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集流器生產,具體涉及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
背景技術:
1、目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電池包液冷板已大規模應用。其中口琴管式液冷板作為早期液冷板零部件,通常由口琴管、集流管、(集流管兩側)堵蓋、隔斷片、進出水口接頭等幾個部分構成,其結構部件多、安裝繁瑣,若其中一個組裝環節出現問題極其容易因為漏液而報廢。
2、基于此,申請人在另案中發明了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其通過結構設計簡化了集流部件,可以有效提升口琴管式液冷板的良率,減變繁瑣的裝配過程。然而,現有技術中未有該種集流器的生產工藝。
3、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便于該集流器批量高壓壓鑄成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以便于集流器批量高壓壓鑄成型。
2、本申請提供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包括:
3、澆道單元,其下端設置有進液口,上端設置有多個出液口;
4、多個集流器型腔,與出液口一一對應設置;所述集流器型腔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型腔,和垂直于底板型腔的進出水嘴型腔;所述底板型腔的底面與出液口連接;
5、渣包單元,包括多個渣包;各所述進出水嘴型腔的頂部連接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渣包。
6、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還包括若干滑塊抽芯,用于插入相應的進出水嘴型腔。
7、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澆道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液口、主流道、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出液道;其中
8、所述主流道的出液端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流道;
9、所述出液道包括位于各第一支流道的尾部的第一出液道,以及通過兩個細流道分別與兩個第一支流道的頭部連通的第二出液道;
10、各出液道的頂部設置有所述出液口。
11、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出液口的數量為6個。
12、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進液口的截面積與所有出液口的截面積之和的比為15:1倍,阻流截面積的倍數為13~15倍。
13、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主流道的截面積與兩個第一支流道的截面積之和的比為1.2:1倍,阻流截面積的倍數為1~1.5倍。
14、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兩個第一支流道的截面積之和與所有出液道的截面積之和的比為1.2:1,阻流截面積的倍數為1-1.5倍。
15、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出液道的末端包括前壁、后壁以及兩個相對的側壁;其中
16、所述前壁、后壁的間距沿出液方向逐漸減小,且所述前壁和后壁的夾角為25°~28°;
17、兩個側壁的間距沿出液方向逐漸增大,且兩個側壁與豎向方向的夾角均為20°~25°。
18、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兩個第一支流道之間的夾角為155°~165°。
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申請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包括澆道單元,其下端設置有進液口,上端設置有多個出液口;多個與出液口一一對應設置的集流器型腔,集流器型腔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型腔,和垂直于底板型腔的進出水嘴型腔,且底板型腔的底面與出液口連接,以及進出水嘴型腔的頂部連接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渣包;本申請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可以便于集流器的一出多高速高壓鑄造成型,集流器的底面為釬焊面,通過底板型腔的底面與出液口連接可以有利鋁液填充補縮、有利保障了釬焊面的致密性,提升釬焊的合格率;進出水嘴型腔的頂部連接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渣包,更有利于填充過程冷料排出,使水嘴位置致密性更好,有效提升進出水嘴的強度。
21、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在說明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2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1.一種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口琴管式液冷板用集流器澆排系統,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