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壓鑄領域,具體的是指一種帶有活動頂針的壓鑄模具的脫料機構。
背景技術:
壓鑄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特點是利用模具腔對融化的金屬施加高壓。模具通常是用強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這個過程有些類似注塑成型。大多數壓鑄鑄件都是不含鐵的,例如鋅、銅、鋁、鎂、鉛、錫以及鉛錫合金以及它們的合金。根據壓鑄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壓鑄機或者熱室壓鑄機。壓鑄過程中需要將壓鑄成型的產品從模具上剝落,現有技術中壓鑄機內設置有頂針,用于將壓鑄成型的產品從模具上頂出,現有的頂針一般為一體結構,頂針在頂出產品時容易對產品造成刮傷;另外,由于壓鑄成型的產品形狀不一,多有不對稱結構,使用單根頂針頂出產品,由于產品各處厚薄存在差異,產品在脫離模具過程中容易產生碎裂,影響產品質量。另外,由于頂針頂部較細,使用久了頂針容易斷裂,斷裂后需要更換整個頂針,費時費力且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壓鑄機中頂針頂出模具過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頂針頂部能拆卸、不易對產品造成刮傷的帶有活動頂針的壓鑄模具的脫料機構。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帶有活動頂針的壓鑄模具的脫料機構,包括基座、產品和滑塊,所述滑塊位于基座之上,滑塊內設置有頂針,頂針水平貫穿整個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內至少設置有兩根頂針,頂針包括直桿和套桿,直桿與套桿活動相連,套桿頂部與滑塊外邊緣平齊,套桿頂部設置有墊板,墊板的形狀與產品相匹配。
所述直桿與套桿之間采用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設計中滑塊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頂針,在將產品頂出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兩個以上的受力點,產品上下同時被推出,產品不易碎裂。
2、本設計頂針包括直桿和套桿,直桿與套桿活動相連,套桿頂部與滑塊外邊緣平齊,套桿頂部設置有墊板,墊板的形狀與產品相匹配,在利用頂針將產品頂出時,由于墊板的形狀與產品匹配,頂針頂部不會對產品造成刮傷。
3、本設計中頂針包括直桿和套桿,直桿與套桿活動相連,當遇到不同形狀的產品時,只需更換套桿(使得套桿頂部的墊板形狀與產品相匹配),即能使得頂針在不碰傷產品的情況下完成推頂動作;另外,由于頂針包括直桿和套桿,當頂針需要更換時,更換套桿即可,少部分情況更換整個頂針,節約了成本。
4、本設計中設置有至少兩根頂針,當只需使用單根或者不需要使用所有的頂針時(產品部分位置太薄以防止頂針對其造成損傷),只需擰下相應頂針的套桿即可,使用方便。
5、本設計中直桿與套桿之間優選采用螺紋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頂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基座1,產品2,滑塊3,頂針4,直桿5,套桿6,墊板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2,一種帶有活動頂針的壓鑄模具的脫料機構,包括基座1、產品2和滑塊3,所述滑塊3位于基座1之上,滑塊3內設置有頂針4,頂針4水平貫穿整個滑塊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3內至少設置有兩根頂針4,頂針4包括直桿5和套桿6,直桿5與套桿6活動相連,套桿6頂部與滑塊3外邊緣平齊,套桿6頂部設置有墊板7,墊板7的形狀與產品2相匹配。
所述直桿5與套桿6之間采用螺紋連接。
本設計中滑塊3內部設置有至少兩根頂針4,在將產品2頂出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兩個以上的受力點,產品2上下同時被推出,產品2不易碎裂。本設計頂針4包括直桿5和套桿6,直桿5與套桿6活動相連,套桿6頂部與滑塊3外邊緣平齊,套桿6頂部設置有墊板7,墊板7的形狀與產品2相匹配,在利用頂針4將產品2頂出時,由于墊板7的形狀與產品2匹配,頂針4頂部不會對產品2造成刮傷。本設計中頂針4包括直桿5和套桿6,直桿5與套桿6活動相連,當遇到不同形狀的產品2時,只需更換套桿6(使得套桿6頂部的墊板7形狀與產品2相匹配),即能使得頂針4在不碰傷產品2的情況下完成推頂動作;另外,由于頂針4包括直桿5和套桿6,當頂針4需要更換時,更換套桿6即可,少部分情況更換整個頂針4,節約了成本。本設計中設置有至少兩根頂針4,當只需使用單根或者不需要使用所有的頂針4時(產品2部分位置太薄以防止頂針4對其造成損傷),只需擰下相應頂針4的套桿6即可,使用方便。本設計中直桿5與套桿6之間優選采用螺紋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頂針頂部能拆卸、不易對產品造成刮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