面上位于每個側模下方設置有導軌,每組對稱布置的側模之間設置有一雙向氣缸,該雙向氣缸的兩個伸出桿與側模連接,雙向氣缸的兩個有桿腔和無桿腔分別相互串聯在一起,所述鑄造平臺一側設置有走料軌,另一側設置有出料軌,在走料軌和出料軌之間連接有一穿過所述鑄造孔底部的上料軌,上料軌的一端與走料軌一端連接,上料軌的另一端與出料軌的一端連接,所述走料軌上設置有用于運輸輪轂的撐轂桿,該撐轂桿從走料軌一端進入上料軌,經過上料軌之后,從出料軌的一端退出下料,所述鑄造平臺上豎立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上滑動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上固定有一圓管,該圓管位于鑄造孔的上方,圓管的管徑大于鑄造孔的孔徑,所述圓管上朝向鑄造孔一側周向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圓管與一水管連接,該水管與一水泵連接,所述鑄造平臺上設置有一推動圓管上下移動的往復缸,該往復缸的輸出端與滑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水泵為一定量泵,采用定量泵實現對噴灑頭水量的控制。

作為改進,所述鑄造平臺上位于鑄造孔的兩側設置有分別設置一導向柱,每個導向柱上滑動設置有一滑塊,所述滑塊包括一與導向柱滑動連接的滑動部、與該滑動部一體的連接部,該連接部上通過螺栓連接有一蓋合部,所述連接部上與所述蓋合部相對一側開設有形狀與圓管外壁相適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蓋合部上與所述連接部相對一側開設有形狀與圓管外壁相適配的第二凹槽。通過設置連接部便于實現滑塊與導向柱的連接,通過設計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螺栓連接的方式,便于實現圓管的安裝和拆卸。

再改進,所述撐轂桿的頂部轉動設置有一錐形的轉動體。通過設置轉動體,鑄造冷卻完成后的輪轂置于轉動體之上,便于實現輪轂在撐轂桿上的設置。

再改進,所述下立柱上滑動設置于一固定塊,所述下支架轉動設置于該固定塊。固定塊在下氣缸的作用下,使得下支架能夠進行上下移動,另外,下支架轉動設置在固定塊上,使得底模能夠發生轉動,避開鑄造孔位置,從而防止了噴灑頭在對輪轂進行冷卻時,冷卻水接觸到底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下氣缸、上氣缸動作,控制底模和頂模靠近或者遠離鑄造孔,雙向氣缸控制每組相對布置的側模能夠同步動作,使得側模合攏或者分開,鑄造時,底模、頂模和側模相互壓緊形成輪轂鑄造型腔,鑄造機向型腔內注入鋁水,接著,下氣缸動作,下支架帶動底模撤出,撐轂桿從走料軌進入上料軌,從上料軌進入底模下方,頂模在上氣缸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同時在兩個雙向氣缸的作用下,每組相對布置的側模同時打開,輪轂落至撐轂桿之上,水泵將冷卻水通過水管送至圓管內,冷卻水通過圓管上的噴頭向輪轂的外側緣噴灑,同時,在往復缸的作用下,圓管沿著導向柱上下往復移動,噴頭對著輪轂外緣上下移動,實現了對輪轂外緣周向均勻地噴灑冷卻水霧,從而實現了輪轂的快速冷卻,冷卻完成后,輪轂隨著撐轂桿經上料軌移動至料軌的一端,從出料軌將輪轂送走,從而實現了整個輪轂制造的自動化,本發明利用圓管上下移動實現對輪轂進行冷卻,掘棄了以前在鑄造模具內開始冷卻水道,通過在冷卻水道內通冷卻水實現對輪轂進行冷卻,造成之前輪轂冷卻,冷卻效率低,鑄造模具容易生銹,本發明由于避免了冷卻水與模具直接接觸,防止了模具內部即使在接觸空氣后也不易出現生銹的現象,同時,將冷水霧直接噴灑至輪轂之上,提高了冷卻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輪轂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鑄造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一組相對布置的側模中雙向氣缸的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圓管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4所示,本實施中的輪轂鑄造裝置,包括鑄造機、鑄造平臺8、鑄造模具、下立柱71、下支架711、下氣缸、上立柱72、上支架721、上氣缸、導軌73、雙向氣缸、走料軌61、上料軌62、出料軌63、撐轂桿64、導向柱41、圓管42、噴頭421、滑塊43和往復缸。

