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機床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
背景技術:
在工業自動化加工領域,軸類工件在不同的加工機床的工序之間需以步進方式傳送,通常工件的傳送方式為水平徑向傳送,可以一次傳送兩根或一根軸類工件。
在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的過程中,當軸類零件從上個加工加工且在淬火加工中需要水平加工軸類工件,在軸類工件淬火完成后又要定位精準傳送到下一工序上。在現有的自動化淬火機床通常采用步進電機或者伺服電機來實現傳送。
由于這類軸類工件的傳送點位不多且速段也不多,采用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傳送從自動化淬火機床的成本的角度來考慮并非最佳的選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包括傳送機構、旋轉機構及伺服機構,所述傳送機構設置在旋轉機構的一側,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伺服機構的一側;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固定V形座組、移動V形座組、垂直升降氣缸、水平移動滑塊、水平移動導軌及水平移動氣缸;所述固定V形座組安裝固定在機架上,所述固定V形座組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間隔布置用于承載軸類工件的成對V形塊;所述移動V形座組與所述固定V形座組平行設置,所述 移動V形座組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間隔布置用于承載軸類工件的成對V形塊;所述垂直升降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移動V形座組固定連接;所述水平移動滑塊安裝在所述垂直升降氣缸上且與所述水平移動導軌配合;所述水平移動導軌固定在機架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送機構進一步包括限制所述移動V形座組水平方向上極限位置的限位液壓緩沖器,所述限位液壓緩沖器設置在所述水平移動導軌的兩側。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送機構進一步包括工件舉升氣缸,所述工件舉升氣缸設置在靠近所述旋轉機構。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成對設置的頂尖旋轉電機、軸承箱及旋轉頂尖。所述頂尖旋轉電機通過同步帶輪組與所述軸承箱配合,所述旋轉頂尖安裝在所述軸承箱上。所述旋轉頂尖與軸類工件的端面配合。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旋轉機構還設置驅動所述旋轉頂尖沿軸向移動的頂尖前后移動氣缸。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伺服機構包括伺服電機、聯軸器、軸承座、導軌、滾珠絲杠及滑塊,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所述聯軸器與安裝在所述軸承座的所述滾珠絲杠連接,所述導軌平行于所述滾珠絲杠且位于一側,所述滑塊安裝在所述導軌上且與所述旋轉機構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采用垂直升降氣缸、水平移動氣缸來實現軸類工件的步進傳送,因V形塊可將工件定位精準,讓工件水平放置徑向移動,可保證整體機構比較緊湊,且能滿足需求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在保證軸類工件水平放置徑向步進傳送的同時,又能定位精準,且采用現有的氣源驅動,成本低廉,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與自動化的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在工 作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在檢修狀態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部件標號如下:傳送機構1(其中,固定V形座組1.1、移動V形座組1.2、垂直升降氣缸1.3、水平移動滑塊1.4、水平移動導軌1.5、水平移動氣缸1.6、限位液壓緩沖器1.7、工件舉升氣缸1.8);旋轉機構2(其中,頂尖旋轉電機2.1、軸承箱2.2、旋轉頂尖2.3、頂尖前后移動氣缸2.4);伺服機構3(其中,伺服電機3.1、聯軸器3.2、軸承座3.3、導軌3.4、滾珠絲杠3.5、滑塊3.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鑒于淬火機床所處的生產環境中,通常都有氣源,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氣動的方式實現自動化淬火機床中軸類工件的步進傳送。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包括傳送機構1、旋轉機構2及伺服機構3。其中,旋轉機構2分別設置在伺服機構3的兩側。傳送機構1設置在旋轉機構2的一側,用于將軸類工件傳送到旋轉機構2上或將軸類工件從旋轉機構2上傳送出來。
