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
背景技術:
粉末冶金壓制模具是 粉末壓制的主要工具。它關系到粉末冶金制品生產的質量與安全。在粉末冶金的壓制過程中,有些異型產品兩頭大,中間小,異型產品處于圖1所示的套筒式模具體6(套筒式模具體6與上沖頭3和下沖頭4配合來完成粉末冶金制品的壓制)中,壓制完成后無法脫模。因此,現有技術中通常需要借助半成品加工或者成品加工,這樣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費和生產成本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容易實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壓制產品脫模且不會造成材料浪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其中,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包括左半模體、右半模體、上沖頭和下沖頭,所述左半模體和右半模體對接成能夠彼此分離的完整的中空模體,所述中空模體的外周套裝有限制所述左半模體與右半模體彼此分離的外套,所述上沖頭用于與所述中空模體的上端開口配合,所述下沖頭的側邊輪廓與所述中空模體的側邊輪廓一致。
優選地,所述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為圓筒狀模具,所述中空模體為圓筒式模體、所述外套為圓形套筒、所述下沖頭為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直徑與所述圓筒式模體的外徑一致。
優選地,所述左半模體的內側壁面和右半模體的內側壁面分別形成有凸臺。
優選地,所述中空模體的高度與所述下沖頭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外套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之處:
由于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包括左半模體、右半模體、上沖頭和下沖頭,所述左半模體和右半模體對接成能夠彼此分離的完整的中空模體,所述中空模體的外周套裝有限制所述左半模體與右半模體彼此分離的外套,所以在使用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壓制兩頭大、中間小的異型產品時,可以先將中空模體中的異型產品與中空模體二者整體地從外套中脫出,然后將左半模體和右半模體掰開,即可容易地實現異型產品脫模,且這樣脫模也沒有造成材料浪費。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套筒式模具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的俯視圖,其中未顯示上沖頭。
附圖標記說明
1左半模體 2右半模體
3上沖頭 4下沖頭
5中空模體 6套筒式模具體
7外套 8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其中,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包括左半模體1、右半模體2、上沖頭3和下沖頭4,左半模體1和右半模體2對接成能夠彼此分離(即左半模體1和右半模體2能夠彼此分離)的完整的中空模體5,中空模體5的外周套裝有限制左半模體1與右半模體2彼此分離的外套7,上沖頭3用于與中空模體5的上端開口配合(上沖頭3的外側邊緣幾乎貼靠于中空模體5的上端開口的開口壁),下沖頭4的側邊輪廓與中空模體5的側邊輪廓一致(即一樣大)。
如上所述,由于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包括左半模體1、右半模體2、上沖頭3和下沖頭4,左半模體1和右半模體2對接成能夠彼此分離的完整的中空模體5(也就是說,左半模體1和右半模體2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中空模體5),中空模體5的外周套裝有限制左半模體1與右半模體2彼此分離的外套7,所以在使用該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壓制兩頭大、中間小的異型產品時,可以先將中空模體5中的異型產品與中空模體二者整體地從外套7中脫出,然后將左半模體1和右半模體2掰開,即可容易地實現異型產品脫模,且這樣脫模也沒有造成材料浪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粉末冶金壓制用模具為圓筒狀模具,也就是說,中空模體5為圓筒式模體、外套7為圓形套筒、下沖頭4為圓柱體,圓柱體的直徑與圓筒式模體的外徑一致。
此外,左半模體1的內側壁面和右半模體2的內側壁面分別形成有凸臺8。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空模體5的高度與下沖頭4的高度之和等于外套7的高度,這樣,中空模體5和下沖頭4可以正好安裝在外套7中。
上述實施方式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