其中,鑄造平臺8上開設有一鑄造孔81,在鑄造平臺8上位于鑄造孔81處設置有一鑄造模具,鑄造模具包括頂模1、底模3和兩組對稱布置的側模2,所述頂模1、底模3和側模2形成用于成形輪轂5的型腔,所述鑄造平臺8的下方豎立有下立柱71,該下立柱71上滑動設置有下支架711,該下支架711由一下氣缸驅動,所述底模3設置于該下支架711上,所述鑄造平臺8的上方豎立有上立柱72,該上立柱72上滑動設置有上支架721,該上支架721由一上氣缸驅動,頂模1設置于上支架721上,鑄造平臺8頂面上位于每個側模2下方設置有導軌73,每組對稱布置的側模2之間設置有一雙向氣缸21,該雙向氣缸21的兩個伸出桿與側模2連接,雙向氣缸21的兩個有桿腔和無桿腔分別相互串聯在一起,所述鑄造平臺8一側設置有走料軌61,另一側設置有出料軌63,在走料軌61和出料軌63之間連接有一穿過所述鑄造孔81底部的上料軌62,上料軌62的一端與走料軌61一端連接,上料軌62的另一端與出料軌63的一端連接,所述走料軌61上設置有用于運輸輪轂5的撐轂桿64,該撐轂桿64從走料軌61一端進入上料軌62,經過上料軌62之后,從出料軌63的一端退出下料,進一步地,撐轂桿64的頂部轉動設置有一錐形的轉動體641。通過設置轉動體641,鑄造冷卻完成后的輪轂5置于轉動體641之上,便于實現輪轂5在撐轂桿641上的設置,鑄造平臺8上豎立有導向柱41,所述導向柱41上滑動設置有滑塊43,所述滑塊43上固定有一圓管42,該圓管42位于鑄造孔81的上方,圓管42的管徑大于鑄造孔81的孔徑,所述圓管42上朝向鑄造孔81一側周向設置有多個噴頭421,所述圓管42與一水管連接,該水管與一水泵連接,所述鑄造平臺8上設置有一推動圓管42上下移動的往復缸,該往復缸的輸出端與滑塊43連接。優選地,所述水泵為一定量泵,采用定量泵實現對噴灑頭41水量的控制。

另外,鑄造平臺8上位于鑄造孔18的兩側設置有分別設置一導向柱41,每個導向柱41上滑動設置有一滑塊43,所述滑塊43包括一與導向柱41滑動連接的滑動部431、與該滑動部431一體的連接部432,該連接部432上通過螺栓連接有一蓋合部433,所述連接部432上與所述蓋合部433相對一側開設有形狀與圓管42外壁相適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蓋合部433上與所述連接部432相對一側開設有形狀與圓管42外壁相適配的第二凹槽。通過設置連接部432便于實現滑塊43與導向柱41的連接,通過設計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螺栓連接的方式,便于實現圓管42的安裝和拆卸。

此外,下立柱71上滑動設置于一固定塊710,所述下支架711轉動設置于該固定塊710。固定塊710在下氣缸的作用下,使得下支架711能夠進行上下移動,另外,下支架711轉動設置在固定塊710上,使得底模3能夠發生轉動,避開鑄造孔81位置,從而防止了噴灑頭41在對輪轂5進行冷卻時,冷卻水接觸到底模3。

綜上,本發明下氣缸、上氣缸動作,控制底模3和頂模1靠近或者遠離鑄造孔81,雙向氣缸21控制每組相對布置的側模2能夠同步動作,使得側模2合攏或者分開,鑄造時,底模3、頂模1和側模2相互壓緊形成輪轂鑄造型腔,鑄造機向型腔內注入鋁水,接著,下氣缸動作,下支架711帶動底模3撤出,撐轂桿64從走料軌61進入上料軌62,從上料軌62進入底模2下方,頂模1在上氣缸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同時在兩個雙向氣缸21的作用下,每組相對布置的側模2同時打開,輪轂5落至撐轂桿64之上,水泵將冷卻水通過水管送至圓管42內,冷卻水通過圓管42上的噴頭421,向輪轂5的外側緣噴灑,同時,在往復缸的作用下,圓管42沿著導向柱41上下往復移動,噴頭421對著輪轂5外緣上下移動,實現了對輪轂5外緣周向均勻地噴灑冷卻水霧,從而實現了輪轂5的快速冷卻,冷卻完成后,輪轂5隨著撐轂桿64經上料軌62移動至出料軌63的一端,從出料軌63將輪轂5送走,從而實現了整個輪轂制造的自動化,本發明利用圓管42上下移動實現對輪轂5進行冷卻,掘棄了以前在鑄造模具內開始冷卻水道,通過在冷卻水道內通冷卻水實現對輪轂5進行冷卻,造成之前輪轂5冷卻,冷卻效率低,鑄造模具容易生銹,本發明由于避免了冷卻水與模具直接接觸,防止了模具內部即使在接觸空氣后也不易出現生銹的現象,同時,將冷水霧直接噴灑至輪轂5之上,提高了冷卻效率。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南川市| 礼泉县| 彩票| 马鞍山市| 广西| 肥西县| 万源市| 贵阳市| 宾阳县| 平乐县| 永城市| 汝州市| 连城县| 灵石县| 巴里| 化德县| 怀安县| 六盘水市| 北流市| 响水县| 辽源市| 万山特区| 沛县| 饶河县| 日土县| 沅陵县| 涿州市| 祥云县| 郎溪县| 江孜县| 合肥市| 防城港市| 当涂县| 太白县| 灵丘县| 巴中市| 中西区| 福建省| 罗定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