請結合參閱圖2和圖3,傳送機構1包括固定V形座組1.1、移動V形座組1.2、垂直升降氣缸1.3、水平移動滑塊1.4、水平移動導軌1.5、水平移動氣缸1.6、限位液壓緩沖器1.7及工件舉升氣缸1.8。
固定V形座組1.1安裝固定在機架上,其上的水平方向上平行間隔布置的成對V形塊用于水平平行承載多根軸類工件。
移動V形座組1.2與固定V形座組1.1平行設置,其上的水平方向上平行間隔布置的成對V形塊用于水平平行承載多根軸類工件。移動V形座組1.2與垂直升降氣缸1.3的活塞桿連接安裝,垂直升降氣缸1.3可帶動移動V形座組1.2垂直升降。
垂直升降氣缸1.3上安裝固定有水平移動滑塊1.4,水平移動滑塊1.4安裝在水平移動導軌1.5上,水平移動導軌1.5固定在機架上。
水平移動氣缸1.6固定在機架上,且與水平移動導軌1.5平行設置。水平移動氣缸1.6的活塞桿與垂直升降氣缸1.3固定連接,水平移動氣缸1.6可帶動垂直升降氣缸1.3及與其連接的移動V形座組1.2沿水平移動導軌1.5水平移動。
限位液壓緩沖器1.7設置在水平移動導軌1.5的兩側,限制水平移動氣缸1.6帶動垂直升降氣缸1.3沿水平移動導軌1.5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極限位置,并起到緩沖作用。
工件舉升氣缸1.8設置在靠近旋轉機構2處將軸類工件升降,將移動V形座組1.2傳送過來的軸類工件舉升至旋轉機構2,或將旋轉機構2上的軸類工件移動至移動V形座組1.2上。
旋轉機構2包括成對設置的頂尖旋轉電機2.1、軸承箱2.2及旋轉頂尖2.3。頂尖旋轉電機2.1通過同步帶輪組與軸承箱2.3配合,旋轉頂尖2.3安裝在軸承箱2.2上。旋轉頂尖2.3與軸類工件的端面配合,將軸類工件夾持在兩成對設置的旋轉頂尖2.3之間并隨旋轉頂尖2.3一同旋轉。旋轉機構2中還設置有頂尖前后移動氣缸2.4,頂尖前后移動氣缸2.4用于將旋轉頂尖2.3的位置沿軸向前后移動。
伺服機構3包括伺服電機3.1、聯軸器3.2、軸承座3.3、導軌3.4、滾珠絲杠3.5及滑塊3.6。
伺服電機3.1通過聯軸器3.2與安裝在軸承座3.1的滾珠絲杠3.5連接。導軌3.4平行于滾珠絲杠3.5設置在其一側。導軌3.4上安裝有滑塊3.6,滑塊3.6與旋轉機構2連接固定。
以傳送機構1一次動作傳送兩根工件為例,本實用新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1)當移動V形座組1.1在上道工序勾到工件后,移動V形座組1.1舉升后再向前移動2步,再向下移動,工件落在固定V形座組1.1上,實現了一次傳送;同時移動V形座組1.2會將固定V形座組 1.1上的所有工件按此方式全部步進1-2步。
(2)當上道工序完成作業后,兩件軸類工件放置在固定V形座組1.1的V形的卡槽上。此時水平移動氣缸1.6的活塞桿到限位液壓緩沖器1.7的位置,帶動水平移動導軌1.5、滑塊1.4、垂直舉升氣缸1.3、移動V形座組1.2整體向前移動到工件放置的V形座卡槽下面。
(3)此時,垂直舉升氣缸1.3升起,移動V形座組1.2將工件托起。水平移動氣缸1.6伸出到另一側的限位液壓緩沖器1.7位置,帶動水平移動導軌1.5、滑塊1.4、垂直舉升氣缸1.3、移動V形座組1.2以及2件工件整體向前移動2步V形塊的距離,此時移動V形座組1.2與固定V形座組1.1上的V形塊上下對齊。
(4)垂直舉升氣缸1.3下降帶動移動V形座組1.2以及2件工件向下移動,工件擱到固定V形座組1.1上的V形塊上,此時完成一次傳送動作。
同理,如果固定V形座組1.1上布滿了工件,按上面動作的話,將會同時傳送所有工件向前移動2步位置,最后的工件將會傳送出此機構,可傳到下道工序上。
本實用新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的傳送機構采用垂直升降氣缸、水平移動氣缸來實現軸類工件的步進傳送,因V形塊可將工件定位精準,步進時V形塊均為兩個一組,可讓工件水平放置徑向移動。可保證整體裝置比較緊湊,且能滿足需求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軸類工件自動化淬火機床在保證軸類工件水平放置徑向步進傳送的同時,又能定位精準,且采用現有的氣源驅動,成本低廉,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與自動化的操作。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 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