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涉及光纖預制棒內孔及外圓柱面拋光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光纖預制棒拋光機箱。
背景技術:
光纖制造的核心是光纖預制棒制造技術。目前,常見的光纖加工方法主要有沉積法(化學汽相,管外汽相,等離子體汽相等)和機械法。現階段的工藝為先制造預制棒芯棒, 然后在芯棒外采用不同技術制造外包層。與沉積法相比,機械法前期投資少,適用于特種光纖的批量加工。機械法的主要實施流程為原始光纖玻璃制備,預制棒毛坯加工,預制棒內外表面研磨拋光加工及預制棒拉絲等過程。
光纖預制棒的表面質量與光纖質量密切相關。為了獲得鏡面級的內外表面,后續的拋光整形加工方法與技術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藝;目前預制棒的內孔及外圓的拋光主要由手工操作和機械拋光完成,不僅拋光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難于獲得穩定的形面精度及拋光品質。因此,研究針對陶瓷管內孔拋光的高效、高表面質量批量拋光方法及裝置,對于提高光纖預制棒乃至光纖的制造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常見的拋光方法主要有化學拋光、磁力拋光、火焰拋光及浮動拋光等。受限于光纖預制棒的機械屬性(脆性大,表面易劃傷等)、形狀(內外圓柱面)、尺寸(長度:150mm、直徑:20mm、內徑為:3-8mm)及設備投入等,使得拋光方法的選擇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磁流變拋光技術主要利用磁流變液在磁場中的流變特性進行拋光,即在強磁場下,磁流變液體的磁性成分可以通過流變作用,表現出類似固體的性質而形成具有黏塑性的柔性磨輪特征,當磁場消失時其又恢復其流動特性。該技術的實現需要零件表面與磁流變拋光液之間有相對運動,在添加磁場之后,拋光液與零件表面間會形成剪切力,實現零件表面的高質量拋光。在磁流變拋光過程中,拋光效率主要取決于接觸面間的剪切力的大小,具體為磁場強度,相對運動速度等多種因素決定。
實踐證明:磁流變技術具有優異的磨削拋光性能。專利ZL96198445.7公開了磁流變流體精密加工零件表面的方法,在磁場中,被磁化后的磁流變液通過柔性拋光輪進入工件和柔性拋光輪的間隙,與工件部分表面接觸并拋除與之接觸的工件材料。專利ZL03124557.9公開了一種可噴射磁流變液并使其形成射流的外設磁場裝置,該裝置通過控制噴嘴周圍磁場的大小,方向及工件的位置來控制磁流變液的變性,實現工件的拋光。專利ZL200410044076.0公開了一種超聲波磁流變復合拋光裝置的回轉工具頭,其內部通入磁流變液,在磁場的作用下,通過精密控制系統控制工具頭運動軌跡進而形成高精度的光學表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拋光機箱,該機箱利用高速回轉磁場,通過采用不同的光纖預制棒加持方式,實現對沉浸在磁流變液回路中的光纖預制棒的外圓以及內孔的拋光加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光纖預制棒拋光機箱,所述的機箱中包括工件拋光裝置、伺服裝置、工件夾持裝置、磁流變液循環系統及電控裝置;該機箱包括前覆蓋版、側門拉鎖、鎖緊螺母、前折疊門、透明塑料板、合頁、前拉手、水箱蓋、電控面板、地腳螺釘、機箱架、后覆蓋板、左側門、頂覆蓋板、右覆蓋板;其中,前覆蓋版、后覆蓋版、頂覆蓋板、右覆蓋板、電控面板螺釘固定在機箱架上;前折疊門上部分通過合頁活動固定在機箱架上,其下部分通過鎖緊螺母與機箱架聯結,其中間開孔部分通過緊固部件與透明塑料板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電控裝置包括伺服電機控制開關、電磁閥開關、攪拌器開關、水泵開關,上述控制開關安裝在電控面板上。
進一步,所述的伺服裝置包括伺服電機、導柱、絲杠、伺服支架、工作臺,伺服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絲杠,絲杠通過絲杠螺母連接工作臺,導柱固定在伺服系統支架上,伺服支架通過螺釘固定在機箱架上。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集成度高,操作安裝方便,設計了一種適用于光纖預制棒拋光加工機箱,該拋光機械采用旋轉電磁場的技術方案,有效減少并降低了由采用定位置電磁場旋轉工件技術方案的缺點(小尺寸工件高速旋轉不穩定,易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伺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1-前覆蓋版;102-側門拉鎖;103-鎖緊螺母;104-前折疊門;105-透明塑料板;106-合頁;107-前拉手;108-水箱蓋;109-電控面板;110-地腳螺釘;111-機箱架;112-后覆蓋板;113-左側門;301-伺服電機;302-導柱;303-絲杠;304-伺服支架;305-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光纖預制棒拋光機箱,所述的機箱中包括工件拋光裝置、伺服裝置、工件夾持裝置、磁流變液循環系統及電控裝置;該機箱包括前覆蓋版101、側門拉鎖102、鎖緊螺母103、前折疊門104、透明塑料板105、合頁106、前拉手107、水箱蓋108、電控面板109、地腳螺釘110、機箱架111、后覆蓋板112、左側門113、頂覆蓋板、右覆蓋板;其中,前覆蓋版101、后覆蓋版112、頂覆蓋板、右覆蓋板、電控面板109螺釘固定在機箱架111上;前折疊門104上部分通過合頁106活動固定在機箱架111上,其下部分通過鎖緊螺母103與機箱架111聯結,其中間開孔部分通過緊固部件與透明塑料板105連接。
所述的電控裝置包括伺服電機控制開關、電磁閥開關、攪拌器開關、水泵開關,上述控制開關安裝在電控面板109上。
所述的伺服裝置包括伺服電機301、導柱302、絲杠303、伺服支架304、工作臺305,伺服電機301通過聯軸器連接絲杠303,絲杠303通過絲杠螺母連接工作臺305,導柱302固定在伺服系統支架304上,伺服支架304通過螺釘固定在機箱架111上。
以上為對本發明的實施說明,但所陳述為在光纖預制棒加工領域,基于磁流變拋光原理的旋轉磁場裝置的最佳實施方案,不能限定為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根據本發明原理及實施案例所做的均等變化或者改進,均屬于本發明的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