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攪拌棒。
背景技術:
玻璃液的澄清過程是玻璃熔化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與玻璃的產量和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在硅酸鹽形成與玻璃形成階段中,由于配合料的分解、部分組分的揮發(fā)、氧化物的氧化還原、玻璃與氣體介質及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等原因而析出大量的氣泡,玻璃的澄清過程是指排出可見氣泡的過程,通常是將澄清段溫度升高,既可以加大澄清氣體的分壓,使氣泡長大,再通過降低熔體的黏度使氣泡上升。然而,由于熔體表面溫度的作用,散熱情況下就會形成黏度較大的表面層,從而阻礙氣泡的排出。在實際生產中,通常采用攪拌棒進行攪拌來避免形成黏度較大的表面層,由于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在溢出的過程中冷凝析出,吸附在攪拌棒和開口的上邊緣使攪拌棒開口邊緣處附有一圈粘狀的揮發(fā)凝結物,揮發(fā)凝結物聚到一定程度后,外表面結石會脆變,極易回落到通道內部,隨著玻璃液的成型而在玻璃產品中以結石的形式出現(xiàn),從而影響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攪拌棒,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避免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在溢出的過程中冷凝析出吸附在攪拌棒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攪拌棒,該攪拌棒包括:
棒體,所述棒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用于設置攪拌葉;
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段上,用于提升所述第一段的溫度;
其中,所述棒體的第一段由導熱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第一段內部設有凹槽,相應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
加熱元件,所述加熱元件與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加熱元件設置在所述凹槽內;
絕緣層,所述絕緣層設置在所述加熱元件與所述棒體之間;
供電模塊,所述供電模塊與所述加熱元件電連接,用于為所述加熱元件提供電能。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凹槽為環(huán)形凹槽,相應的,所述加熱元件為環(huán)形結構。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絕緣層由絕緣耐高溫材質制成。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加熱裝置還包括:
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供電模塊和所述加熱元件電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加熱元件的加熱溫度。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加熱裝置為第一加熱層;所述第一加熱層貼附在所述第一段外表面上,或者,所述第一加熱層內嵌在所述第一段內;
其中,所述第一加熱層由發(fā)熱材質制成。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第一加熱層沿著所述第一段的周邊設置。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加熱裝置為第二加熱層;所述第二加熱層貼附在所述第一段外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加熱層由在外力作用下能夠發(fā)熱的材質制成。
如前所述的攪拌棒,其中,所述第二加熱層包覆在所述第一段的外表面上。
所述攪拌棒用于均化高溫熔融玻璃液。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棒體的第一段上設有加熱裝置,且棒體的第一端由導熱材質制成。當加熱裝置工作時,加熱裝置產生熱量并將熱量傳輸給棒體的第一段,使得棒體的第一段的溫度提高。由于棒體的第二段上設有攪拌葉用于伸入熔融玻璃液面下,棒體的第一段部分置于熔融玻璃液面上,有效減少了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在溢出過程中冷凝析出,吸附在攪拌棒上,進而避免了揮發(fā)凝結物落入熔融玻璃液內,影響玻璃產品品質。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中,1棒體、11第一段、12第二段、121攪拌葉、2加熱裝置、21發(fā)熱段、22導電段、3絕緣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如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攪拌棒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攪拌棒用于均化高溫熔融玻璃液,該攪拌棒包括:棒體1和加熱裝置2。棒體1具有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第二段12用于設置攪拌葉121。加熱裝置2設置在第一段11上,用于提升第一段11的溫度。其中,棒體1的第一段11由導熱材質制成,導熱材質為導熱硅膠片、石墨烯、及導熱金屬等。在本實施例中,加熱裝置2設置在第一段11上的位置根據(jù)加熱裝置2的組成設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做具體限定。
在實際應用中,棒體的第二段置于熔融玻璃液液面下,棒體的第一端置于熔融玻璃液液面上。加熱裝置工作時,加熱裝置產生的熱量傳輸給棒體的第一段,棒體的第一段溫度升高,棒體的第一段對熔融玻璃液液面進行加熱,使得熔融玻璃液內與熔融玻璃液液面上的溫差較小,減少了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在溢出的過程中冷凝析出,可防止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吸附在棒體上。同時,棒體的第一段對熔融玻璃液液面進行加熱,加大氣體的分壓,使氣泡上升長大,從而有效的排除可見氣泡,有效減少玻璃產品中出現(xiàn)氣泡的現(xiàn)象,確保了玻璃產品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棒體的第一段上設有加熱裝置,且棒體的第一端由導熱材質制成。當加熱裝置工作時,加熱裝置產生熱量并將熱量傳輸給棒體的第一段,使得棒體的第一段的溫度提高。由于棒體的第二段上設有攪拌葉用于伸入熔融玻璃液面下,棒體的第一段部分至于熔融玻璃液面上,有效減少了含有玻璃成分的揮發(fā)物在溢出過程中冷凝析出,吸附在攪拌棒上,進而避免了揮發(fā)凝結物落入熔融玻璃液內,影響玻璃產品品質。
進一步的,上述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段11內部設有凹槽,相應的,加熱裝置2可以包括:加熱元件、絕緣層3和供電模塊。加熱元件具有導電段22和與導電段22連接的發(fā)熱段21,導電段22與供電模塊電連接。加熱元件與凹槽相匹配,加熱元件設置在凹槽內。絕緣層3設置在加熱元件與棒體1之間,有效防止加熱元件與棒體之間產生漏電的現(xiàn)象。其中,絕緣層3由絕緣耐高溫防腐蝕的材質制成,絕緣耐高溫材質為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苯酯(PPOB)、聚苯醚(PPO)、液晶聚合物(LCP)等。供電模塊與加熱元件電連接,用于為加熱元件提供電能。具體實施時,凹槽為環(huán)形凹槽,相應的,加熱元件為環(huán)形結構,環(huán)形結構設置在環(huán)形凹槽內。換句話說,加熱元件嵌套在第一段11內。
進一步的,為了使得第一段11的溫度可調,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加熱裝置2還可以包括: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分別與供電模塊和加熱元件電連接,用于控制加熱元件的加熱溫度。其中,控制模塊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控制器。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控制模塊,加熱元件的加熱溫度可控,從而使得攪拌棒的第一段11溫度可控,進而使攪拌棒的靈活性較高,適于實用。
進一步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加熱裝置2也可以為第一加熱層。第一加熱層貼附在第一段11外表面上,或者,第一加熱層內嵌在第一段11內。其中,第一加熱層由發(fā)熱材質制成,所述發(fā)熱材質采用現(xiàn)有的發(fā)熱材料。為了使得攪拌棒的第一段11熱量均勻,優(yōu)選的,第一加熱層沿著第一段11的周邊設置。
進一步的,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加熱裝置2還可以為第二加熱層;第二加熱層貼附在第一段11外表面上。其中,加熱層由在外力作用下能夠發(fā)熱的材質制成。例如,第二加熱層采用摩擦生熱的材質。具體實施時,第二加熱層包覆在第一段11的外表面上。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