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4.4億畝,園地0.34億畝,而人口約14億。這就是說我國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來養育占世界22%的人口,這逼迫我國農業必須要靠不斷發展,即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多年來由于長期施用化學肥料,雖然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有機肥不足,各類養分比例失調,致使農田生態環境、土壤理化性狀和土壤微生物區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的安全和污染了水源。即使有的地方使用有機肥,這些有機肥絕大多數還是用傳統的堆制方法生產的,堆制時間長、肥效低、污染環境、使用不方便、而且不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既是作物土傳病害的主要傳染源,又會造成燒根燒苗等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的辦法是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采用生物發酵技術替代傳統有機肥生產方法生產微生物有機肥。微生物有機肥是在人為選育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種的基礎上,經過工廠化培養,復合以有機營養基質為載體,并添加一定比例的礦質營養元素生產出來的。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長期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促進土壤微生物繁殖,使土壤疏松、通氣,另外還有氮磷鉀、各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及其它營養物質,有利于農植物的吸收生長,因此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使用的微生物菌劑和有機營養基質的不同,生產出生物有機肥的質量也不相同,因此如何選擇微生物發酵菌劑和優質的有機營養基質載體配比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是一種作用于白菜、蕃茄、茄子等蔬菜的天然無公害的多元素礦物肥。本發明的原材料是天然礦物質,它對人、牲畜、環境、土壤、作物的根、莖、花、葉、果食均無副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20-40份、草碳16-18份、原生母質20-40份、有機質6-10份、煙草10-20份、褐煤16-20份、方解石15-25份、石英石10-20份、沸石13-17份、氨水5-7份、鉀長石10-20份、鹽水150-25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20份、草碳16份、原生母質20份、有機質6份、煙草10份、褐煤16份、方解石15份、石英石10份、沸石13份、氨水5份、鉀長石10份、鹽水15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30份、草碳17份、原生母質30份、有機質8份、煙草15份、褐煤18份、方解石20份、石英石15份、沸石15份、氨水6份、鉀長石15份、鹽水200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40份、草碳18份、原生母質40份、有機質10份、煙草20份、褐煤20份、方解石25份、石英石20份、沸石17份、氨水7份、鉀長石20份、鹽水250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浮石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至溶解,再加入褐煤、方解石、石英石、沸石、氨水、鉀長石攪拌均勻,成漿料;
步驟二、溫度有始溫升至50℃,48小時內,溫度可上升至60℃-70℃,當溫度達到70℃時,需要進行翻堆,在春、夏、秋季發酵7天,冬季發酵10天即可發酵完成,再通過粉碎機粉碎,經過篩分機篩分;
步驟三、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1200-1500轉/分攪拌40-50分鐘,濃縮成泥狀,制成顆粒,即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是一種作用于白菜、蕃茄、茄子等蔬菜的天然無公害的多元素礦物肥;
2、本發明的原材料是天然礦物質,它對人、牲畜、環境、土壤、作物的根、莖、花、葉、果食均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20-40份、草碳16-18份、原生母質20-40份、有機質6-10份、煙草10-20份、褐煤16-20份、方解石15-25份、石英石10-20份、沸石13-17份、氨水5-7份、鉀長石10-20份、鹽水150-250份。
實施例二: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20份、草碳16份、原生母質20份、有機質6份、煙草10份、褐煤16份、方解石15份、石英石10份、沸石13份、氨水5份、鉀長石10份、鹽水150份。
實施例三: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30份、草碳17份、原生母質30份、有機質8份、煙草15份、褐煤18份、方解石20份、石英石15份、沸石15份、氨水6份、鉀長石15份、鹽水200份。
實施例四: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浮石40份、草碳18份、原生母質40份、有機質10份、煙草20份、褐煤20份、方解石25份、石英石20份、沸石17份、氨水7份、鉀長石20份、鹽水250份。
實施例五:
一種天然無公害多元素礦物肥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浮石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至溶解,再加入褐煤、方解石、石英石、沸石、氨水、鉀長石攪拌均勻,成漿料;
步驟二、溫度有始溫升至50℃,48小時內,溫度可上升至60℃-70℃,當溫度達到70℃時,需要進行翻堆,在春、夏、秋季發酵7天,冬季發酵10天即可發酵完成,再通過粉碎機粉碎,經過篩分機篩分;
步驟三、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1200-1500轉/分攪拌40-50分鐘,濃縮成泥狀,制成顆粒,即得。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