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膨脹石墨是一種很好的高頻電磁屏蔽材料,但因其呈抗磁性,屏蔽效能在低頻段不高。若在膨脹石墨中植入磁性材料,使復合材料兼具優良的電磁性能,可顯著提高其低頻電磁波的屏蔽作用,目前已研究過的植入磁性顆粒主要是Fe/Co/Ni 及鐵氧化物。
氮化鐵是填隙型氮化物,具有良好磁性,在磁記錄、電子材料等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據報道,Fe8N有奇異的高飽和磁通密度,將Fe8N 制成薄膜附在基片上,其室溫飽和磁通密度高達2.9 T。此外,Fe4N 也有很大的飽和磁通密度以及很低的矯頑力,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基于上述認識,本實驗將氮化鐵磁性顆粒植入膨脹石墨,制備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從而利用氮化鐵的磁性來改善膨脹石墨低頻電磁屏蔽性能。由于氮化鐵 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穩定性,這種納米復合材料的電磁屏蔽效能穩定,加上輕軟、成本低的特點,使得它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于:
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膨脹石墨:
以功率密度為300 W/g 的2.4GHz 微波加熱膨脹石墨,膨脹率約250倍;
(2)Fe 顆粒植入膨脹石墨:
將膨脹石墨 加入到化學計量比的醋酸鐵的乙醇溶液,攪拌,水浴蒸發溶劑,在423 K干燥,然后在流動的H2條件下在管式爐中于723 K預還原,冷卻至室溫并除去還原生成的液態水,再在管式爐兩端加入干燥劑,通入流動的N24 h;
(3)氨氣氮化:
在管式爐中將第(2)步驟制備的初始樣品用流動的H2在723 K二次還原3 h,后在300~600℃下通入NH3 與H2的混合氣氮化反應5h,冷卻至室溫制得樣品。
所述的膨脹石墨為硫酸插層鱗片石墨。
所述的步驟(3)中二次還原的溫度為300℃、400℃、500℃、600℃。
所述的步驟(3)中NH3與H2的混合氣中NH3 與H2的體積比為2∶1,總流量120 mL/min。
所述的步驟(2)中將膨脹石墨 加入到化學計量比的醋酸鐵的乙醇溶液時,Fe 與膨脹石墨的質量比為3∶7。
所述的H2流速為40 mL/min,N2流速為60 mL/min。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以醋酸鐵為前驅體,乙醇為溶劑,通過浸漬、干燥、H2預還原和NH3氮化,將氮化鐵磁性顆粒均勻植入膨脹石墨,制備出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其具有較高的磁導率,因而能夠顯著地改善低頻段的電磁屏蔽效能,使得復合材料在較寬的頻段內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能,當氮化溫度為400℃時,復合材料的電磁屏蔽效能最好,電磁屏蔽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氮化鐵和膨脹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膨脹石墨:
以功率密度為300 W/g 的2.4GHz 微波加熱膨脹石墨,膨脹率約250倍;
(2)Fe 顆粒植入膨脹石墨:
將膨脹石墨 加入到化學計量比的醋酸鐵的乙醇溶液,攪拌,水浴蒸發溶劑,在423 K干燥,然后在流動的H2條件下在管式爐中于723 K預還原,冷卻至室溫并除去還原生成的液態水,再在管式爐兩端加入干燥劑,通入流動的N24 h;
(3)氨氣氮化:
在管式爐中將第(2)步驟制備的初始樣品用流動的H2在723 K二次還原3 h,后在300~600℃下通入NH3 與H2的混合氣氮化反應5h,冷卻至室溫制得樣品。
其中,所述的膨脹石墨為硫酸插層鱗片石墨。所述的步驟(3)中二次還原的溫度為300℃、400℃、500℃、600℃。所述的步驟(3)中NH3與H2的混合氣中NH3 與H2的體積比為2∶1,總流量120 mL/min。所述的步驟(2)中將膨脹石墨 加入到化學計量比的醋酸鐵的乙醇溶液時,Fe 與膨脹石墨的質量比為3∶7。
所述的H2流速為40 mL/min,N2流速為60 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